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导论06:序列相关性
Chapter 6:序列相关性
一、序列相关性的含义
对于截面数据类型,如果样本是独立随机抽取的(多元回归模型基本假设 MLR.2),则从理论上保证了模型的随机干扰项相互独立,不存在序列相关。如果模型的随机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则称为存在序列相关问题。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不可重复观测,因此以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一般会破坏随机抽样的假定。根据实证分析的一般经验,时间序列数据也会同时伴随着异方差问题,即违背了基本假定 MLR.5 。
二、序列相关性的产生原因
(1) 经济变量固有的惯性;
(2) 数据“编造”造成的相关;
(3) 模型设定偏误;
(4) 蛛网现象(农产品的供给);
(5) 变量之间的影响本身具有滞后效应。
三、序列相关性的后果
序列相关性和异方差均是模型出现了非球形扰动的现象,它们对 OLS 的影响也具有相似性。因为在序列相关性下的模型仍然满足零条件均值,如果再满足解释变量是严格外生条件时,OLS 估计值是无偏和一致的。这里的严格外生条件指的是:\(t\) 时期的误差项 \(u_t\) 与每个时期的任何解释变量都无关。这个条件比 MLR.4 的零条件均值要求更强。
和异方差类似,序列相关性下的 OLS 估计量不再是 BLUE,主要影响包括以下几点:
- 参数估计量非有效;
- \(t\) 值被高估,相应的 \(F\) 检验与可决系数检验也变得不可靠;
- 模型的预测失效。
四、序列相关性的检验方法
Part 1:图示法
由于随机干扰项不可直接观测,可以用 OLS 残差 \(e_t\) 代替 \(u_t\)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绘制 \(e_t\) - \(e_{t-1}\) 散点图或绘制 \(e_t\) - \(t\) 散点图来判断序列相关性的趋势。
Part 2:回归检验法
以 \(e_t\) 为被解释变量,以各种可能的 \(e_t\) 的相关量,如 \(e_{t-1}\) ,\(e_{t-2}\) 等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方程:
如果存在某一种函数形式,使得方程显著成立,则说明原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回归检验法的优点是一旦确定了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即可得到其相关的形式,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序列相关问题的检验。
Part 3:DW 检验法
DW 检验是 Durbin 和 Watson 提出的一种适用于小样本的检验方法。DW 检验只能用于检验随机误差项具有一阶自回归形式的自相关问题。这种检验方法是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中最常用的方法,一般的计算机软件都可以计算出 DW 统计量的值。
首先需要注意 DW 检验的前提假定条件:
- 解释变量非随机;
- 随机误差项为 \({\rm AR}(1)\) 形式:\(u_t=\rho u_{t-1}+\varepsilon_t\) ;
- 模型含有截距项且不含有滞后被解释变量,如 \(Y_{t-1}\) 。
满足以上条件,我们可以对随机干扰项进行 DW 检验,首先提出原假设 \(H_0:\rho=0\) ,即 \(u_t\) 不存在一阶自回归。为了检验上述假设,构造 DW 统计量首先要求出回归估计式的残差 \(e_t\) ,然后我们定义 DW 统计量:
由上述讨论可知 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为:\(0\leq{\rm DW}\leq4\) 。根据样本容量 \(T\) 和不含常数项的解释变量的个数 \(k\) 查 DW 分布表,得临界值 \(d_L\) 和 \(d_U\) ,然后依下列准则考察计算得到的 DW 值,以决定模型的自相关状态。
\({\rm DW}\) 取值范围 | 检验决策规则 |
---|---|
\(0<{\rm DW}<d_L\) | 正自相关 |
\(d_L<{\rm DW}<d_U\) | 不能确定 |
\(d_U<{\rm DW}<4-d_U\) | 无自相关 |
\(4-d_U<{\rm DW}<4-d_L\) | 不能确定 |
\(4-d_L<{\rm DW}<4\) | 负自相关 |
从判断准则中看到,存在两个不能确定的 DW 统计量值区域,这是 DW 检验的一大缺陷。此外DW检验只能检验一阶自相关,对存在高阶自相关和存在滞后被解释变量的模型无法检验。
Part 3:拉格朗日乘数检验(LM 检验,BG 检验)
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克服了 DW 检验的缺陷,适合于高阶序列相关及模型中存在滞后被解释变量的情形,由 Breusch 与 Godfrey 提出。
对于模型
如果怀疑随机扰动项是否存在 \({\rm AR}(p)\) 的情况:
可以利用拉格朗日乘数检验如下的受约束回归方程:
约束条件为:
根据 OLS 估计得到残差 \(e_t\) ,构造辅助回归得到可决系数 \(R^2\) :
构造 \(LM\) 统计量,如果 \(H_0\) 为真,则 \(LM\) 统计量在大样本下渐进服从自由度为 \(p\) 的 \(\chi^2\) 分布:
Part 4:Ljung-Box 检验(Q 检验)
Ljung-Box 检验是一种可以检验高阶自相关的方法。检验是否存在 \({\rm AR}(m)\),提出原假设:
根据 OLS 估计得到残差 \(e_t\) ,构造 \(Q_{LB}\) 统计量:
其中 \(\hat{\rho}_j\) 为 \(j\) 阶滞后的样本自相关系数:
其中滞后阶数 \(m\) 的选择会影响检验的效果,一般地取 \(m=\ln(T)\) 较好。
五、序列相关性的修正措施
Part 1:广义最小二乘法 GLS
要求 \(\boldsymbol\Omega\) 已知,假设模型存在非球形扰动,即存在自相关的同时存在异方差:
类似于修正异方差的 WLS,\(\boldsymbol\Omega\) 是一对称正定矩阵,有
即为原模型的 GLS 估计量, 是无偏且有效的估计量。
假设我们已知随机误差项满足 \({\rm AR}(1)\) 模型 ,这是一个 \(\boldsymbol\Omega\) 已知的情况,但如何获取 \(\boldsymbol\Omega\) 呢?
可以证明:
这里的 \(\sigma^2={\rm Var}(u_t)=\dfrac{\sigma_\varepsilon^2}{1-\rho^2}\) ,从而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已知随机误差项满足 \({\rm AR}(1)\) 模型 ,此时的 GLS 估计是可以直接计算的。
Part 2:广义差分法 GD
广义差分法也适用于多元回归模型和高阶序列相关问题,但要求 \(\rho\) 已知。我们以 \({\rm AR}(1)\) 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例:
写出滞后一期的模型:
做广义差分操作:
其中 \(\varepsilon_t\) 满足 MLR.1 - MLR.5,可以进行 OLS 估计得到 BLUE 的估计量。
但第一个观测值由于差分而丢失,需要通过普莱斯-温斯特(Praise and Winsten)变换补齐
若存在高阶序列相关:
则广义差分模型为
差分后的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可以进行 OLS 估计。
Part 3: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FGLS
适用于 \(\boldsymbol\Omega\) 未知时的情况。如果我们认为随机误差项存在一阶自相关问题,我们只需要计算出 \(\hat\rho\) 就可以求出 \(\boldsymbol\Omega\) 。主要有两种方式对 \(\rho\) 进行估计:
- DW 推算
- OLS 估计
但我们需要注意,以上两种方法仅适用于 \({\rm AR}(1)\) ,是粗略的精度不高的估计。
Part 4:杜宾两步法
如果我们认为随机误差项存在高阶自相关问题,我们可以先利用广义差分,将被解释变量的滞后项作为解释变量进行 OLS 回归,估计出自相关系数,然后再反解出 OLS 估计量。这种方法被称为杜宾两步法。
我们还是以 \({\rm AR}(1)\) 为例,高阶自相关同理,首先写出广义差分模型:
将差分模型作移项变换:
利用 OLS 估计得到 \(\hat\rho\) 即为 \(y_{t-1}\) 的系数,代入原差分方程系数对应,即可解出相应的 OLS 估计。
Part 5:科克伦-奥科特迭代法
一般的统计软件会带有 Cochrane & Orcutt 迭代法的工具包。同样以 \({\rm AR}(1)\) 为例,
step.1 使用 OLS 估计获得残差 \(e_t^{(1)}\) :
step.2 利用 \(e_t^{(1)}\) 做如下回归并获得 \(\hat\rho^{(1)}\) :
step.3 利用 \(\hat\rho^{(1)}\) 对模型进行差分:
对差分模型进行 OLS 估计得到 \(\hat{\beta}_0^*\) 和 \(\hat{\beta}_1^*\) 。
step.4 由前一步估计的结果有:
代入原回归方程得到新的残差 \(e_t^{(2)}\) :
step 5. 利用 \(e_t^{(2)}\) 做如下回归并获得 \(\hat\rho^{(2)}\),即为 \(\rho\) 的第二轮估计值:
依次迭代,当估计的 \(\hat\rho^{(k)}\) 与 \(\hat\rho^{(k+1)}\) 相差很小时,就找到了 \(\rho\) 的最佳估计值。
可以设定一个停止条件,比如看 DW 值。也可以事先设置一个精度,当相邻两次迭代的估计值之差小于这一精度时迭代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