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见识》之伪工作者
非常喜欢吴军博士的写作风格,想起13年还在国家图书馆参加过他的讲座。今日读《见识》第五章伪工作者,颇多感悟,现将感悟记录。
不做伪工作者
一个人的效率很难提升,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挤压时间把所有事情凑合做完。
在互联网公司里,永远不可能有把工作做完的时候。遇到的每一个问题“似乎”都有必要立即解决,那么人所追求的即变成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
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优先完成它们。
- 管理者要让员工站在“做什么事情能让公司最大获益”(编者按:也即产生最大收益)
- 管理者要让员工明白,他们积极工作,最大的受益方是他们自己。
- 千万避免“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 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
- 是否经历过汇报工作时领导一脸懵逼,可能你在做伪工作
IT企业典型伪工作
- 既不能给公司带来较大收益,又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改进和“升级”(编者按:甚至包括一部分重构和拆分)
- 不使用新技能有效的工作而是守着旧工具或手工
- 做事情前不认真思考,做事情通过简单的是错方法盲目寻求答案(编者按:浑天灭地debug就是)
- 做产品不讲究质量、不认真测试,导致上线后不停低修补
- 不注重用有限的资源解决95%的问题,而是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纠结5%的问题上
- 找一堆人开会或是参加不必要的会议
深扒一万小时定律
这个估计大家都听说过,但是真的有没有考虑透彻就是两码事了。《逻辑思维》第185期提出了一个不同但不矛盾的观点:
花10000小时可能也没用,因为思维方式、周围环境、境界等因素,比下笨功夫要重要。
对于成功来讲,除10000小时外,智商、运气和家庭环境同样是必要因素,同时在10000小时上还存在一定误区:
- 低层次的简单重复是伪工作
- 好高骛远的人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也不好意思请教,从而带来的后果简单的重复性失败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 “林黛玉式的困境”,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就越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
- 10000小时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而不是狗熊掰棒子。做了一堆题,相互关系没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了一道题就不会做了,也都是无用功
如何走出困境
作者使用的破局方式是“三板斧”。
第一板斧,确立“愿景-目标-道路”
书中表示,正常工作五年即可达到10000小时。所以在一开始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愿景,同时有了愿景后还需要有阶段性目标。什么是战略,战略的核心就是设置阶段性目标。除了战略,还要有战术,需要将通向成功的道路分解成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
第二板斧,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合理之处
立即开启寻找对方合理性的开关
- 换位思考
- 回过头来三思,是否是我错了,他对了
- 即使对方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合理性
这样我们总是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气度都会比常人高出许多
第三板斧,凡事做记录
不做重复的事情,注意积累,这跟美团一致。
OKR
编者按:这又是一件大事,不重复书中的内容了,笔者觉得每季度去review自己的事情非常的有好处。
做好最后的1%
持之以恒,做好全部,而不是差一点。
另外,书中关于五级工程师的定义以及职业发展的说法非常值得体会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