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口测试用例的编写

1、接口测试

接口: 主要是子模块或者子系统间交互并相互作用的部分。

这里说的接口是广义的,客户端与后台服务间的协议;插件间通信的接口;模块间的接口;再小到一个类提供的方法;都可以理解为接口。因此,可以分析,系统间的接口包含三部分:输入、处理逻辑、输出。

接口测试: 是指针对模块或系统间接口进行的测试。

2、接口分析

获取接口文档: 和黑盒测试一样,我们是从需求文档中去挖掘测试点,设计测试用例。对于接口测试,同样是有对应的接口文档的。

分析接口文档,提取测试点:

1)输入: 接受哪些参数、参数的类型、可选参数和必选参数等;根据输入参数采用等价类、边界值分析法等进行设计;

2)业务逻辑:对于一个接口,不同的输入参数或组合,流程或状态的转移是不同,可以根据业务逻辑画出流程图或状态转移图,确保每种状态至少被访问了一次;

3)输出:根据文档规定的输出,反向设计测试数据,使所有的输出状态都被包含了;

测试用例: 同时对输入、业务逻辑、输出进行考虑时,肯定会存在用例的冗余,在最大限度覆盖业务功能和规则下,选取最优用例集合。同时,需要考虑异常数据和场景。

接口测试的用例设计,主要从输入和接口处理两方面考虑:

1)针对输入,可按照参数类型进行设计;

2)针对接口处理,可按照逻辑进行用例设计;

3)针对输出,可根据结果进行分析设计。

3、确定用例的覆盖率

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至少需要考虑以下内容:

1)业务功能覆盖是否完整

2)业务规则覆盖是否完整

3)参数验证是否达到要求(边界、业务规则)

4)接口异常场景覆盖是否完整

如果接口需求还包含性能或者安全要求,还要对接口进行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就需要考虑: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安全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4、接口测试发现的典型问题

接口测试经常遇到的bug和问题,如下:

(1)传入参数处理不当,导致程序crash;

(2)类型溢出,导致数据读出和写入不一致;

(3)因对象权限未进行校验,可以访问其他用户敏感信息;

(4)状态处理不当,导致逻辑出现错乱;

(5)逻辑校验不完善,可利用漏洞获取非正当利益等。

5、接口测试用例编写

https://blog.csdn.net/u011001084/article/details/79102967

https://www.cnblogs.com/mrgavin/p/12174528.html

 

posted @ 2020-04-14 14:13  嗨林子  阅读(52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