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第二章感想

       俗话说“勤能补拙”,意思是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而生活中也大都如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勤”都能补拙,都会有所益处,在古代的经典故事中,李冰的“积薪以烧之”和愚公的“斧钺以凿之”就是很明显的对比,同样是要移山,愚公是勤奋者,有着“吾今日胜昨倍许,明胜今倍许,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快”的觉悟,这种态度是不可否定的,但是如果一遇到事就是这一出自然也不能成什么事,李冰之所以能想到火烧石头,能发现石头烧过后再用水,石碎尤甚,说是他闲得慌才会发现这个现象,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牵强的,关键是李冰在拿到问题后能冷静的思考,而不是三下五除二地就立即实施,而是先进行充足且不可或缺的思考,动动大脑很可能就有事半功倍的效率,又为何去做无用功呢?在课堂上老师让去找一个文件夹然后输入变量中,有的同学就直接用手敲,一字一句,格外认真,但是到最后并不能运行成功,报错屡见不鲜,既然知道是哪个文件夹为何不直接copy呢,而选择用手敲呢?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愚公”精神么?还是在暴露自己做事完全不过脑子的习惯。人的精神是有限的,你可以多吃点饭,多加点班,少休息一会,但是人的精力的极限终究是无法突破的,当我们无法在纵向上取得突破和进展的时候,就应该考虑一下能否横向发展,变换一线方式同样是很有质量和意义的。同样的道理,拿到一个项目的时候,丝毫不带考虑就去写一万行代码和经过深思熟虑后写一千行代码的比较,同样是去解决问题,效率就差很多,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工作量也完全是两个级别的。以前很早的编程,程序员是习惯将代码写在一个文件夹里面,遇到很长的代码想要添加、查询、修改、阅读等等都是非常麻烦的,很不方便,到最后有人察觉到这一点,他不想翻一万行,所以就创造出“单元文件”,然后就有了概念:模块。在之后,程序员把大模块分成小模块,再分成小小模块,一个模块再分别对应一个单元,这样就解决的上面的问题,给后继的人以方便。看起来是因为那个人太懒才想出的这个办法,但是并不是因为懒才会去想办法,就要求我们都要学的懒惰,然后再去想该怎么懒,而是在教我们,什么时候不需要去做那么多无用功,教我们真正利用时间去提高做事效率,创造更多更有意义的价值和财富,所以该懒的时候就一定要懒,不该懒的时候就应定不能懒,就必须动手,也许我们现在就去考虑编程的精髓奥义并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成绩,但是终有一天,当我们理解、参透其中的道理的时候,就是我们真正成功的时候。

posted @ 2015-09-25 09:06  mrferry  阅读(16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