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Python的基础知识当中,对于类实现可迭代功能有了一种新的方式,而这种方式则有别于我们学.NET等其他高级语言。
在Python当中,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式来实现这种迭代器的返回:__iter__ 方式和 __getitem__方式,而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也很简单明了:
1. __iter__方式返回的是一种可供for这样迭代访问的对象;
2. __getitem__ 方式返回的是可以使用下标方式来对数组、元组访问的对象。
举例说明:
class FibArray: def __init__(self): self._1, self._2 = 0, 1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在执行第一次迭代的时候,先调用一次__next__返回第一个数据。 #所以,虽然在下面FibArray()是一个类的实例,但是其也是根据类的行为返回一个迭代对象 self._1, self._2 = self._2, self._1 + self._2 if self._1 > 100: raise StopIteration() return self._1 for i in FibArray(): print(i)
输出为:
在此实例当中,有一个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难以理解的一点: for i in FibArray(),就对于学过C#和Java语言的同学来说,类名后面跟一个括号这样是一个类的实例化,也就是一个对象,为何能用在这呢?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的理解就可以了:在for这个语句当中,for是用来迭代的,其访问的对象应该是一个类的迭代器。在FibArray被实例化的时候,根据上下文及内部定义的函数,自动的返回了一个迭代器对象参于到for运算当中。
def __iter__(self): 这句标明了这是一个可迭代的类。def __next__(self):则为迭代去准备数据。
实际当程序执行到for语句时执行的步骤为:
1. FibArray.__init__ 构造函数;
2. FibArray.__iter__ 标志函数,处理迭代器的初步工作;
3. FibArray.__next__ 函数,准备数据返回;
4. print函数;
5. FibArray.__next__ 函数,准备数据返回;
.......
而__getitem__ 则简单的多,而且一般情况下也是一次性的返回到对象当中。如下所示:
class Fib: def __getitem__(self, n): a, b = 1, 1 for i in range(n): a, b = b, a + b return a f = Fib() print(f[5])
程序的运行步骤为:
1. 运行至print函数;
2. 调用Fib类的__getitem__函数,并一次性完成数据的处理,返回数据;
3. 传递给print函数,打印数据。
在理解了其不同的工作原理之后,我们才能对症下药,在不同的场合下面应用不同的场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