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下篇
1、了解重点生药的显微特征。
2、掌握重点生药的来源、性状鉴定、理化鉴定、主要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
3、熟悉非重点生药的来源、主要成分、药理作用。
菌类
冬虫夏草
蕨类
石杉
裸子类
银杏叶
来源:
银杏叶 Ginkgo Folium,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
性状:
- 叶片扇形,有的折叠或破碎,完整者长 3-12 cm,宽 5-15 cm;
- 浅棕黄色或黄绿色,上缘呈不规则的波状弯曲,有的中间凹入,深者可达叶长的4/5;
- 叶脉自基部射出多回二叉细脉,易纵向撕裂,叶基楔形,叶柄长 2- 8 cm。
- 体轻。气微,味微苦。
药用价值:
熟食温肺益气,定喘嗽,缩小便,止白浊;生食降痰消毒、杀虫
化学成分:
-
黄酮醇 flavonols
-
黄酮醇苷类 flavonol glycosides
-
双黄酮类 biflavones(裸子植物的特征性成分)
-
内酯类:银杏内酯属于萜类化合物,由倍半萜内酯和二萜内酯组成。
-
酚酸类:银杏酸为同系混合物,是在水杨酸C6位上接一含13-19碳,双键数0-3长碳链。银杏酸存在于银杏树的叶和外种皮中,其中外种皮的含量最高。银杏酸一般在应用银杏提取物同时摄入机体,易产生毛细血管网过度扩张的副反应。在制剂中均限量检查。
理化鉴别
黄酮类:以银杏叶对照药材作对照,用含4%醋酸钠的硅胶G板,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1)展开,3%三氯化铝乙醇溶液显色,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
内酯类: 以银杏内酯A、B、C和白果内酯作对照,用含4%醋酸钠的硅胶G板,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0.6)展开,醋酐蒸汽中显色,紫外光等(365 nm)下检视。
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总黄酮醇苷。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内酯类含量。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扩张冠脉,保护缺血心肌(黄酮+内酯)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改善脑内微循环,改善记忆力(黄酮+内酯)
特异性抗PAF活性(platelet activing factor,血小板活化因子):(内酯)
抗氧化作用(黄酮)
麻黄
来源: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 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 E.intermedia Schrenk et C. A. Mey.或木贼麻黄 E. equisetina Bge. 的干燥草质茎。
采制:
9月为最佳采收期,割取草质茎,于通风处晾至7-8成时再晒干。如暴晒则色变黄,受霜冻则色变红,药效均会受影响。
不同采收期,其主要成分麻黄碱含量不同: 春季,含量最低;8-9月,猛增至最高;10月以后,逐渐下降。
性状:
草麻黄:
- 细长圆柱形,少分枝,直径1-2 mm,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
-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棱18-20条;节明显,节间长2-6 cm,节上有膜质鳞叶,基部1/4-1/2合生,红棕色,上部2裂(稀3裂),锐三角形,先端渐尖,灰白色,反曲。
- 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类圆形或扁圆形,略呈纤维性,中心暗红色。
- 气微香,味涩、味苦。
中麻黄:
- 略呈三棱形,分枝较多,有粗糙感,常带棕色木质茎。
- 节间长2-6 cm,细纵棱18-20条;节上膜质鳞叶长 2-3 mm,基部1/2-2/3合生,上部3裂(稀2裂),先端渐尖,稍反曲,断面略呈三角状圆形。
木贼麻黄:
- 细圆柱形,分枝较多,无粗糙感,常带灰黑棕色木质茎。
- 节间较短,细纵棱13-14条;膜质鳞叶长 1-2 mm,基部约1/2-2/3合生,红色至棕黑色,上部2裂(稀3裂),上部为短三角形,灰白色,先端多不反曲,断面类圆形。
化学成分:
含多种有机胺类生物碱,有 L-麻黄碱、L-N-甲基麻黄碱、L-去甲基麻黄碱、D-伪麻黄碱、D-N-伪麻黄碱、D-去甲基伪麻黄碱。
理化鉴别
粉末微量升华:得细小针状或颗粒状结晶。
薄层色谱:
以盐酸麻黄碱作为对照品,用硅胶G板,
三氯甲烷-甲醇-浓氨试液(20:5:0.5)展开,茚三酮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红色斑点
含量测定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
药理作用
对呼吸系统作用: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麻黄碱能使外周血管收缩,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对大脑、脑干、脊髓均有兴奋作用,大剂量可引起失眠、不安、震颤;
麻黄煎剂有明显的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红豆杉
被子植物类(蓼科-伞形科)
大黄(蓼科)
来源: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
表面红棕色或黄棕色,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横断面有多数星点(异性维管束)。气清香,并可使唾液染成黄色。
显微特征:
草酸钙簇晶众多,棱角大多短钝,有的簇晶呈不规则矩圆形。导管主为网纹导管和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椭图形或斜方形,有的横向延长。淀粉粒大多圆球形,脐点常呈星状、十字状;复粒由2~7分粒组成。
化学成分:
蒽醌及其衍生物。大黄素、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
含量测定:
HPLC测定蒽醌
药理作用:
泻下通便(双蒽酮苷、芦荟大黄素、大黄酸)
抗菌消炎(游离蒽醌)
抗肿瘤(大黄酸)
功效:
性寒、味苦。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痛经。
何首乌(蓼科)
来源: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1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
性状:
块根横切面淡红棕色,皮部常有异性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样花纹,中央木部较大。
显微特征:
草酸钙簇晶较多,有的簇晶与较大的类方形结晶合生。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星状、点状或三叉状;复粒由2~9分粒组成。棕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胞腔内充满淡黄棕色、棕色或红棕色物质 。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具缘纹孔细密。
化学成分:
1.含卵磷脂;2.蒽醌衍生物,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3.尚含茋类化合物2,3,5,4ˊ-四羟基对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
含量测定:
HPLC测二苯乙烯苷或结合蒽醌
药理作用:
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强心
功效:
:性温。味苦、甘、涩。生首乌解毒消痈、润肠通便。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壮筋骨。
首乌藤:何首乌的藤茎。祛风通络。
五味子(木兰科)
来源: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
性状:
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表面褐色、暗红或红黑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种子肾形,棕黑色,有光泽,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显微特征:
种皮外表皮为石细胞,孔沟极细密。种皮表皮下石细胞,纹孔较大而密;种皮内表皮为薄壁细胞果皮外表皮细胞,角质线纹明显,有类圆形油细胞散在。
化学成分:
有效成分木脂素类。
含量测定:
HPLC测五味子醇甲
药理作用:
能改善大脑调节功能,能提高智力活动及工作效率,镇静及强心,降酶保肝,抗衰老、抗氧化、镇咳袪痰、抗菌、降血压等
功效及主治:
味酸、性温。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等功效。
厚朴(木兰科)
川乌(毛茛科)
来源:
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附子为其子根的加工品
性状鉴别:
川乌:呈瘦长圆锥形。表面棕褐色,皱缩不平,或有锥形的小瘤状侧根,并具割去附子后遗留的痕迹。质坚实,断面粉白色,横切面可见多角形环纹。味辛辣而麻舌。
附子:圆锥形。表面灰褐色,下端尖,周围有数个瘤状隆起的支根,习称“钉角”
显微特征:
后生皮层为数列黄色栓化细胞。皮层薄壁细胞横向延长,有石细胞单个或3~5个成群,内皮层明显。韧皮部宽广,有小型筛管群散在。形成层环呈多角形。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内侧,以角隅处较发达,导管略呈“V”字形排列。髓部明显,薄壁细胞中含淀粉粒。
化学成分:
生物碱类。乌头碱为主要毒性成分
药理作用:
强心作用;扩管、降压作用;镇痛、抗炎与局麻作用;毒性
含量测定:
川乌:HPLC测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 附子:酸碱滴定总生物碱,HPLC
功效:
性热,味辛、苦有大毒。祛风除热,温经止痛。
黄花乌头:根为关白附,含关附甲素,抗心律失常作用。
附子(毛茛科)
黄连(毛茛科)
来源:
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黄连,又名味连、川连、鸡爪黄连,主产四川,湖北、湖南、陕西、甘肃。三角叶黄连,又名雅连、家连,主产四川。云连,主产云南。
性状:
味连: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如倒鸡爪。表面黄褐色,粗糙,有不规则结节状隆起, 下方常有细长光滑圆柱状的节间, 俗称"过桥杆",上部多残留褐色鳞片。质坚硬,折断面不整齐,厚度约占半径的1/3, 木部金黄色,可见放射状纹理,中央为红棕色小形的髓, 有时中空。
雅连: 分枝少, 大多具有明显的一段节间("过桥杆")。质轻而硬,折断面不整齐。
云连: 多数为单枝, 表面棕黄色,有"过桥杆",质轻而脆,易折断,表面较平坦,黄棕色。
显微特征:
石细胞群鲜黄色,类多角形;韧皮纤维鲜黄色,长梭状或纺锤形;木纤维众多,导管多为孔纹与螺纹。
化学成分:
异喹啉类生物碱,以小檗碱含量最高。尚含黄连碱、巴马汀等。
含量测定:
HPLC盐酸小檗碱>=3.6%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抗炎、抗溃疡、对心血管作用。
功效:
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白芍(毛茛科)
来源:
白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 的干燥去外皮的根。赤芍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及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 Lynch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白芍药材:根圆柱形,两端平截。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白芍饮片:带角质光泽的硬粉质状态
赤芍药材:根圆柱形。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纵沟及皱纹,并有须根及横向凸起的皮孔。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气微香,味微苦、酸涩。
显微鉴别:
草酸钙簇晶
化学成分:
芍药苷。
功效:
白芍 性微寒,味苦、酸。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贯叶金丝桃(藤黄科)
大青叶(十字花科)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
叶多卷缩,完整叶片呈长椭圆形或宽披针形,暗绿色,全缘或微波状,质脆易碎。气特殊,味微酸,苦涩。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一列横向延长的细胞,外被角质层;栅栏细胞3~4列,近长方形,与海绵细胞分化不明显;主脉维管束4~9个,外韧形,维管束上、下侧可见厚壁组织;薄壁组织中有含芥子酶的分泌细胞。
粉末:①表皮细胞气孔不等式,副卫细胞3~4个。 ②靛蓝结晶蓝色,呈细小颗粒状或片状,常聚集成堆。③橙皮苷结晶分布于叶肉或表皮细胞中,淡黄绿色或无色,类圆形或不规则形,有的呈针簇状。
化学成分:
叶含靛玉红、靛蓝、色胺酮等。
含量测定:
HPLC测定靛玉红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抗内毒素、免疫增强
【功效与主治】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十字花科)
来源: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篮和草大青的根;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的根茎及根;或草大青的干燥根;或十字花科植物移蓝(Isatis tinctoria L.),以根、叶入药。
性状鉴别:
圆柱形,稍扭曲,长10-20cm,表面淡灰黄色,有纵皱纹、突起及支根痕。根头略膨大,体实,质略软,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气微,味微甜后苦涩。
化学成分:
吲哚类化合物,芥子苷,多糖,氨基酸
药理作用:
抗菌、病毒、内毒素、癌,免疫调节
【功效与主治】性寒、味苦,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瘟疫时毒,发热咽痛,温毒发斑,臃肿等。
苦杏仁(蔷薇科)
甘草(豆科)
来源: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鉴别:
甘草:根长圆柱形。表面皱纹明显,有横长皮孔。断面有粉性。横切面有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和放射状纹理。光果甘草:外皮不粗糙,皮孔细而不明显。胀果甘草:断面纤维性强,粉性小。有裂隙。
显微鉴别:
木栓层为多列扁平木栓细胞。皮层有纤维束。韧皮部韧皮纤维束与韧皮薄壁细胞及筛管群相间排列,纤维束周围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形成层环不明显;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2~3个成束。髓部含淀粉粒。粉末:纤维细长,壁极厚,纤维束周围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鞘纤维;具缘纹孔导管形大;木栓细胞红棕色。
化学成分:
三萜类(镇咳解毒有效成分);黄酮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
含量测定:
HPLC测甘草苷、甘草酸
药理作用:
抗溃疡;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抗炎抗过敏;止咳平喘;解毒
【功效主治】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能。
黄芪(豆科)
来源:
豆科植物蒙古黄芪的干燥根
性状:
栓皮易剥落,可见连接成网状的纤维束,皮部射线细密。
显微鉴别:
横切面木栓细胞多列,韧皮部纤维呈束,壁厚,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形成层成环,导管间有木纤维,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含量测定:
HPLC测黄氏甲苷或毛蕊异黄酮苷
化学成分:
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多糖类。
药理作用:
免疫调节,抗衰老,心肌保护
功效:
性温,味甘。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沉香(瑞香科)
来源:
品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及沉香A.agallocha Roxb.含树脂的木材。前者习称国产沉香、土沉香,后者习称进口沉香。
【产地】国产沉香主产于广东海南岛,广西、福建亦产。进口沉香主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柬埔寨及越南。
性状:
国产沉香 呈不规则块状或盔帽状,块片一面坚实,木质,有凿削痕,淡棕色,间有棕黑色微显光泽的斑块或小点(系分泌物);另一面系树脂渗出固结面,土黄棕色,并见蜂窝状小孔,于放大镜下观察显颗粒性,质硬,大多不沉于水。燃烧时发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进口沉香 呈圆柱形或不规则块片,淡黄棕色或灰黑色,密布断续的棕黑色细纵纹(含树脂的木射线),能沉或半沉于水
【含量】国产沉香含挥发油及树脂;主要成分为白木香酸。进口沉香含油树脂,其中含挥发油13%,其主要成分为苄基丙酮、对甲基苄基丙酮
【显微】木射线宽1~2列细胞,高4~20个细胞。木射线排列成横向带状
白木香横切面:导管圆形、多角形,木纤维多角形,壁稍厚,木化。木间韧皮部呈扁长椭圆状或条带状,常与射线相交,细胞壁薄
切向纵切面:木射线细胞同型性,导管多为短节导管,导管内含黄棕色树脂团块。纤维细长,壁较薄,有单纹孔。木间韧皮部细胞长方形。
径向纵切面:木射线排列成横向带状,细胞为方形或略长方形。
进口沉香横切面:木间韧皮部呈长纺锤形、类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粉末:
沉香粉末
1. 纤维管胞多成束,长梭形,壁较薄,径向壁上有具缘纹孔。
2. 导管具缘纹孔排列紧密,内含黄棕色树脂块。
3. 木射线细胞壁连珠状增厚。
4. 树脂团块黄棕色。
白木香粉末:黑棕色,纤维状管胞长梭形,多成束,具缘纹孔导管多见,内含黄棕色树脂块。木薄壁细胞内含黄棕色物质,壁非木化,可见菌丝腐蚀形成的纵横交错的纹理。
进口沉香粉末:深棕色。纤维较细,木射线大多宽为1列细胞高多见为5个细胞。壁不具单纹孔。
【理化】浸出物蒸干微量升华,的黄褐色油状物。
功效:
能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人参(五加科)
来源:
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的干燥根及根茎。栽培品称“园参”;野生品称“山参”或 “野山参” ;播种在山林,野生状态下自然生长的称“林下参” 。
性状鉴别:
野山参:根茎较长而细 (习称“雁脖芦”),上有多数密集的芦碗,呈凹窝状,交互排列,并有纺锤形下垂的不定根(习称 “艼” )。主根较短,呈圆柱形或具2条短纺锤形支根而呈“人”字形。表面灰黄色,细腻,上部有细密而深陷的环纹(习称“铁线纹”)。须根疏散长须状,长约为主根2~3倍,具较多细小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疙瘩”) 。主根质较硬,折断面平坦,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裂隙。园参:根茎较短,上有茎痕数个,呈凹窝状,交互排列,有时具细长横伸的不定根。主根呈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有明显纵皱纹,上部有疏浅断续的横纹,下部常有支根2~3条。着生多数须状细根,具细小不明显的疣状突起。山参形态显伶俐,马牙芦豌短横体,肩纹紧密细结皮, 枝腿稀疏珍珠须。园参形态欠伶俐,芦豌稀疏长圆体,须多质脆如扫帚,肩纹下密皮不细。
显微鉴别:
人参粉末:①树脂道碎片易见,腔道内含金黄色或黄棕色块状分泌物;②草酸钙簇晶晶瓣先端大多锐尖;③导管以网纹和梯纹者多见;④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不规则多角形;复粒由2~6分粒组成。
化学成分:
含三萜皂苷类(四环三萜人参皂苷);挥发油;多糖(人参果胶具活性)。
含量测定:
HPLC
药理作用:
增强肌体非特异性抵抗力,调节肌体平衡;中枢神经的调整作用;促进肾上腺皮质功能;抗疲劳
【功效与主治】性平(红参性温),味甘、微苦。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气,生津,安神,益智。
三七(五加科)
来源:
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 F. H. Chen 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鉴别:
根呈类圆锥形或纺锤形,多数不分支,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蜡样光泽,有多数断续细纵纹,顶端有根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习称“铜皮铁骨狮子头”。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韧皮部有树脂道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呈径向排列,木射线宽广,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少数草酸钙簇晶,粉末灰黄色
含量测定:
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及三起皂苷Rg1
药理作用:
止血,活血,抗炎及对心脑血管(心肌缺血)作用
化学成分:
含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多糖、挥发油等化合物。
【功效与主治】性温,味甘、微苦。能散瘀止血,消肿止痛。
当归(伞形科)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干燥的根。产甘肃者质佳。
性状鉴别:
根头略膨大。根头(归头)及主根(归身)粗短,下部有2~10多条支根(归尾) ,多扭曲。质较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皮部厚,有棕色油点及裂隙,形成层黄棕色环状,木部色较淡,射线细密。有浓郁香气,味甘、辛、微苦。
显微特征:
纺锤形韧皮薄壁细胞,表面(切向壁)有微细斜向交错的网状纹理。有油室及油管碎片,含挥发油滴。梯纹、网纹、具缘纹孔及螺纹导管。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类、酚酸类、多糖等。
含量测定:
挥发油法测定挥发油,HPLC测阿魏酸
【药理】兴奋或抑制子宫平滑肌;增加心肌血液供给,增加循环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免疫增强作用
【功效与主治】性温,味甘、辛。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
柴胡(伞形科)
来源:
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干燥根。
性状鉴别:
北柴胡 呈圆锥形,常有分枝,长6-15cm,直径0.3-0.8cm,顶端常有残留的茎基,或短纤维状的叶基。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呈片状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南柴胡 根较细,多不分枝,根头顶端密被纤维状叶基残余。表面红棕色或黑棕色,靠近根头处多具明显的横向疣状突起。质稍软,易折断,断面略平坦,具败油气。
【显微】皮层狭窄,有油室,形成层环状,木纤维与木薄壁细胞聚集成群,排列成环状粉末灰棕色或黄棕色
含量测定:
HPLC测柴胡皂苷a、d
药理作用:
解热、抗炎、抗肝损伤
化学成分:
三萜及其皂苷类,挥发油
【功效与主治】性微寒,味苦。具有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提中气的功能。
【附注】大叶柴胡有剧毒,不能作柴胡入药!!!
被子植物类(马钱科-兰科)
马钱子(马钱科)
薄荷(唇形科)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
性状鉴别:
茎方柱形,表面黄棕色,被白色毛茸。质脆,断面白色,中空。茎上部腋生轮伞花序,花冠淡紫色。叶揉搓有特异清凉香气,味辛凉。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上表皮细胞长方形,下表皮细胞较小,具气孔。上下表皮有多数凹陷,内有大型特异的扁球形腺鳞。叶肉异面型,栅栏细胞1列,稀2列;叶肉细胞常含针簇状橙皮苷结晶。中脉上、下表皮内侧均有厚角组织。薄荷茎横切面:表皮外被角质层,有扁球形腺鳞、小腺毛和非腺毛。皮层为数列薄壁细胞,四棱脊处有厚角组织,内皮层明显。木质部在四棱处较发达,射线宽窄不一。有的髓部薄壁细胞中含橙皮苷结晶。粉末特征:腺鳞头部类圆形,8细胞,柄极短。小腺毛头部单细胞,椭圆形,柄1~2细胞。非腺毛1~8细胞,稍弯曲。橙皮苷结晶存在于茎叶表皮细胞及薄壁细胞中。
化学成分:
挥发油类:薄荷油、薄荷脑。
含量测定:
挥发油测定法测挥发油
药理作用:
局部刺激,解热,抗病原微生物,健胃、解痉和利胆作用
理化鉴别:
微量升华法:取药材粉末少量,经微量升华得油状物,略放置,置显微镜下观察,渐见有针簇状薄荷醇结晶析出,加浓硫酸2滴及香草醛结晶少许,显橙黄色,再加蒸馏水1滴,变紫红色。
功效及主治:
性凉,味辛。能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
丹参(唇形科)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鉴别:
根略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有时分枝。表面砖红色,粗糙,具不规则的纵皱,外皮有时呈鳞片状剥落。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大多含橙色或淡紫棕色物,皮层窄,韧皮部较宽,筛管群明显,形成层呈环,木质部呈放射状,有木纤维、木薄壁细胞,木纤维与导管常伴存。射线宽,皮层与韧皮部有石细胞散在,粉末红棕色。
化学成分:
脂溶性:二萜醌类(丹参酮)。水溶性:酚酸类(丹酚酸、原儿茶醛等)
含量测定:
HPLC
药理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水溶性成分(丹酚酸)是主要有效成分;抑菌:总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IIB等是主要有效成分
【功效与主治】味苦,性微寒。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清心除烦功能。
黄芩(唇形科)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产地】商品将新根色鲜黄、内部充实者称“子芩”(又称“条芩”或“枝芩”);老根内部暗棕色、中心枯朽者称“枯芩”。主产于东北及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以山西产量最多,河北承德质量最好。
性状:
根呈圆锥形,扭曲,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及含量】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黄芩素。
【理化】薄层色谱:同时用黄芩对照药材和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对照。
【显微】粉末:黄色。(1)韧皮纤维微黄色,梭形,两端尖或圆钝,(2)石细胞淡黄色,(3)纺锤形木薄壁细胞伴导管旁,中部有横隔。(4)韧皮薄壁细胞纺锤形或长圆形,壁常呈连珠状增厚。(5)网纹导管与具缘纹导管多见,导管分子较短,;端壁倾斜,常延长成尾状。此外还有木栓细胞、木纤维及细小淀粉粒。
功效:
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洋金花(茄科)
来源:
茄科植物白曼陀罗Datura metel L.或毛曼陀罗D. innoxia Mill.的干燥花。
性状鉴别:
白曼陀罗花多皱缩成条状,完整者长9~15cm。花冠展开呈喇叭状。
显微特征:
有花粉粒,腺毛,非腺毛壁具疣状突起
化学成分:
含多种莨菪烷类生物碱。
理化鉴别:
Vitali反应:紫色。(莨菪烷类生物碱反应)
含量测定:
HPLC测东莨菪碱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全身麻醉、镇痛;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抗心律失常、改善微循环;对呼吸系统及平滑肌的作用:抑制气管平滑肌收缩、扩张支气管、;对体温的影响:扩张外周血管,使体温下降
【功效与主治】性温微辛,有毒。能平喘止咳,镇痛,解痉。
金银花(忍冬科)
来源:
忍冬科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主产河南、山东。
性状:
花蕾细棒槌状,上粗下细,略弯曲 。表面黄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花冠筒状,先端稍开裂。气清香,味淡微苦。
显微特征:
花粉粒:类球形,具3孔沟,表面有细密短刺及细颗粒状雕纹。腺毛:有两种,一种头部倒圆锥状,顶部平坦;另一种头部类圆形或扁圆形。非腺毛:厚壁非腺毛多单细胞,表面有微细疣状突起,有的具角质纹理.
化学成分:
有机酸类(绿原酸)、黄酮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油
【含量分析】HPLC绿原酸≥1.5%
药理作用:
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作用;保肝利胆作用
【功效与主治】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凉散风热。
山银花(忍冬科)
来源:
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或华南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性状:
灰毡毛忍冬呈棒状而销弯,长3~4.5cm,上部直径2mm,下部直径1mm,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总花梗集结成簇。开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长之半,质稍硬,手捏之稍有弹性,气清香,味微苦甘。 红腺忍冬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无毛或疏被毛、萼筒无毛。 华南忍冬长1.6~3.5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显微特征:
花蕾表面制片 灰毡毛忍冬腺毛少头部大多圆盘形顶端平坦或微凹,红腺忍冬腺毛极多,头部盾形而大,华南忍冬腺毛较多,头部倒圆锥形或盘形
化学成分:
有机酸类,早苷类,黄酮类,环烯醚萜类
【含量分析】HPLC紫外检测器-蒸发光紫外检测器联用测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保肝利胆
【功效与主治】性寒,味甘。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用于臃肿疔疮,喉痹、丹毒,风热感冒、热毒血痢。
红花(菊科)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干燥花。
性状鉴别:
黄红色或红色,花药聚合成筒状。将花浸水中,水染成金黄色。
显微鉴别:
长管道状分泌细胞,花粉粒外壁有短刺及疣状雕纹,萌发孔3个。
化学成分:
黄酮醇类、脂肪酸类
含量测定:
HPLC测定羟基红花黄色素A,山柰素
药理作用:
对平滑肌的作用:兴奋子宫;对心血管的作用:扩张冠脉,增加血液流量;抗凝血;免疫增强作用
【功效与主治】性温,味辛。能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川贝母(百合科)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川贝母)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暗紫贝母F. unibracteata Hsiao et K. C. Hsia、甘肃贝母F. przewalskii Maxim. ex Batal. 或梭砂贝母F. delavayi Franch.的鳞茎。前三者按性状不同习称为“松贝 ”、“青贝”, 后者习称为“炉贝”。
性状:
怀中抱月。表面类白色,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或浅黄色,淀粉粒甚多,呈广卵形,长圆或不规则圆形,表皮细胞类长方形,垂周壁弯曲,螺纹导管
化学成分:
含多种甾体生物碱。
含量测定:
酸性染料比色法测总生物碱
药理作用:
镇咳祛痰平喘
浙贝母(百合科)
来源:
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的干燥鳞茎。
性状鉴别:
元宝贝为单瓣鳞叶,一面凸出呈元宝形,有的呈菱肉形,高12.8cm,直径23.5cm。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角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饮片、珠贝。
显微鉴别:
粉末类白色。①淀粉粒甚多②鳞叶上表皮表面观,细胞类多角形,类方形或类长方形。
化学成分:
主含甾体生物碱,有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等,还含有非生物碱成分如浙贝素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
药理作用:
镇咳作用,解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镇痛作用。
【功效与主治】性寒,味苦。能清热化痰止咳。
【伪品】伪品:百合科植物丽江山慈菇或老鸦瓣的鳞茎误作川贝母使用。上述2种均含秋水仙碱等生物碱,有毒。葫芦科植物假贝母(土贝母)的鳞茎作贝母使用,假贝母含皂甙等。以上3种植物的鳞茎虽然外形与川贝母有些相似,但一侧有1条纵凹沟,而无分瓣的肥厚鳞叶,易于区别
西红花(鸢尾科)
来源: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
性状鉴别:
柱头呈线形,三分枝,暗红色。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下端有时残留小段黄色花柱。
显微鉴别:
粉末橙红色,表皮细胞表面观长条形,壁薄,微弯曲,有的突出呈乳头状,柱头顶端表皮细胞绒毛状,草酸钙结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可见螺纹及环纹导管、花粉粒。
化学成分:
番红花酸、番红花苷
含量测定:
HPLC测西红花苷I,II.
药理作用:
兴奋在体、离体子宫,抑制血液凝固、血栓形成,降血脂,抗炎、镇静、免疫调节
【功效与主治】性平,味甘。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
天麻(兰科)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I.的干燥块茎。与真菌共生。
性状鉴别:
块茎长椭圆形。表面黄白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和由潜伏芽排列成的多轮横环纹,顶端有残留茎基(春麻),或为红棕色鹦哥嘴状顶芽(冬麻),末端有圆脐状疤痕。
冬麻点轮十余环,鹦哥嘴头体扁圆。肚脐眼在基底部,断面角质气微甘。
显微鉴别:
表皮有时残留。下皮为2~3列切向延长的木栓化细胞。皮层约为10列细胞,其内列细胞排列整齐,径向延长。中柱约占半径的2/3,中柱维管束散列,周韧型;韧皮部细胞较小,木质部仅有数个导管,髓部薄壁细胞具纹孔。薄壁细胞含针晶束。
粉末:米黄色或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木化厚壁细胞多角形或类圆形。
化学成分:
含天麻素、天麻醚苷等酚及其苷类化合物。
含量测定:
HPLC测天麻素
药理作用:
镇静、镇痛、抗惊厥作用;扩张血管、降压;增强免疫
【功效与主治】 性平,味甘。能平肝息风止痉。
石斛(兰科)
来源:
本品为兰科植物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 、铁皮石斛D. candidum Wall. ex Lindl. 、马鞭石斛D.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及其近似种的新鲜或的干燥茎。
性状鉴别:
金钗石斛扁圆柱形,表面金黄色或黄中带绿,质硬而脆,断面平坦疏松,气微,味苦
流苏石斛长圆柱形,节明显,表面黄至暗黄色,有槽,质疏松,断面平坦,味淡,嚼之有粘性。鼓槌石斛呈粗纺锤形,表面光滑,金黄色,有棱,质轻而松脆,断面海绵状,气微,味淡,嚼之有粘性
显微鉴别:
金钗表皮细胞1列,外被鲜黄色角质层,有壁孔,维管束外侧纤维束新月形或半月,外侧薄壁细胞含硅质块,木质部有导管,草酸钙针晶见于维管束旁。 流苏表皮细胞扁圆,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成数圈,外侧纤维束新月或帽状,内测纤维若有则连成鞘。鼓槌表皮细胞扁平,外壁及侧壁增厚,胞腔狭长形,角质层淡黄色,外韧型维管束排成圈,木质部导管大小相似。
化学成分:
主含生物碱类成分。
含量测定:
金钗GC测石斛碱。 鼓槌HPLC测毛兰素。
药理作用:
抗衰老;免疫调节;抗白内障。
【功效与主治】 性微寒,味甘。能养胃生津,滋阴清热。
动物类生药
麝香
来源:
本品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 sifanicus Przewalski或原麝M. moschiferus L.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药材采制】野麝多在冬季至次春猎取,猎获后割取香囊,阴干,习称“毛壳麝香”,除去囊壳,习称“麝香仁”,拣去麝香仁中的细毛和脱落的内层皮膜(习称“银皮”),其颗粒大者习称“当门子”,质量最好
性状鉴别:
毛壳麝香:为扁圆形或类椭圆形的囊状体。开口面皮革质,棕褐色,密生白色和灰棕色短毛,中间有1小囊孔。另一面为棕褐色皮膜,微皱缩,偶显肌肉纤维,略有弹性,剖开后可见中层皮膜呈灰褐色,半透明,内层皮膜呈棕色,内含颗粒状、粉末状的麝香仁和少量毛及银皮。
化学成分:
1.大环酮醇类 主要为麝香酮。2.吡啶生物碱类3.蛋白质、肽、氨基酸类。
【理化鉴定】取麝香仁少许,加五氯化锑共研,香气消失。再加氨水少许研磨,香气恢复。
药理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对心脏的作用:保护缺血心肌;对肾上腺素能β-受体的作用:缓解心绞痛;抗炎作用
【功效与主治】性温,味辛。能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
牛黄
来源:
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干燥的胆结石。
性状鉴别:
乌金衣(表面黄红色棕黄色,挂黑色光亮薄膜)、挂甲(水溶液可使指甲染黄)、同心层纹
化学成分:
含生物碱类成分如胆红素。甾体类成分如胆酸及氨基酸、肽类等。
药理作用:
镇静镇痛催眠,抗惊厥,解热,降压,抗炎,保肝利胆
【功效与主治】性凉,味甘。能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斑蝥
来源:
本品为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或黄黑小斑蝥M. cichorii L.的干燥体。
化学成分:
含斑蝥素(抗癌,毒性),羟基斑蝥素等
理化鉴别:
粉末进行微量升华(120℃),得无色柱状或棱状斑蝥素结晶。1.将升华物用石油醚洗23次,加硫酸23滴,微热溶解,转入试管内,小火加热至发生气泡,稍冷,加二甲氨基苯甲醛硫酸试液1滴,显樱红色或紫红色。2.将升华物加硫酸2~3滴,微热溶解,转入试管内,加间苯二酚粉末少许,小火加热至沸溶液显红色,在紫外灯下观察显绿色荧光。3.将升华物滴加氢氧化钡水溶液封藏后镜检,可见斑蝥酸钡的针晶束。
药理作用:
抗癌作用;使白细胞升高;毒副作用
【功效与主治】性热,味辛,有大毒。能破血消症,攻毒蚀疮,引赤发泡。
水蛭
矿物类生药
信石
来源:
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矿石或由雄黄、毒砂等矿物经加工制得。
化学成分:
主含三氧化二砷,不纯品喊三硫化二砷,含S、Fe等杂志(红色)
药理作用:
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同化作用,局部腐蚀,毒性
【功效与主治】性大热,味辛、酸,有大毒。能祛痰平喘,截疟。用于哮喘,疟疾。砒霜为其升华精制得As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