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流的分类:按数据流向分为输入流(从外部设备读取数据到程序)和输出流(从程序向外部设备写入数据);按功能分为节点流(直接连接到数据源或目的地的流)和处理流(对其他流进行包装,添加功能)。 缓冲流:缓冲流是一种处理流,它在内存中设置了一个缓冲区,可以提高 I/O 操作的效率。例如,BufferedInp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1-04 00:04 李蕊lr 阅读(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List 接口的特点:List 是有序的集合,可以包含重复元素。它继承自 Collection 接口,提供了根据索引访问元素的方法。 流的定义:I/O 流是一种数据传输的通道,用于在程序和外部设备(如文件、网络等)之间传输数据。可以将流想象成水流,数据就像水流中的水滴。 字节流和字符流:字节流以字节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1-04 00:04 李蕊lr 阅读(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集合的优势:与数组相比,集合可以动态地调整大小,提供了更方便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并且有丰富的方法来处理数据。 泛型与集合:泛型可以在编译时检查集合中元素的类型,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和可读性。例如,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只能存储字符串类型的元素。 常用的集合类:Ar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1-04 00:00 李蕊lr 阅读(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3.基本工具 此部分聚焦于程序员所依赖的基本工具,让我深刻认识到合适的工具对于编程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文本编辑器是我们最常用的工具之一,选择一个功能强大且适合自己的编辑器至关重要。书中提到的编辑器特性,如语法高亮、自动补全、代码格式化等功能,能大大提高我们编写代码的速度和准确性。例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0-31 20:38 李蕊lr 阅读(0)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2.注重实效的途径 在这一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程序员走向注重实效的具体途径,这些内容为我们的日常编程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指导。 首先是 “让知识变成资产”。代码不仅是实现功能的工具,也是知识的载体。良好的代码注释、文档以及清晰的代码结构都有助于知识的传承。例如,在一个团队项目中,当新成员加入时,如果代码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0-31 20:37 李蕊lr 阅读(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程序员修炼之道:从小工到专家》开篇便阐述了注重实效的编程哲学,这是整本书的基石。它让我深刻理解到编程不仅仅是编写代码,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 书中提到要关心你的技艺,这使我意识到作为程序员,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而应该对代码质量、效率等有着执着的追求。就像工匠对待自己的作品一样,精心雕琢每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0-31 20:36 李蕊lr 阅读(1)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成员内部类:在类的内部定义的类,它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例如,class Outer {private int num;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 () { System.out.println (num); } } }。创建成员内部类的对象需要通过外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0-23 00:00 李蕊lr 阅读(4)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try 块的作用:将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放在 try 块中,例如,try {int result = 10 / 0;}。 catch 块的作用:用于捕获 try 块中抛出的异常并进行处理。可以有多个 catch 块来捕获不同类型的异常,例如,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0-23 00:00 李蕊lr 阅读(3)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异常的定义:异常是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常情况,如除以零、数组越界等。Java 使用异常机制来处理这些问题,使程序更加健壮。 异常的类型:分为 checked 异常(必须在代码中处理,如 IOException)和 unchecked 异常(不需要在代码中强制处理,如 RuntimeExcep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0-20 23:27 李蕊lr 阅读(2) 评论(0) 推荐(0) 编辑
摘要: 自定义异常的处理:和处理其他异常一样,可以使用 try - catch 或 throws 来处理自定义异常,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异常链:可以在自定义异常的构造函数中传入另一个异常,形成异常链,方便追踪异常的根源,如 public MyException (String message, T 阅读全文
posted @ 2024-10-20 23:26 李蕊lr 阅读(5) 评论(0) 推荐(0)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