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基础

前言

20世纪80年代,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因特网工程任务组)发布RFC791,即IPv4协议,标志IPv4正式标准化。在此后的几十年间,IPv4协议成为最主流的协议之一。无数人在IPv4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各种应用,并且对这个协议做了各种补充和增强,支撑起了今天繁荣的互联网。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规模越来越大,以及5G、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IPv4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IPv6取代IPv4势在必行。
本章节描述了为什么需要从IPv4向IPv6进行演进,以及一些关于IPv6的基础知识。


课程能力

学完本课程后,您将能够:
	概括IPv6相较于IPv4的优势
	描述IPv6的基本概念
	描述IPv6报文头部的格式和原理
	描述IPv6地址格式和地址类型
	描述IPv6地址配置的方法和基本过程
	执行IPv6地址以及IPv6静态路由的简单配置


1.IPv6概述

1.1 IPv4现状

2011年2月3日,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因特网地址分配组织)宣布将其最后的468万个IPv4地址平均分配到全球5个RIR(Regional Internet Registry,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此后IANA再没有可分配的IPv4地址。

IANA,是负责全球互联网IP地址编号分配的机构。IANA将部分IPv4地址分配给大洲级的RIR,再由各RIR进行所辖区域内地址分配,五大RIR包括:
	RIPE:Reseaux IP Europeans,欧洲IP地址注册中心,服务于欧洲、中东地区和中亚地区;
	LACNIC:Latin American and Caribbean Internet Address Registry,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Internet地址注册中心,服务于中美、南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区;
	ARIN:American Registry for Internet Numbers,美国Internet编号注册中心,服务于北美地区和部分加勒比海地区;
	AFRINIC:Africa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非洲网络信息中心,服务于非洲地区;
	APNIC:Asia Paci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服务于亚洲和太平洋地区。
实践证明IPv4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协议,它本身也经受住了Internet从少量计算机组网发展到目前上亿台计算机互联的考验。但该协议是几十年前基于当时的网络规模而设计的。在今天看来,IPv4的设计者们对于Internet的估计和预想显得很不充分。随着Internet的扩张和新应用的不断推出,IPv4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局限性。
Internet规模的快速扩张是当时完全没有预料到的,特别是近十年来,更是爆炸式增长,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但正因为发展太快,IP地址空间耗尽的问题迫在眉睫。
20世纪90年代,IETF推出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与CIDR(Classless Inter Domain Routing,无类别域间路由)等技术来推迟IPv4地址耗尽发生的时间点。但是这些过渡方案只能减缓地址枯竭的速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 Why IPv6 ?

IPv4
	公网地址枯竭
	包头设计不合理
	路由表过大,查表效率低
	对ARP的依赖,导致广播泛滥
	……
IPv6:
	“无限”地址
	地址层次化分配
	即插即用
	简化的报文头部
	IPv6安全特性
	保证端到端通信完整性
	对移动性的支持
	增强的QoS特性
	……


1.3 IPv6优势

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与IPv4相比,这是最明显的好处。IPv6地址是由128 bit构成,单从数量级来说,IPv6所拥有的地址容量是IPv4的约8×1028倍,号称可以为全世界的每一粒沙分配一个网络地址。这使得海量终端同时在线,统一编址管理,变为可能,为万物互连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层次化的地址结构:正因为有了近乎无限的地址空间,IPv6在地址规划时就根据使用场景划分了各种地址段。同时严格要求单播IPv6地址段的连续性,禁止出现IPv4的地址“打洞”现象,便于IPv6路由聚合,缩小IPv6地址表规模。
即插即用:任何主机或者终端要获取网络资源,传输数据,都必须有明确的IP地址。传统的分配IP地址方式是手工或者DHCP自动获取,除了上述两个方式外,IPv6还支持SLAAC(Stateless Address Autoconfiguration,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端到端网络的完整性:大面积使用NAT技术的IPv4网络,从根本上破坏了端到端连接的完整性。使用IPv6之后,将不再需要NAT网络设备,上网行为管理、网络监管等将变得简单,与此同时,应用程序也不需要开发复杂的NAT适配代码。
安全性得到增强:IPsec(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因特网协议安全协议)最初是为IPv6设计的,所以基于IPv6的各种协议报文(路由协议、邻居发现等),都可以端到端地加密,当然该功能目前应用并不多。而IPv6的数据面报文安全性,跟IPv4+IPsec的能力,基本相同。
可扩展性强:IPv6的扩展属性报文头部,并不是主数据包的一部分,但是在必要的时候,这些扩展头部会插在IPv6基本头部和有效载荷之间,能够协助IPv6完成加密功能、移动功能、最优路径选路、QoS等,并可提高报文转发效率。
移动性改善:当一个用户从一个网段移动到另外一个网段,传统的网络会产生经典式“三角式路由”,IPv6网络中,这种移动设备的通信,可不再经过原“三角式路由”,而做直接路由转发,降低了流量转发的成本,提升了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QoS可得到进一步增强:IPv6保留了IPv4所有的QoS属性,额外定义了20 Byte的流标签字段,可为应用程序或者终端所用,针对特殊的服务和数据流,分配特定的资源,目前该机制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应用。


1.4 IPv6基本包头

IPv6包头由一个IPv6基本包头(必须存在)和多个扩展包头(可能不存在)组成。 
基本包头提供报文转发的基本信息,会被转发路径上的所有设备解析。
IPv6基本包头字段解释如下:
	Version:版本号,长度为4 bit。对于IPv6,该值为6。
	Traffic Class:流类别,长度为8 bit。等同于IPv4中的ToS字段,表示IPv6数据包的类或优先级,主要应用于QoS。
	Flow Label:流标签,长度为20 bit。IPv6中的新增字段,用于区分实时流量,不同的流标签+源地址可以唯一确定一条数据流,中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更加高效率的区分数据流。
	Payload Length:有效载荷长度,长度为16 bit。有效载荷是指紧跟IPv6包头的数据包的其他部分(即扩展包头和上层协议数据单元)。
	Next Header:下一个包头,长度为8 bit。该字段定义紧跟在IPv6包头后面的第一个扩展包头(如果存在)的类型,或者上层协议数据单元中的协议类型(类似于IPv4的Protocol字段)。
	Hop Limit:跳数限制,长度为8 bit。该字段类似于IPv4中的Time to Live字段,它定义了IP数据包所能经过的最大跳数。每经过一个路由器,该数值减去1,当该字段的值为0时,数据包将被丢弃。
	Source Address:源地址,长度为128 bit。表示发送方的地址。
	Destination Address:目的地址,长度为128 bit。表示接收方的地址。


1.5 IPv6拓展包头

IPv4包头包含可选字段Options,内容涉及Security、Timestamp、Record route等,这些Options可以将IPv4包头长度从20 Byte扩充到60 Byte。携带这些Options的IPv4报文在转发过程中往往需要中间路由转发设备进行软件处理,对于性能是个很大的消耗,因此实际中也很少使用。
IPv6将这些Options从IPv6基本包头中剥离,放到了扩展包头中,扩展包头被置于IPv6基本包头和上层协议数据单元之间。一个IPv6报文可以包含0个、1个或多个扩展包头,仅当需要路由器或目的节点做某些特殊处理时,才由发送方添加一个或多个扩展头。与IPv4不同,IPv6扩展头长度任意,不受40 Byte限制,这样便于日后扩充新增选项。这一特征加上选项的处理方式使得IPv6选项能得以真正的利用。但是为了提高处理选项头和传输层协议的性能,扩展包头总是8 Byte长度的整数倍。
当使用多个扩展包头时,前面包头的Next Header字段指明下一个扩展包头的类型,这样就形成了链状的包头列表。

当超过一种扩展包头被用在同一个IPv6报文里时,包头必须按照下列顺序出现:
	1.逐跳选项包头:主要用于为在传送路径上的每跳转发指定发送参数,传送路径上的每台中间节点都要读取并处理该字段。
	2.目的选项包头:携带了一些只有目的节点才会处理的信息。
	3.路由包头:IPv6源节点用来强制数据包经过特定的设备。
	4.分段包头:当报文长度超过MTU(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最大传输单元)时就需要将报文分段发送,而在IPv6中,分段发送使用的是分段包头。
	5.认证包头(AH):该包头由IPsec使用,提供认证、数据完整性以及重放保护。
	6.封装安全净载包头(ESP):该包头由IPsec使用,提供认证、数据完整性以及重放保护和IPv6数据包的保密。


1.6 IPv6报文处理机制



1.7 IPv6地址

IPv6地址的长度为128 bit。一般用冒号分割为8段,每一段16 bit,每一段内用十六进制表示。



1.8 IPv6地址缩写规范

根据IPv6地址前缀,可将IPv6地址分为为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任播地址。


1.9 IPv6地址分类

单播地址(Unicast Address):标识一个接口,目的地址为单播地址的报文会被送到被标识的接口。在IPv6中,一个接口拥有多个IPv6地址是非常常见的现象。除了全球单播地址、唯一本地地址、链路本地地址这三种地址之外,IPv6还有一些特殊单播地址的存在:
	未指定地址:0:0:0:0:0:0:0:0/128 或者::/128。该地址作为某些报文的源地址,比如作为重复地址检测时发送的邻居请求报文(NS)的源地址,或者DHCPv6初始化过程中客户端所发送的请求报文的源地址。
	环回地址:0:0:0:0:0:0:0:1/128 或者::1/128,与IPv4中的127.0.0.1作用相同,用于本地回环,发往::/1的数据包实际上就是发给本地,可用于本地协议栈环回测试。
组播地址(Multicast Address):标识多个接口,目的地址为组播地址的报文会被送到被标识的所有接口。只有加入相应组播组的设备接口才会侦听发往该组播地址的报文。
任播地址(Anycast Address):任播地址标识一组网络接口(通常属于不同的节点)。目标地址是任播地址的数据包将发送给其中路由意义上最近的一个网络接口。
IPv6没有定义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在IPv6网络中,所有广播的应用层场景将会被IPv6组播所取代。


1.10 IPv6单播地址结构

一个IPv6单播地址可以分为如下两部分:
	网络前缀(Network Prefix):n bit,相当于IPv4地址中的网络ID。
	接口标识(Interface Identify):(128-n)bit ,相当于IPv4地址中的主机ID。
常见的IPv6单播地址如全球单播地址、链路本地地址等,要求网络前缀和接口标识必须为64 bit。


1.11 IPv6单播地址接口标识

接口标识可通过三种方法生成:
	手工配置
	系统自动生成
	通过IEEE EUI-64规范生成
其中EUI-64规范最为常用,此规范将接口的MAC地址转换为IPv6接口标识。

接口标识的长度为64 bit,用于标识链路上的接口。在每条链路上,接口标识必须唯一。接口标识有许多用途,最常见的用法就是黏贴在链路本地地址前缀后面,形成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或者在无状态自动配置中,黏贴在获取到的IPv6全球单播地址前缀后面,构成接口的全球单播地址。
IEEE EUI-64(64-bit Extended Unique Identifier)规范
	这种由MAC地址产生IPv6地址接口标识的方法可以减少配置的工作量,尤其是当采用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时,只需要获取一个IPv6前缀就可以与接口标识形成IPv6地址。
	使用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某些恶意者可以通过二层MAC推算出三层IPv6地址。


1.12 IPv6常见单播地址 - GUA

GUA(Global Unicast Address,全球单播地址),也被称为可聚合全球单播地址。该类地址全球唯一,用于需要有互联网访问需求的主机,相当于IPv4的公网地址。
通常GUA的网络部分长度为64 bit,接口标识也为64 bit。
全局路由前缀:由提供商指定给一个组织机构,一般至少为45 bit。
子网ID:组织机构根据自身网络需求划分子网。
接口标识:用来标识一个设备(的接口)。


1.13 IPv6常见单播地址 - ULA

ULA(Unique Local Address,唯一本地地址)是IPv6私网地址,只能够在内网中使用。该地址空间在IPv6公网中不可被路由,因此不能直接访问公网。
唯一本地地址使用FC00::/7地址块,目前仅使用了FD00::/8地址段。FC00::/8预留为以后拓展用。
ULA虽然只在有限范围内有效,但也具有全球唯一的前缀(虽然随机方式产生,但是冲突概率很低)。



1.14 IPv6常见单播地址 - LLA

LLA(Link-Local Address,链路本地地址)是IPv6中另一种应用范围受限制的地址类型。LLA的有效范围是本地链路,前缀为FE80::/10。

LLA用于一条单一链路层面的通信,例如IPv6地址无状态自动配置、IPv6邻居发现等。

源或目的IPv6地址为链路本地地址的数据包将不会被转发到始发的链路之外,换句话说,链路本地地址的有效范围为本地链路。

每一个IPv6接口都必须具备一个链路本地地址。华为设备支持自动生成和手工指定两种配置方式。


1.15 IPv6组播地址

IPv6组播地址标识多个接口,一般用于“一对多”的通信场景。
IPv6组播地址只可以作为IPv6报文的目的地址。

IPv6组播地址各字段值对应的组播组类型和范围:
	Flags:
		0000表示永久分配或众所周知 ;
		0001表示 临时的。
	Scope:
		0:预留;
		1:节点本地范围;单个接口有效,仅用于Loopback通讯。
		2:链路本地范围;例如FF02::1。
		5:站点本地范围;
		8:组织本地范围;
		E:全球范围;
		F:预留。


1.16 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

当一个节点具有了单播或任播地址,就会对应生成一个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并且加入这个组播组。该地址主要用于邻居发现机制和地址重复检测功能。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的有效范围为本地链路范围。

被请求节点组播组地址的应用场景举例:在IPv6中,ARP及广播都被取消,当设备需要请求某个IPv6地址对应的MAC地址时,设备依然需要发送请求报文,但是该报文是一个组播报文,其目的IPv6地址是目标IPv6单播地址对应的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由于只有目标节点才会侦听这个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所以该组播报文可以被目标节点所接收,同时不会占用其他非目标节点的网络性能。


1.17 IPv6任播地址

任播地址标识一组网络接口(通常属于不同的节点)。任播地址可以作为IPv6报文的源地址,也可以作为目的地址。

任播过程涉及一个任播报文发起方和一个或多个响应方。
	任播报文的发起方通常为请求某一服务(例如,Web服务)的主机。
	任播地址与单播地址在格式上无任何差异,唯一的区别是一台设备可以给多台具有相同地址的设备发送报文。

网络中运用任播地址有很多优势:
	业务冗余。比如,用户可以通过多台使用相同地址的服务器获取同一个服务(例如,Web服务)。这些服务器都是任播报文的响应方。如果不是采用任播地址通信,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用户需要获取另一台服务器的地址才能重新建立通信。如果采用的是任播地址,当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任播报文的发起方能够自动与使用相同地址的另一台服务器通信,从而实现业务冗余。
	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比如,某公司在A省和B省各部署了一台提供相同Web服务的服务器。基于路由优选规则,A省的用户在访问该公司提供的Web服务时,会优先访问部署在A省的服务器,提高访问速度,降低访问时延,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2.IPv6地址配置

2.1 主机和路由器的IPv6地址

一般情况下,主机和路由器的单播IPv6地址以及加入的组播地址如下所示:



2.2 IPv6单播地址业务流程

一个接口在发送IPv6报文之前要经历地址配置、DAD、地址解析这三个阶段,NDP(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邻居发现协议)扮演了重要角色。



2.3 NDP

RFC2461定义了NDP,该RFC后来被RFC4861替代。
NDP使用ICMPv6报文实现其功能。

无状态自动配置是IPv6的一个亮点功能,它使得IPv6主机能够非常便捷地接入到IPv6网络中,即插即用,无需手工配置繁冗的IPv6地址,无需部署应用服务器(例如DHCP服务器)为主机分发地址。无状态自动配置机制使用到了ICMPv6中的路由器请求报文(Router Solicitation)及路由器通告报文(Router Advertisement)。

地址解析过程中使用了两种ICMPv6报文:邻居请求(Neighbor Solicitation)和邻居通告(Neighbor Advertisement)。

重复地址检测使用ICMPv6 NS和ICMPv6 NA报文确保网络中无两个相同的单播地址,所有接口在使用单播地址前都需要做DAD。


2.4 IPv6动态地址配置

IPv6支持地址有状态(stateful)和无状态(stateless)两种自动配置方式,通过ICMPv6 RA报文中的M标记(Managed Address Configuration Flag)和O标记(Other Stateful Configuration Flag)来控制终端自动获取地址的方式。

有状态地址配置(DHCPv6 ),M=1,O=1:
	采用DHCPv6协议,IPv6客户端将从DHCPv6服务器端获取完整的128 bit IPv6地址,同时包括DNS、SNTP服务器等地址参数。
	此外,DHCPv6服务器端将会记录该地址的分配情况(这也是为什么被称为有状态)。
	此方法配置较为复杂,且对DHCPv6服务器端的性能要求较高。
	有状态地址配置多用于公司内部有线终端的地址分配,便于对地址进行管理。

无状态地址配置,M=0,O=0:
	采用ICMPv6协议
		使能了ICMPv6 RA功能的路由器会周期性的通告该链路上的IPv6地址前缀。
		另一种情况,主机发送路由器查询(ICMPv6 RS)报文,路由器回复RA报文告知该链路IPv6地址前缀。
	主机根据路由器回应的RA报文,获得IPv6地址前缀信息,使用该地址前缀,加上本地产生的接口标识,形成单播IPv6地址。
	若主机还想获得其他配置信息,可以通过DHCPv6来获得除地址外的其他信息。当使用这种方式时,M=0,O=1。
	无状态地址配置的关键在于路由器完全不关心主机的状态如何,是否在线等,所以称为无状态。
	无状态地址配置多用于物联网等终端较多,且终端不需要除地址外其他参数的场景。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一种将用户容易记忆的域名映射为网络设备能够识别的IPv6地址的机制。
NIS(Network Information System,网络信息服务):用来管理电脑网络中所有与电脑系统管理相关配置文件的系统。
SNTP(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简单网络时钟协议 ):由 NTP 改编而来,主要用来同步因特网中计算机的时钟。


2.5 DAD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配置了IPv6单播地址,主机或路由器都会:
	通过ICMPv6报文进行DAD
	仅当DAD通过之后才会使用该单播地址

假设R1为已在线设备,IPv6地址为2001::FFFF/64。PC上线之后,也配置了相同的IPv6地址,在正式使用这个地址之前,PC会对此地址做DAD,过程如下:
	1.PC向链路上以组播的方式发送一个NS报文,该NS的源IPv6地址为“::”,目的IPv6地址为要进行DAD的2001::FFFF对应的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也就是FF02::1:FF00:FFFF。这个NS里包含着要做DAD的目标地址2001::FFFF。
	2.链路上的节点都会收到这个组播的NS报文,没有配置2001::FFFF的节点接口由于没有加入该地址对应的被请求节点组播组,因此在收到这个NS的时候默默丢弃。而R1在收到这个NS后,由于它的接口配置了2001::FFFF地址,因此接口会加入组播组FF02::1:FF00:FFFF,而此刻所收到的报文又是以该地址为目的地址,因此它会解析该报文,它发现对方进行DAD的目标地址与自己本地接口地址相同,于是立即回送一个NA报文,该报文的目的地址是FF02::1,也就是所有节点组播地址,同时在报文内写入目标地址2001::FFFF,以及自己接口的MAC地址。
	3.当PC收到这个NA后,它就知道2001::FFFF在链路上已经有人在用了,因此将该地址标记为Duplicate(重复的),该地址将不能用于通信。若未收到NA报文,则PC判断这个IPv6地址可以用,DAD机制有点类似于IPv4中的免费ARP检测重复地址。


2.6 地址解析

IPv6使用ICMPv6的NS和NA报文来取代ARP在IPv4中的地址解析功能。

IPv6的地址解析不再使用ARP,也不再使用广播方式,而采用和DAD相同的NS和NA报文解析数据链路层地址。
	1.假设PC想要解析R1的2001::2这个地址对应的MAC地址,详细过程如下:
	2.PC将发送一个NS报文达到这个目的。这个NS报文的源地址是2001::1,目的地址则是2001::2对应的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 
	3.R1接收此NS报文,根据报文内的源IPv6地址和源MAC,记录下PC这个邻居,同时根据自身的IPv6和MAC,回复单播NA报文。
	4.PC收到此NA报文之后,获取其中的源IPv6地址和源MAC。这样双方都可以建立一条关于对方的邻居信息表项。 


3.IPv6典型配置举例

3.1 IPv6基本配置

1.使能IPv6
[Huawei] ipv6
使能设备转发IPv6单播报文,包括本地IPv6报文的发送与接收。
在接口视图下,在接口上使能该接口的IPv6功能。


2.配置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 ipv6 address ipv6-address  link-local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 ipv6 address auto link-local
在接口视图下,通过手工或者自动的方式,配置接口的链路本地地址。


3.配置接口的全球单播地址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 ipv6 address { ipv6-address prefix-length | ipv6-address/prefix-length }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 ipv6 address auto { global | dhcp }
在接口视图下,通过手工或者自动(有状态或无状态)的方式,配置接口的全球单播地址。


4.配置IPv6静态路由
[Huawei] ipv6 route-static dest-ipv6-address prefix-length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nexthop-ipv6-address ] | nexthop-ipv6-address } [ preference preference ] 


5.查看接口的IPv6信息
[Huawei] display ipv6 interface [ interface-type interface-number | brief ] 


6.查看邻居表项信息
[Huawei] display ipv6 neighbors 


7.使能系统发布RA报文功能
[Huawei-GigabitEthernet0/0/0] undo ipv6 nd ra halt
默认情况下,华为路由器接口不发送ICMPv6 RA报文,则该接口所连链路上的其他设备无法进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合。
若想进行IPv6无状态地址配置,需要手工开启发送RA报文。


3.2 案例:配置一个小型IPv6网络

配置需求:
	R1和R2之间使用静态IPv6地址互联。
	R2作为DHCPv6服务器给R3的GE0/0/0分配全球单播地址。
	R4的GE0/0/0接口通过R2的RA进行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
	配置静态路由,实现各设备之间互访。
1.在R1、R2、R3、R4全局和相关接口使能IPv6功能,同时自动生成链路本地地址(以R1配置为例)
[R1]ipv6 
[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v6 enable
[R1-GigabitEthernet0/0/0]ipv6 address auto link-local 


2.在R1、R2相应接口配置静态IPv6全球单播地址
[R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1-GigabitEthernet0/0/0]ipv6 address 2001::1 64
[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1/0/0
[R2-GigabitEthernet1/0/0]ipv6 address 2001::2 64
[R2-GigabitEthernet1/0/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2-GigabitEthernet0/0/0]ipv6 address 2002::1 64
[R2-GigabitEthernet0/0/0]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2-GigabitEthernet0/0/1]ipv6 address 2003::2 64


3.在R2上配置DHCPv6服务器功能,R3接口通过DHCPv6方式获取全球单播地址
[R2]dhcp enable 
[R2]dhcpv6 pool pool1 
[R2-dhcpv6-pool-pool1]address prefix 2002::/64
[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2-GigabitEthernet0/0/0]dhcpv6 server pool1

[R3]dhcp enable 
[R3]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3-GigabitEthernet0/0/0]ipv6 address auto dhcp


4.在R2使能发布RA报文的功能,R4通过无状态地址配置的方式获取地址
[R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1	
[R2-GigabitEthernet0/0/1]undo ipv6 nd ra halt


[R4]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 0/0/0
[R4-GigabitEthernet0/0/0]ipv6 address auto global 


5.在R4上配置静态路由
[R4]ipv6 route-static 2001:: 64 2003::1  
[R4]ipv6 route-static 2002:: 64 2003::1


6.在R1上配置聚合后的静态路由
[R1]ipv6 route-static  2002:: 15 2001::2


7.在R3上配置默认路由
[R3]ipv6 route-static :: 0 2002::1 


思考

2001:0DB8:0000:0000:032A:0000:0000:2D70,此IPv6地址压缩到最短是多少?
IPv6主机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的过程是什么?
2001:DB8::32A:0:0:2D70或2001:DBB:0:0:32A::2D70。

IPv6主机首先通过路由器接口发送的RA报文来获取地址前缀信息,之后通过向接口已有的48 bit MAC地址中插入16 bit的FFEE生成接口标识,在生成了IPv6地址后会通过重复地址检测来确认地址是否唯一。


总结



posted @ 2022-12-16 12:02  爱折腾的大臭臭  阅读(3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