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回收机制

ava垃圾回收主要做的是两件事:1.内存回收 2.碎片整理

算法:

1.串行回收(只用一个CPU)和并行回收(多个CPU才有用):串行回收是不管系统有多少个CPU,始终只用一个CPU来执行垃圾回收操作,而并行回收就是把整个回收工作拆分成多个部分,每个部分由一个CPU负责,从而让多个CPU并行回收。并行回收的执行效率很高,但复杂度增加,另外也有一些副作用,如内存碎片增加。

2.并发执行和应用程序停止 :应用程序停止(Stop-the-world)顾名思义,其垃圾回收方式在执行垃圾回收的同时会导致应用程序的暂停。并发执行的垃圾回收虽然不会导致应用程序的暂停,但由于并发执行垃圾需要解决和应用程序的执行冲突(应用程序可能在垃圾回收的过程修改对象),因此并发执行垃圾回收的系统开销比Stop-the-world高,而且执行时需要更多的堆内存。

3.压缩和不压缩和复制 :

①支持压缩的垃圾回收器(标记-压缩 = 标记清除+压缩)会把所有的可达对象搬迁到一端,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减少了内存碎片。

②不压缩的垃圾回收器(标记-清除)要遍历两次,第一次先从跟开始访问所有可达对象,并将他们标记为可达状态,第二次便利整个内存区域,对未标记可达状态的对象进行回收处理。这种回收方式不压缩,不需要额外内存,但要两次遍历,会产生碎片

③复制式的垃圾回收器:将堆内存分成两个相同空间,从根(类似于前面的有向图起始顶点)开始访问每一个关联的可达对象,将空间A的全部可达对象复制到空间B,然后一次性回收空间A。对于该算法而言,因为只需访问所有的可达对象,将所有的可达对象复制走之后就直接回收整个空间,完全不用理会不可达对象,所以遍历空间的成本较小,但需要巨大的复制成本和较多的内存。

堆内存:分代回收

Young代 :

1.回收机制 :因为对象数量少,所以采用复制回收。

2.组成区域 :由1个Eden区和2个Survivor区构成,同一时间的两个Survivor区,一个用来保存对象,另一个是空的;每次进行Young代垃圾回收的时候,就把Eden,From中的可达对象复制到To区域中,一些生存时间长的就复制到了老年代,接着清除Eden,From空间,最后原来的To空间变为From空间,原来的From空间变为To空间。

3.对象来源 :绝大多数对象先分配到Eden区,一些大的对象会直接被分配到Old代中。

4.回收频率 :因为Young代对象大部分很快进入不可达状态,因此回收频率高且回收速度快

Old代 :

1.回收机制 :采用标记压缩算法回收。

2.对象来源 :1.对象大直接进入老年代。

       2.Young代中生存时间长的可达对象

3.回收频率 :因为很少对象会死掉,所以执行频率不高,而且需要较长时间来完成。

Permanent代 :

1.用途 :用来装载Class,方法等信息,默认为64M,不会被回收

2.对象来源 :eg:对于像Hibernate,Spring这类喜欢AOP动态生成类的框架,往往会生成大量的动态代理类,因此需要更多的Permanent代内存。所以我们经常在调试Hibernate,Spring的时候经常遇到java.lang.OutOfMemoryError:PermGen space的错误,这就是Permanent代内存耗尽所导致的错误。

3.回收频率 :不会被回收

依据

1.对象生存时间的长短:大部分对象在Young期间就被回收

2.不同代采取不同的垃圾回收策略:新(生存时间短)老(生存时间长)对象之间很少存在引用

 常见垃圾回收器

1.串行回收器(只使用一个CPU):Young代采用串行复制算法;Old代使用串行标记压缩算法(三个阶段:标记mark—清除sweep—压缩compact),回收期间程序会产生暂停,

2.并行回收器:对Young代采用的算法和串行回收器一样,只是增加了多CPU并行处理; 对Old代的处理和串行回收器完全一样,依旧是单线程。

3.并行压缩回收器:对Young代处理采用与并行回收器完全一样的算法;只是对Old代采用了不同的算法,其实就是划分不同的区域,然后进行标记压缩算法:

① 将Old代划分成几个固定区域;

② mark阶段(多线程并行),标记可达对象;

③ summary阶段(串行执行),从最左边开始检验知道找到某个达到数值(可达对象密度小)的区域时,此区域及其右边区域进行压缩回收,其左端为密集区域

④ compact阶段(多线程并行),识别出需要装填的区域,多线程并行的把数据复制到这些区域中。经此过程后,Old代一端密集存在大量活动对象,另一端则存在大块空间。

4.并发标识—清理回收(CMS):对Young代处理采用与并行回收器完全一样的算法;只是对Old代采用了不同的算法,但归根待地还是标记清理算法:

① 初始标识(程序暂停):标记被直接引用的对象(一级对象);

② 并发标识(程序运行):通过一级对象寻找其他可达对象;

③ 再标记(程序暂停):多线程并行的重新标记之前可能因为并发而漏掉的对象(简单的说就是防遗漏)

④ 并发清理(程序运行)

并行:指多条垃圾收集线程并行工作,但此时用户线程仍然处于等待状态

并发:指用户线程与 垃圾收集线程同时执行(但不一定是并行的,可能会交替执行),用户程序继续执行,而垃圾收集程序运行于另一个CPU上。

posted @ 2020-12-14 08:49  ldldl  阅读(122)  评论(0)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