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识递归
递归的定义---在一个函数里面再调用这个函数本身,这种使用函数的方式就叫做递归,
递归的最大深度---997
递归的函数如果不受到外力的自阻止会一直执行下去。但是每一次函数调用都会产生一个属于它自己的名称空间,如果一直调用下去,就会造成名称空间占用太多内存问题,于是python为了杜绝此类现象,强制的将递归层数控制在了997
做个试验来测试递归的最大深度:
def test(n): print(n) n+=1 test(n) test(1)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未报错之前能看到的最大数字就是997.当然了,997是python为了我们程序的内存优化所设定的一个默认值,我们当然还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去修改它:
import sys print(sys.setrecursionlimit(100000))
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修改递归的最大深度,刚刚我们将python允许的递归深度设置为了10w,至于实际可以达到的深度就取决于计算机的性能了。不过我们还是不推荐修改这个默认的递归深度,因为如果用997层递归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要么是不适合使用递归来解 决要么是你代码写的太烂了~~~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递归也并不是多么好的东西,不如while True好用呢!然而,江湖上流传这这样一句话叫做:人理解循环,神理解递归。所以你可别小看了递归函数,很多人被拦在大神的门槛外这么多年,就是因为没能领悟递归的真谛。而且之后我们学习的 很多算法都会和递归有关系。来吧,只有学会了才有资本嫌弃!
2、再谈递归
例一:
现在你们问我,alex老师多大了?我说我不告诉你,但alex比 egon 大两岁。
你想知道alex多大,你是不是还得去问egon?egon说,我也不告诉你,但我比武sir大两岁。
你又问武sir,武sir也不告诉你,他说他比金鑫大两岁。
那你问金鑫,金鑫告诉你,他40了。。。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就知道了?alex多大?
1 | 金鑫 | 40 |
2 | 武sir | 42 |
3 | egon | 44 |
4 | alex | 46 |
你为什么能知道的?
首先,你是不是问alex的年龄,结果又找到egon、武sir、金鑫,你挨个儿问过去,一直到拿到一个确切的答案,然后顺着这条线再找回来,才得到最终alex的年龄。这个过程已经非常接近递归的思想。我们就来具体的我分析一下,这几个人之间的规律。
age(4) = age(3) + 2 age(3) = age(2) + 2 age(2) = age(1) + 2 age(1) = 40
那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函数应该怎么写呢?
def age(n): if n == 1: return 40 else: return age(n-1)+2 print(age(4))
3、递归实现三级菜单
menu = { '北京': { '海淀': { '五道口': { 'soho': {}, '网易': {}, 'google': {} }, '中关村': { '爱奇艺': {}, '汽车之家': {}, 'youku': {}, }, '上地': { '百度': {}, }, }, '昌平': { '沙河': { '老男孩': {}, '北航': {}, }, '天通苑': {}, '回龙观': {}, }, '朝阳': {}, '东城': {}, }, '上海': { '闵行': { "人民广场": { '炸鸡店': {} } }, '闸北': { '火车战': { '携程': {} } }, '浦东': {}, }, '山东': {}, }
def test(dic): while True: for k in dic: print(k) key = input('input>>').strip() if key == 'b' or key == 'q':return key elif key in dic.keys() and dic[key]: #判断用户输入是否为字典里的key,且此key的value不为空 ret = test(dic[key]) if ret == 'q':return 'q' test(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