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之法》读后感
对于软工的我们来说要学习了很多的专业课程,编程语言、算法、数据结构、编译原理等。有时候会有些的疑问:我学了这么多的课程有什么用呢?在工作中有多少会真正被应用到呢?也是因为年级低,学的知识和实践比较少,感觉理论和实践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巧妙地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了起来。 这本书将软件工作的方方面面生动活泼地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让大家在“学中做”,同时在“做中学”。
第一,理论与实践并重。书中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如:软件工程、单元测试、软件开发流程、敏捷开发、软件需求、用户体验等。这本书在介绍这些基本概念的同时,作者也全面地诠释了它们在实际的研发工作中是如何表现的,它们又是如何与每个开发和测试人员息息相关的。在介绍这些概念的时候,作者多用举例的形式来说明,这样也使得大家更加的容易理解。
第二,文笔优美,图文并茂。作者为了让读者在阅读本书的时候不感觉到枯燥,花费了大量的精力。首先,每一个文字段的内容都不是很多,防止我们对着一大页文字发呆而失去了继续读下去的勇气;其次,本书包含了很多有趣的图片,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图片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再次,书中内容层次分明,作者将很多知识点通过几个小点顺序列出,让读者阅读和理解起来更加的容易。
第三,语言幽默、诙谐。这本书感觉比较有意思,感觉比其他的专业书可读性高一些(虽然我看过的专业书不多),软件工程里面的概念比较的枯燥和单调,作者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本书的很多地方,作者都用十分幽默的方式来讲述。例如,书中用“阿超”、“国栋”、“小飞”、“小李”等角色之间的对话来揭示一个概念的本质。这让读者觉得十分的“接地气”,同时通过他们之间风趣的对话又加快了对相关概念的理解。
第四,覆盖面广,知识点齐全。本书旨在介绍软件工程,但又不仅仅是介绍软件工程。本书对软件工程师的成长、IT行业的创新和职业道德等也进行了细致的介绍。设定不同人物角色或用户角色,结合所讨论的研发场景,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真实的研发环境。通过大量人物对话形式来展现不同角色的冲突、暴露问题的细节,尽可能的让大家感受到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之道。
一些收获:
多敲代码的重要性,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说过多练习的重要性,道理都懂,当手放到键盘上时,可能打开的软件的就不是idea了。游戏让人上瘾的地方就有及时奖励的功劳,比如杀掉一个敌人获得的金币的奖励,语音播报的刺激等等,以后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奖励机制,比如敲完这些代码就去看电影,或者搞定这个奖励自己一瓶饮料,期望我能对敲代码上瘾。
以前总是认为我把代码写好就行了,不用管别人。这种想法太片面;了。我们要有工程思维,一个软件靠一个人时不行的,用一个简单的比方,代码能力好比是建筑工地工人们搬砖的能力,代码能力好的人,或许能够自己盖一个不错的小房子,甚至能够很精致。但是对于摩天大楼来说,需要的就是工程能力,要做好与团队的协调,整理记录,让新成员可以快速接手,而不是丢给别人烂尾楼。虽然这些目前还用不上,建立这样的思想十分重要,以后再敲代码要告诉自己你代码不只是写给自己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