未来电子商务,未来的超市

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分析

电子商务已经有10多年的历史了,尤其是近几年电子商务得到迅猛的发展,现在网购已被普通大众所接受。电商们在提供了“足不出户”的购物体验的同时,也为这种“便捷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目前自提与送货上门的比率个人估计很低,因此电商需要强大的物流体系来支撑,这同时也占据了电商的大量资金投入,电商到目前还没有赢利与此是息息相关。2011年春节前的配送压力更是突显物流环节的薄弱。

为了适应这种局面,很多人认为在未来几年物流行业就大有作为。然而本人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

每个配送人员的配送能力是有限的,每人每天也就100单左右吧,这已经是很高的强度了,当订单量增加时,电商必须成比例的增加配送人员。因为劳动强度比较高,市场上目前这方面的就业人员相对偏少,致使工资普遍偏高。不难看出配送队伍的建设是电商比较头痛的事情。

就送货速度来讲,目前的物流布局也很难有质的突破,目前京东可以在部分地区做到211限时达,已经很不容易。问题在哪呢?消费者下单后,库房的生产还是比较快的,但需要批量出库,这里有等待的时间;然后送到配送点,这里有运输时间;然后再由配送员送货上门,这里有运输时间。即问题出在一个等待出库和两个运输的时间上。

传统零售给我们的启示

生活中当我们的“油盐酱醋”一有需求时,我们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从社区超市里买到。那么电子商务的“自提点”是否也可以像社区超市这样群星密布呢?为此我从电商和消费者两个方面做了一下分析。

首先我们以“客户为先”。

人不能老是蜗居在家里,当有购物需要时先在家里的电脑上下单或走在路上用手机下单,等走到“自提点”时,那里已经准备好了。既健了身,也顺便把事情给办了,比超市还方便。

现在的城市人生活节奏紧张,白天忙工作,周末有活动。不要紧,下班坐在车上用手机下单,下车不用绕路,到自家社区下的“自提点”把货提回家就好。

对于重一点,大一点的东西,老人不方便自己提回家,下单后配送员可以从社区“自提点”出发,10分钟20分钟的就送上来了。就像桶装水一样耽误不了使用。

我们再来看一下电商。

一个配送员一天最多100来单,再高了上不去,而“自提点”一个柜台2小时可按少了说可满足100单。

节省了配送的支出,配送员在路上的费用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浪费。从统计的角度讲配送员重复了消费者回家的路线。

当然社区“自提点”也需要投资的,但我个人认为这个投资很划算

这种投资并没有被消费,它扩大了电商的库房面积,可以容纳更多的货物。

可以让供应商将常用物品直接送到社区“自提点”,不用送到“中央库房”再调拨到社区“自提点”。从而进一步节省物流成本,并提高库房周转率。这对于保质期短的商品来讲尤其重要。

分散“中央库房”的捡货任务量,一些订单,或一部分订单可以直接在社区“自提点”进行生产。大大提高订单生产吞吐率。

因为货物直接可以给消费者,可以减少因配送监管而附加的包装费及监管环节。从而少了难以监管的配送环节。

社区“自提点”的员工劳动强度不高。男女比例合理,对社会环境要求小(容易找到员工),工资也不高。

潜在的用户群体巨大,老大爷、老大妈将大量成为电商的会员。

电商可以放心地进行有偿配送的策略,而不用担心影响到单量。

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电商如果实现“自提点”社区化,将可甩掉“配送”这一沉重的包袱。同时能够更好的提供购物快捷性。

未来电商的社区“自提点”

要实现“自提点”的社区化,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供应链的结构形式,商品品类的丰富程度,及库存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序等都会影响到社区“自提点”的运行效果。

社区“自提点”要想非常流畅的运行还需要一些配套措施,如会员卡及其附属卡的实物发放。同时还需要一些新的流程,如消费者提供就像办理银行业务一样,刷会à等待à叫号à提货。

其实现在超市里除了不规范的散货外,电商应该都可以进行操作,当社区“自提点”真的做到降低物流费用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商品的价格将会进一步降低。那时电商将是超市的有力挑战者。

posted on 2011-03-14 13:05  李学斌  阅读(2895)  评论(3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