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 source 之 LinkedHashMap原理浅谈

注:本文参考JDK1.7.0_45源码。

LinkedHashMap是基于HashMap实现的数据结构,与HashMap主要的不同为每个Entry是使用双向链表实现的,并且提供了根据访问顺序进行排序的功能。

// 双向链表
private transient Entry<K,V> header;
// 如果为true,按照访问顺序排序;如果为false,按照插入顺序排序。默认为false,可以在构造函数中设置。
private final boolean accessOrder;

LinkedHashMap中的内部类Entry大概如下,可以看到都是基于链表(数据结构意义上的)节点的操作:

Entry<K,V> before, after;
private void remove() {
    before.after = after;
    after.before = before;
}

private void addBefore(Entry<K,V> existingEntry) {
    after  = existingEntry;
    before = existingEntry.before;
    before.after = this;
    after.before = this;
}

void recordAccess(HashMap<K,V> m) {
    LinkedHashMap<K,V> lm = (LinkedHashMap<K,V>)m;
    if (lm.accessOrder) {
        lm.modCount++;
        remove();
        addBefore(lm.header);
    }
}

void recordRemoval(HashMap<K,V> m) {
    remove();
}

当accessOrder为true的时候,当对map进行get和put操作都会将对应的kv移动到最map最前端。这种数据的移动影响到了数据的数据的遍历,比如foreach和containsValue会先查到最近最新被访问的元素。

还有一个点是,当put数据的时候内部有addEntry方法调用如下逻辑:

if (removeEldestEntry(eldest)) {
    removeEntryForKey(eldest.key);
}

// 调用方法如下:
protected boolean removeEldestEntry(Map.Entry<K,V> eldest) {
    return false;
}

可以看到,返回值永远为false,目的是为了扩展。继承LinkedHashMap重写removeEldestEntry方法,即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一个LRU,赞。

posted @   土豆条  阅读(26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编辑推荐:
· 用 C# 插值字符串处理器写一个 sscanf
· Java 中堆内存和栈内存上的数据分布和特点
· 开发中对象命名的一点思考
· .NET Core内存结构体系(Windows环境)底层原理浅谈
· C# 深度学习:对抗生成网络(GAN)训练头像生成模型
阅读排行:
· 为什么说在企业级应用开发中,后端往往是效率杀手?
· 本地部署DeepSeek后,没有好看的交互界面怎么行!
· 趁着过年的时候手搓了一个低代码框架
· 用 C# 插值字符串处理器写一个 sscanf
· 推荐一个DeepSeek 大模型的免费 API 项目!兼容OpenAI接口!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