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对于大学生而言真的有那么重要吗?——2022年7月18日
读者好,今天和大家讨论一下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地域到底重不重要。
之所以拿出一篇文章讲述这一个元素,是因为很多家长和孩子在学校选择时,把地域视为最重要的因素,而且很多家长和学生甚至会产生地域偏见,这让我感到十分的不解,希望能够结合自身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方面问题的看法,为广大家长和学生们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新角度。
大学不是“游山玩水”,而是“新的高中”。我们首先谈论一下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是想利用上大学的四年时间去了解一座城市,还是去学习知识、科研攻关为未来的人生积累筹码?我可以比较负责任的说,我身边能够保研的同学,基本上一学期出校门的次数两只手都能都能数的过来,而那些每天在空间分享“高端生活”的同学,往往在大学毕业后会变得十分茫然,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规划。换句话说,大学努力的同学会将所有的时间用来学习和丰富自我,而不是去了解一个城市。
我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由于高考发挥失利,为了能够读上一个不错的本科,我选择留在了自己的家乡,看着同学们拖着行李箱到外地上学,我心里其实是十分难受的。但这也燃起了我在大学奋斗的决心,我要凭借自己的努力,研究生走出这座城市,到更好的学校上学。虽然我家距离学校只有15分钟的车程,但我每年只有暑假和寒假回家,在家的时间甚至比外地的同学更少,除了必要的饭局,我基本上不会主动出校,我同学去玩的很多地方我身为本地人都没有去过。三年过后,我实现了我自己的目标,获得了保研名额,能够在研究生阶段去往更好的学校。
大学是只是梦想的道路,不是梦想的终点。想要去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很简单,大城市中有顶尖学府、985学校、211学校、普通一本、二本三本,对于绝大部分同学而言,想要去大城市很容易,但是考上了大城市的学校就意味着能够留在大城市生活吗?有多少学生毕业之后没有办法在大城市站稳脚跟,最后只能不舍地离开。大学是人生的加油站,而不是享受生活的“黄金海岸”,大学毕业后,西安交大的同学会比北京交大的同学更有竞争力,哈工大的毕业生甚至可以和北理工的毕业生相媲美,面试时那些所谓的“对北京更熟悉”“对北京已经有了深深的感情”这样的话语在硬实力面前都不值一提。
对于研究生而言,导师的实力就显得更加重要,好的导师可以把学生送到全国各地。哪怕在我家乡这么一个小城市的老师,都可以把自己的硕士研究生送到北京华为公司、全国顶级的医学影像公司这类的企业,更何况更高层次的老师呢。
如果大家能够接收上面的观点,那么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大城市会有更多的诱惑,小城市反而更容易专心学习;大城市有更大的开销,小城市的生活消费会相对较少等等,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可以牺牲地域选择学校了。退一万步讲,利用大学时间去了解一个你可能永远不会去的城市,学成归来后在你向往的城市生活,不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