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Day36 python多线程
一、什么是线程:
在传统操作系统中,每个进程有一个地址空间,而且默认就有一个控制线程
线程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流水线工作的过程,一条流水线必须属于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的工作过程是一个进程
车间负责把资源整合到一起,是一个资源单位,而一个车间内至少有一个流水线
流水线的工作需要电源,电源就相当于cpu
所以,进程只是用来把资源集中到一起(进程只是一个资源单位,或者说资源集合),而线程才是cpu上的执行单位。
多线程(即多个控制线程)的概念是,在一个进程中存在多个控制线程,多个控制线程共享该进程的地址空间,相当于一个车间内有多条流水线,都共用一个车间的资源。
例如,北京地铁与上海地铁是不同的进程,而北京地铁里的13号线是一个线程,北京地铁所有的线路共享北京地铁所有的资源,比如所有的乘客可以被所有线路拉。
二、 线程的创建开销小:
如果我们的软件是一个工厂,该工厂有多条流水线,流水线工作需要电源,电源只有一个即cpu(单核cpu)
一个车间就是一个进程,一个车间至少一条流水线(一个进程至少一个线程)
创建一个进程,就是创建一个车间(申请空间,在该空间内建至少一条流水线)
而建线程,就只是在一个车间内造一条流水线,无需申请空间,所以创建开销小
进程之间是竞争关系,线程之间是协作关系?
车间直接是竞争/抢电源的关系,竞争(不同的进程直接是竞争关系,是不同的程序员写的程序运行的,迅雷抢占其他进程的网速,360把其他进程当做病毒干死)
一个车间的不同流水线式协同工作的关系(同一个进程的线程之间是合作关系,是同一个程序写的程序内开启动,迅雷内的线程是合作关系,不会自己干自己)
三、线程与进程的区别:
1.线程共享创建它的进程的地址空间,进程有自己的地址空间。
2.线程直接访问进程的数据段;进程拥有父进程的数据段的自身副本。
3.线程可以直接与其他线程的过程;过程必须使用进程间通信与兄弟姐妹的过程。
4.很容易创建新线程;新工艺要求父进程复制。
5.线程可以对相同进程的线程进行相当的控制;进程只能对子进程进行控制。
6.对主线程的更改(取消、优先级更改等)可能影响进程的其他线程的行为;对父进程的更改不会影响子进程。
四、 为何要用多线程:
多线程指的是,在一个进程中开启多个线程,简单的讲:如果多个任务共用一块地址空间,那么必须在一个进程内开启多个线程。详细的讲分为4点:
1. 多线程共享一个进程的地址空间
2. 线程比进程更轻量级,线程比进程更容易创建可撤销,在许多操作系统中,创建一个线程比创建一个进程要快10-100倍,在有大量线程需要动态和快速修改时,这一特性很有用
3. 若多个线程都是cpu密集型的,那么并不能获得性能上的增强,但是如果存在大量的计算和大量的I/O处理,拥有多个线程允许这些活动彼此重叠运行,从而会加快程序执行的速度。
4. 在多cpu系统中,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多核,可以开启多个线程,比开进程开销要小的多。(这一条并不适用于python)
五、 多线程的应用举例:
开启一个字处理软件进程,该进程肯定需要办不止一件事情,比如监听键盘输入,处理文字,定时自动将文字保存到硬盘,这三个任务操作的都是同一块数据,因而不能用多进程。只能在一个进程里并发地开启三个线程,如果是单线程,那就只能是,键盘输入时,不能处理文字和自动保存,自动保存时又不能输入和处理文字。
六、 threading模块介绍:
multiprocess模块的完全模仿了threading模块的接口,二者在使用层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因而不再详细介绍
七、开启线程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def sayhi(name): time.sleep(2) print('%s say hello' %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t=Thread(target=sayhi,args=('egon',)) t.start() print('主线程') 方式一
#方式二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class Sayhi(Thread): def __init__(self,name): super().__init__() self.name=name def run(self): time.sleep(2) print('%s say hello' % self.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t = Sayhi('egon') t.start() print('主线程') 方式二
八、在一个进程下开启多个线程与在一个进程下开启多个子进程的区别: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import os def work(): print('hello') if __name__ == '__main__': #在主进程下开启线程 t=Thread(target=work) t.start() print('主线程/主进程') ''' 打印结果: hello 主线程/主进程 ''' #在主进程下开启子进程 t=Process(target=work) t.start() print('主线程/主进程') ''' 打印结果: 主线程/主进程 hello ''' 谁的开启速度快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import os def work(): print('hello',os.getpid()) if __name__ == '__main__': #part1:在主进程下开启多个线程,每个线程都跟主进程的pid一样 t1=Thread(target=work) t2=Thread(target=work) t1.start() t2.start() print('主线程/主进程pid',os.getpid()) #part2:开多个进程,每个进程都有不同的pid p1=Process(target=work) p2=Process(target=work) p1.start() p2.start() print('主线程/主进程pid',os.getpid()) 瞅一瞅pid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from multiprocessing import Process import os def work(): global n n=0 if __name__ == '__main__': # n=100 # p=Process(target=work) # p.start() # p.join() # print('主',n) #毫无疑问子进程p已经将自己的全局的n改成了0,但改的仅仅是它自己的,查看父进程的n仍然为100 n=1 t=Thread(target=work) t.start() t.join() print('主',n) #查看结果为0,因为同一进程内的线程之间共享进程内的数据 同一进程内的线程共享该进程的数据?
九、守护线程
无论是进程还是线程,都遵循:守护xxx会等待主xxx运行完毕后被销毁
需要强调的是:运行完毕并非终止运行
1.对主进程来说,运行完毕指的是主进程代码运行完毕
2.对主线程来说,运行完毕指的是主线程所在的进程内所有非守护线程统统运行完毕,主线程才算运行完毕
详细解释:
1 主进程在其代码结束后就已经算运行完毕了(守护进程在此时就被回收),然后主进程会一直等非守护的子进程都运行完毕后回收子进程的资源(否则会产生僵尸进程),才会结束, 2 主线程在其他非守护线程运行完毕后才算运行完毕(守护线程在此时就被回收)。因为主线程的结束意味着进程的结束,进程整体的资源都将被回收,而进程必须保证非守护线程都运行完毕后才能结束。
from threading import Thread import time def sayhi(name): time.sleep(2) print('%s say hello' %n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t=Thread(target=sayhi,args=('egon',)) t.setDaemon(True) #必须在t.start()之前设置 t.start() print('主线程') print(t.is_alive()) ''' 主线程 True '''
十、GIL介绍
GIL本质就是一把互斥锁,既然是互斥锁,所有互斥锁的本质都一样,都是将并发运行变成串行,以此来控制同一时间内共享数据只能被一个任务所修改,进而保证数据安全。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保护不同的数据的安全,就应该加不同的锁。
要想了解GIL,首先确定一点:每次执行python程序,都会产生一个独立的进程。例如python test.py,python aaa.py,python bbb.py会产生3个不同的python进程
#1 所有数据都是共享的,这其中,代码作为一种数据也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test.py的所有代码以及Cpython解释器的所有代码) 例如:test.py定义一个函数work(代码内容如下图),在进程内所有线程都能访问到work的代码,于是我们可以开启三个线程然后target都指向该代码,能访问到意味着就是可以执行。 #2 所有线程的任务,都需要将任务的代码当做参数传给解释器的代码去执行,即所有的线程要想运行自己的任务,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能够访问到解释器的代码。
综上:
如果多个线程的target=work,那么执行流程是
多个线程先访问到解释器的代码,即拿到执行权限,然后将target的代码交给解释器的代码去执行
解释器的代码是所有线程共享的,所以垃圾回收线程也可能访问到解释器的代码而去执行,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对于同一个数据100,可能线程1执行x=100的同时,而垃圾回收执行的是回收100的操作,解决这种问题没有什么高明的方法,就是加锁处理,如下图的GIL,保证python解释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任务的代码
十一、GIL与Lock:
IL保护的是解释器级的数据,保护用户自己的数据则需要自己加锁处理
十二、GIL与多线程
有了GIL的存在,同一时刻同一进程中只有一个线程被执行
听到这里,有的同学立马质问:进程可以利用多核,但是开销大,而python的多线程开销小,但却无法利用多核优势,也就是说python没用了,php才是最牛逼的语言?
别着急啊,老娘还没讲完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在几个点上达成一致:
1. cpu到底是用来做计算的,还是用来做I/O的? 2. 多cpu,意味着可以有多个核并行完成计算,所以多核提升的是计算性能 3. 每个cpu一旦遇到I/O阻塞,仍然需要等待,所以多核对I/O操作没什么用处
一个工人相当于cpu,此时计算相当于工人在干活,I/O阻塞相当于为工人干活提供所需原材料的过程,工人干活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原材料了,则工人干活的过程需要停止,直到等待原材料的到来。
如果你的工厂干的大多数任务都要有准备原材料的过程(I/O密集型),那么你有再多的工人,意义也不大,还不如一个人,在等材料的过程中让工人去干别的活,
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工厂原材料都齐全,那当然是工人越多,效率越高
结论:
对计算来说,cpu越多越好,但是对于I/O来说,再多的cpu也没用
当然对运行一个程序来说,随着cpu的增多执行效率肯定会有所提高(不管提高幅度多大,总会有所提高),这是因为一个程序基本上不会是纯计算或者纯I/O,所以我们只能相对的去看一个程序到底是计算密集型还是I/O密集型,从而进一步分析python的多线程到底有无用武之地
#分析: 我们有四个任务需要处理,处理方式肯定是要玩出并发的效果,解决方案可以是: 方案一:开启四个进程 方案二:一个进程下,开启四个线程 #单核情况下,分析结果: 如果四个任务是计算密集型,没有多核来并行计算,方案一徒增了创建进程的开销,方案二胜 如果四个任务是I/O密集型,方案一创建进程的开销大,且进程的切换速度远不如线程,方案二胜 #多核情况下,分析结果: 如果四个任务是计算密集型,多核意味着并行计算,在python中一个进程中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执行用不上多核,方案一胜 如果四个任务是I/O密集型,再多的核也解决不了I/O问题,方案二胜 #结论:现在的计算机基本上都是多核,python对于计算密集型的任务开多线程的效率并不能带来多大性能上的提升,甚至不如串行(没有大量切换),但是,对于IO密集型的任务效率还是有显著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