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第一次—原型设计(文献摘要热词统计)
格式描述
-
要求:链接
-
目标:学习到原型设计的相关知识,初步体验软件设计的团队合作精神
-
原型设计工具:墨刀
NABCD模型
N——Need,需求
-
基本需求
-
用户可给定论文列表
通过论文列表,爬取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原文链接;
可对论文列表进行增删改操作(今年、近两年、近三年); -
对爬取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分析top10个热门领域或热门研究方向;
可对论文属性(oral、spotlight、poster)进行筛选及分析;
形成如关键词图谱之类直观的查看方式; -
可进行论文检索,当用户输入论文编号、题目、关键词等基本信息,分析返回相关的paper、source code、homepage等信息;
-
可进行数据统计,例如每个国家录用文章的分析、每个学校录用文章的分析、哪个学校哪方面的研究方向比较强等。
-
-
扩展需求
- 增加了用户登录,收藏和最近浏览的功能;
用户登录之后可以使用一些扩展的功能,如收藏、支付一些非免费的论文等;
收藏则可收集感兴趣的论文,方便整合;
最近浏览是记录用户曾浏览过的论文; - 用户可以上传、查看、下载论文;
- 用户可以关注别的用户。关注后,可以查看关注用户的动态;
- 用户可以对论文进行评论,回复;
- 增加了用户登录,收藏和最近浏览的功能;
A——Approach,做法
-
基于web端实现
web端不需要额外下载客户端,可以实现跨平台;
论文面向的主要人群应为电脑用户而非手机用户; -
用户主页
在网站上有登录按钮,在登录之后可以查看收藏和最近浏览以及修改个人资料、反馈等功能。 -
论文检索
在页面中央有一个用于搜索的文本框,用户可以通过该搜索框搜索与论文相关的paper、source code、homepage等信息,也可以通过高级选项设置来细致化地搜索。此外,可以对搜索出来的论文进行操作,选择不感兴趣,或者收藏、评论等。 -
论文列表及统计分析
用户可以批量上传论文或通过文本框的形式输入论文,然后爬取论文的题目、摘要、关键词、原文链接。此外,有专门的界面来呈现十个最热门的研究方向或领域,并且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筛选功能旨在在大量的论文中快速得出我们所需要的论文,可以选择对论文属性、论文发表年份等进行筛选。统计分析提供根据属性、研究方向和地区等的统计分析结果,以此可以得出如每个国家录用文章的分析、每个学校录用文章的分析、哪个学校哪方面的研究方向比较强。 -
热词走势对比
从各年顶会的提交论文中提取关键词、研究方向等重要信息进行分析,并以饼图、折线图等形象的方式呈现分析结果。
B——Benefit,好处
-
使用方便
基于web端实现,页面简洁,操作简单,上手容易 -
节约时间
帮助用户检索相关论文,通过论文列表,爬取所需论文的相关信息 -
直观明了
对爬取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形成如关键词图谱之类的直观查看方式 -
便于用户之间的交流
用户可以对论文进行评价,收藏。通过观察一篇论文的收藏数,评论,被引用数可大致判断这篇论文的质量
C——Competitors,竞争
我们网站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中国知网、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等论文搜索网站。因此,我们网站设计之初的目标用户就定义为类似于小樱之类的人,即初步踏足学术界,渴望在学术界有所作为,但却不知该如何下手的人。
-
优势
-
操作简单,页面简洁,适合如小樱一般的初学者
-
分析热门领域或热门研究方向等,让用户走在时代的前沿
-
通过图表呈现结果,方便用户查看。
-
可以对一些论文和作者进行收藏和关注。
-
与该网站的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
-
-
劣势
-
仅支持与计算机视觉领域相关的热词走势搜索
-
可能无法搜集齐全的论文,例如一些需要付费的论文。缺少授权
-
适合初学者,对于已经入门的学者或专家该网站的功能较为简单,不够深入
-
D——Delivery,推广
-
前期 在班级同学之间推广使用,在同学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得到关于该网站的反馈,之后可以就相关问题咨询老师,对该网站的功能进行完善和维护
-
中期 在与发布论文密切关联的时期,如每年要写毕业论文的时期,在相关学校的贴吧、论坛等发布一些简单介绍该网站功能的帖子,让更多的用户知晓该网站并且得到更多的反馈
-
后期 与一些知名院校合作推广,并且获得更多论文的授权,从而充实网站本身的论文数据库,形成良性循环
原型设计
-
初步构思
-
首页
-
搜索
-
列表
-
分析
-
收藏
-
下载
-
消息
结对过程
我们首先阅读了《构建之法》的第三、八章,并且认真的学习了NABCD模型。在仔细阅读完题目给出的需求后,我们又自行添加了我们认为必要的需求。
之后,我们选定墨刀作为原型设计工具。由于我们小队的成员在墨刀方面是零基础,因此我们主要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墨刀该如何使用上。而且因为我们是舍友,我们有较多的时间一起讨论、分析。
以下为讨论专用原型模型工具时的结对照片:
PSP表格与效能分析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Planning | 计划 | 30 | 42 |
• Estimate |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30 | 42 |
Development | 开发 | 200 | 302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包括学习新技术) | 40 | 11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30 | 30 |
• Coding Review | • 设计复审 | 10 | 8 |
• Coding Standard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0 | 0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120 | 154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0 | 0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0 | 0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0 | 0 |
Reporting | 报告 | 35 | 30 |
• Test Report | • 测试报告 | 0 | 0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10 | 1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25 | 20 |
合计 | 265 | 374 |
总结与收获
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做原型设计,对相应的工具的使用完全是从零开始,以至于我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习如何使用墨刀上。而且尽管如此,用墨刀做出的效果也是不尽人意。这可能是我们这次作业中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了,我们也一直在尝试解决这个困难,但至少我们还是初步学会了如何使用专用原型设计工具,这也是收获之一。
在原型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也逐渐明确了客户的需求。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逐步理解,我认为这是原型设计非常重要的一步。如果不在一开始就明确客户的需求的话,那么后来做的再多再好也只是无用功。
总而言之,我认为这次结对作业给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