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ookie注入及其原理
一、Cookie注入简介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SQL注入作为一种很流行的攻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很多网站也都对SQL注入做了防护,许多网站管理员的做法就是添加一个防注入程序。这时我们用常规的手段去探测网站的SQL注入漏洞时会被防注入程序阻挡,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一般的防注入程序都是基于“黑名单”的,根据特征字符串去过滤掉一些危险的字符。一般情况下,黑名单是不安全的,它存在被绕过的风险。比如有的防注入程序只过滤了通过GET、POST方式提交的数据,对通过Cookie方式提交的数据却并没有过滤,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在本文你将会找到答案。
二、Cookie注入原理
Cookie最先是由Netscape(网景)公司提出的,Netscape官方文档中对Cookie的定义是这样的:Cookie是在HTTP协议下,服务器或脚本可以维护客户工作站上信息的一种方式。
Cookie的用途非常广泛,在网络中经常可以见到Cookie的身影。它通常被用来辨别用户身份、进行session跟踪,最典型的应用就是保存用户的账号和密码用来自动登录网站和电子商务网站中的“购物车”。
Cookie注入简单来说就是利用Cookie而发起的注入攻击。从本质上来讲,Cookie注入与传统的SQL注入并无不同,两者都是针对数据库的注入,只是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罢了。
要想深入了解Cookie注入的成因,必须要了解ASP脚本中的request对象。它被用来获取客户端提交的数据。
在ASP中,request对象获取客户端提交数据常用的是get和post两种方式,同时request对象可以不通过集合来获得数据,即直接使用"request(“name”)"。但它效率低下,容易出错,当我们省略具体的集合名称时,asp是按QueryString(get),Form(post),Cookie,Severvariable,集合的顺序来搜索的。cookie是保存在客户端的一个文本文件,可以进行修改,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Request.cookie方式来提交变量的值,从而进行注入攻击。
Request对象的使用方法一般是这样的:request.[集合名称](参数名称),比如获取从表单中提交的数据时可以这样写:request.form(“参数名称”),但ASP中规定也可以省略集合名称,直接用这样的方式获取数据:request(“参数名称”),当使用这样的方式获取数据时,ASP规定是按QueryString、Form、Cookies、ServerVariables的顺序来获取数据的。这样,当我们使用request(“参数名称”)方式获取客户端提交的数据,并且没有对使用request.cookies(“参数名称”)方式提交的数据进行过滤时,Cookie注入就产生了。
三、Cookie注入典型步骤
上面我们介绍了Cookie注入的相关知识,下面我们来看如何确定一个网站是否存在Cookie注入漏洞。
1.寻找形如“.asp?id=xx”类的带参数的URL。
2.去掉“id=xx”查看页面显示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说明参数在数据传递中是直接起作用的。
3.清空浏览器地址栏,输入“java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id=”+escape(“xx”));”,按Enter键后弹出一个对话框,内容是“id=xx”,然后用原来的URL刷新页面,如果显示正常,说明应用是用Request(“id”)这种方式获取数据的。
4.重复上面的步骤,将常规SQL注入中的判断语句带入上面的URL:“java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id=”+escape(“xx and 1=1”));”
“java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id=”+escape(“xx and 1=2”));”。
和常规SQL注入一样,如果分别返回正常和不正常页面,则说明该应用存在注入漏洞,并可以进行cookie注入。
5.使用常规注入语句进行注入即可。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pydra」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k1k5cn/article/details/10958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