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07--请求扩展、中间件
一. 请求扩展
1. before_request
作用: 类比django中间件中的process_request,在请求到来执行路由函数之前先执行. 但是如果有多个顺序是从上往下执行.
应用: 基于它做用户登录认证
注意: 如果before_request的返回值不是None的清空下, 返回的而是别的值, 那么后续的请求都不会执行,本次请求直接返回, 如果定义了after_request那么会接着它执行, 最终本次请求响应结束.
@app.before_request
def process_request(*args,**kwargs):
if request.path == '/login':
return None
user = session.get('user_info')
if user:
return None
return redirect('/login')
2. after_request
作用: 类比django中间件中的process_response,如果请求没有出现异常的情况下, 会在请求返回return之前执行. 但是如果有多个顺序是从下往上执行.
@app.after_request # 后执行
def process_response1(response):
print('process_response1 走了')
return response
@app.after_request # 先执行
def process_response2(response):
print('process_response2 走了')
return response
3. before_first_request
作用: 项目启动起来接收到第一次请求时执行.
应用: 项目初始化用来保证以后项目只要不重启就不再继续执行.
@app.before_first_request
def first():
print('我的第一次')
4. teardown_request
作用: 在每一个路由函数执行完毕之后执行,即使遇到了异常也会执行. (提示: 返回reutrn没有任何的效果, 不能控制返回的结果)
应用: 记录日志
@app.teardown_request
def ter(e): # e就是上一个路由函授执行过程中出现被捕获的异常信息.
print(e)
print('我是teardown_request ')
5. errorhandler
作用: 绑定错误的状态码进而可以捕获服务器的错误, 并返回对应的错误页面.
@app.errorhandler(500)
def error_500(arg):
return render_template('error.html', message='500错误')
@app.errorhandler(404)
def error_404(arg):
return render_template('error.html', message='404错误')
6. template_global
作用: 全局的标签, 在任意的html页面中就可以直接使用, 不需要在render_template中传递参数以后才能使用.
@app.template_global()
def sb(a1, a2):
return a1 + a2
# html页面中直接使用, 不需要传递参数.
{{ sb(1,2) }}
7. template_filter
作用: 全局的过滤器, 在任意的html页面中就可以直接使用, 不需要在render_template中传递参数以后才能使用.
@app.template_filter()
def db(a1, a2, a3):
return a1 + a2 + a3
{{1|db(2,3)}}
8. 模板上下文
@app.context_processor
def context_processor():
return {"username":"马克菠萝"}
app对象调用context_processor作为模板上下文处理器,视图函数在每一次调用render_template('')的时候都会为模板传入@app.context_processor装饰器所装饰函数的返回值,该返回值作为模板变量,但是返回值一定要为字典,如果不想返回任何值,可以返回空字典,否则会报错,返回值可以设置为模板经常要使用的变量,减少了代码的冗余,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
# html页面中直接使用, 不需要传递参数. 其中1传递给a1, 2传递给a2, 3传递给a3. (提示: Django中的过滤器最多只可以传递二个参数)
二 flask的中间件: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index():
print('视图函数中')
return 'hello world'
class my_middle:
def __init__(self,wsgi_app):
self.wsgi_app = wsgi_app
def __call__(self, *args, **kwargs):
print('中间件的代码上')
obj = self.wsgi_app( *args, **kwargs)
print('中间件的代码下')
return obj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wsgi_app = my_middle(app.wsgi_app)
# app.wsgi_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
app.run()
# 梳理一下 根据werkzeug我们可以知道 每次请求必然经历了app()
# 所以我们要查看Flask的源码找到__call__方法
# 找到了__call__方法后发现执行了return self.wsgi_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
# 然后flask里面所有的内容调度都是基于这个self.wsgi_app(environ, start_response),这就是就是flask的入口
# 如何实现中间件呢? 原理上就是重写app.wsgi_app,然后在里面添加上一些自己想要实现的功能。
# 首先分析 app.wsgi_app需要加括号执行 所以我们把app.wsgi_app做成一个对象,并且这个对象需要加括号运行
# 也就是会触发这个对象的类的__call__()方法
# 1 那么就是app.wsgi_app=对象=自己重写的类(app.wsgi_app) ,我们需要在自己重写的类里面实现flask源码中的app.wsgi_app,在实例化的过程把原来的app.wsgi_app变成对象的属性
# 2 app.wsgi_app() =对象() = 自己重写的类.call()方法
# 3 那么上面的代码就可以理解了,在自己重写的类中实现了原有的__call__方法
永远不要高估自己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