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游戏和孩子叛逆问题背后的本质

说明

以下“手机”也代表其他电子产品,在这里统称为“手机”。

少年使用手机问题

    少年与手机,不仅是家庭问题,已然成为社会问题。

七成以上和我交流过的家庭都提到过孩子手机使用的问题,

有些甚至是家庭呈现出来的的主要矛盾。


    无数专家谈手机,无数文章分析手机使用,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青少年与手机沉迷这个问题上并没有标准答案。

每个家庭环境不一样,每个孩子的个体也不同,

家庭内部的交流方式更是千差万别。


    当沉迷手机成为全社会都关注的话题, 

我们对“热榜”往往缺乏思考,陷入“群体效应”的思维。

一提到这“网瘾”两个字,我们都不用思考,立刻就把它归了类。


    这对“手机”是不公平的,也可能会孩子不公。

既然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就来呈现更多的可能性。

既然我们“人云亦云”了那么久,就暂停一下,

冷静思考一下在孩子与手机这个问题上,

我们到底面临的是什么?到底是什么困扰着我们?

17个开放式问题的思考

    17个开放式问题,让我们一起思考。

这些问题可能没有答案,或者没有标准答案,但答案并不是重要的,

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中的思考。也许我们思考过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问题列表

  1. 谁家的孩子不玩手机呢
  2. 我们是手机的受害者,还是受益者
  3. 到底是孩子用手机,还是玩手机,还是无节制地玩手机?
  4. 我们谈手机色变,到底害怕的是什么?
  5. 手机,在孩子眼里可能意味着什么?
  6. 为什么唯独手机让孩子觉得有特别的意义呢
  7. 孩子们可能想从手机里获得什么呢?
  8. 在孩子的手机管理上,父母的姿态是什么?
  9. 我们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目的是什么?
  10. 如果孩子违反了手机使用规则,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有哪些?
  11. 当孩子破坏规则时,他们可能的情感是什么?
  12. 制定的规则,为什么就是没有办法执行?
  13. 哪些因素会促使孩子在手机使用上变本加厉?
  14. 如果孩子在手机使用上已经重度上瘾了怎么办?
  15. 收掉孩子的手机,似乎是个一劳永逸的想法。
  16. 成年人(父母)在什么情况下会滥用手机?
  17. 手机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列举每个问题

  1. 现在的社会,谁家的孩子不玩手机,任由他(她)玩吧,只要其高兴、不吵不闹就好

    • 大家的小孩都一样,不用管
    • 给他一个手机,不吵不闹,这样家长省心,很好
    • 放羊式由他自己去玩手机,他自己会学会如何使用手机,如何对待手机与生活、学习

    思考

    • 孩子是否能自己学会如何把控如何使用手机
    • 家长是否需要控制小孩使用手机
    • 家长是否需要正确引导孩子使用手机的观念
  2. 视手机为如临大敌,眼里只看到它的“害”,是不是已经忘了思考,孩子(父母)也是手机的获益者

    • 当我们和孩子分开,“在线”让我们安心,从确认孩子“on line”中获得的好处大于失联的坏处;

    • 手机确实可以带给孩子查询相关背景资料的便利,不可否认的是,那也是他们打开世界窗口的渠道之一;

    • 当孩子需要放松的时候,他可以使用手机听歌,可以看一场电影;

    • 手机也是学习的工具,比如孩子需要上在线课程,使用APP背单词,听英语。

    思考

    • 客观地看待“手机”,别因为它的“坏”,彻底否认了它的“好”。这可以帮助我们端正心态,就事论事。
  3. 我们“厌恶”的,到底是孩子用手机,还是玩手机,还是无节制地玩手机?

    我们只要看到孩子使用手机就不可以吗?还是只要符合我们的要求就可以?符合我们要求的使用,是满足了我们的控制欲吗 ?

    思考

    • 被摔碎的手机很委屈。手机本身不是恶魔,我们需要和孩子一起思考的是手机的合理使用方式。
  4. 我们谈手机色变,到底害怕的是什么?

    • 害怕什么?我也不知道。反正手机就是罪恶的,提到手机就跳起来,难道不是常识?管你用手机是干嘛的,用手机≈吸毒;

    • 孩子,你肯定做不好时间管理,你肯定会被手机困住出不来,你肯定会借着查资料偷玩一会游戏,偷偷浏览一下网站;

    • 手机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也挤占了学习的时间,不要狡辩,手机就是学习的敌人;

    • 在很多场景下,用手机=玩游戏,这是吸引的黑洞,是偷走时间的敌人,也是偷走孩子的敌人;

    • 无边的网路,隐藏着太过不健康、无营养的内容;

    • 看多了伤眼睛啊,容易近视(编外:和那么多家长沟通过,在手机使用上担心伤眼睛的比例非常小);

    • 孩子被手机控制,父母就失去了对孩子的控制。(不要忽视这一点)

    思考

    • 我们最害怕的是什么?我们有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还是只是"一股脑儿"的条件反射。试试,把害怕写出来,看看有什么发现?
  5. 手机,在孩子眼里可能意味着什么?

    • 娱乐的工具:游戏和各种应用的设计者确实有着聪明有趣的大脑;
    • 社交的工具:毕竟谁也不愿意当2G男孩\女孩;
    • 情感的避难所:短暂地忘记,哪怕一会儿的逃避;
    • 手机是一个重要的象征,象征着“个体化”,象征着独立的自我,象征着孩子可以掌控的自己。(不能忽视的重要一点)

    思考

    • 孩子越大,手机在他心中的意义会发生越大的变化,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用手机本身,而忽视了背后的心理意义。
  6. 提到手机对孩子的象征,一本书,一个篮球都是和手机一样独立的物,为什么唯独手机让孩子觉得有特别的意义呢?

    • 因为稀缺。(引用某小孩给家长的答案)

    思考

    • 是什么造成了手机的"稀缺"。稀缺的到底是手机这个物,还是其他,比如有界限的自由?
  7. 孩子们可能想从手机里获得什么呢?

    • 被认同的情感需求:不管现实生活中是多么不堪,游戏世界里我是一个被景仰的强者;
    • 自尊和成就感:运用我的智慧,我取得了胜利,我不认为这是几率和运气,我也不认为这是即时的虚幻的成就;
    • 再来一次的尝试:失败了也没有关系,没有责备,只有"再来一次"的鼓励;
    • 社交:我可以不受空间限制和我的朋友链接;

    思考

    • 如果孩子沉迷手机,不要总盯着他的行为,试试把一部分精力用于思考,在现实生活里,孩子是有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才会去虚拟的世界里寻找吗?
  8. 在孩子的手机管理上,父母的姿态是什么?

    • 配角,协助,还是完全的禁止?
      思考
        孩子使用手机的态度,对于父母来说也有着重要的心理意义。  
    这往往是父母遇到的第一个棘手的权利争夺,如果我们没有很好的觉察,
    很容易被裹挟很多的个人情绪,而扭曲问题的本质。
    放下“自己”,退到配角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修炼。
    
  9. 我们和孩子一起制定手机使用规则,目的是什么?

        这似乎是个很傻的问题,我们不假思索就可以回答:
    当然是为了帮助孩子做好手机管理,时间管理!
    但如果我们可以仔细复盘一下我们曾经在这个问题上的行动,
    也许会发现一个微妙的心理:
    
    守株待兔就等着你来犯规呢,所有的规则就是为了验证你并不能按照规则执行。
    

    思考

        当我有一天发现这个心理的可能性,感到非常惊讶。
    我们看似在帮助孩子一起守住边界,但背后是不是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博弈?
    为了显示我们的权威?证明孩子就是不行?我们可以一起反思这个问题。
    
  10. 如果孩子违反了手机使用规则,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有哪些?
    本质上,我们是想扮演一个帮助者的角色,还是一个责备者的角色?

    • 验证后的如释重负:你看,我就说吧,你就是管理不好自己吧;
    • 胜利者上线:离开了我,你能管理好自己吗?你还是离不开我吧;
    • 气愤:不遵守规则,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没救了;
    • 提醒:注意,你在犯规了,你踩线了。你可以试着调整下,不然你就得接受惩罚了。

    思考

    我们往往不愿意承认上面的第1、2点,剥离一下我们的情绪,想想他们是不是曾经发生过,哪怕只是稍纵即逝的一瞬。我们的反应会左右我们的行为,如果可以,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想呢,我们想从中获得的是什么?
    
  11. 当孩子破坏规则时,他们可能的情感是什么?

    • 愧疚:不要急着否认,他们真的会自责和愧疚;
    • 愤怒:往往表现出对父母的愤怒,深藏的是对自己的愤怒;
    • 无助:又破坏规则了,为什么就是不能遵守呢;
    • 如果愧疚、愤怒、无助不能被看见和理解,会转化为放弃:我就这样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思考

        当孩子破坏规则时,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他的行为本身,
    我们也受自己情绪的牵制,并不能真正做到去理解他,
    这个时候站到他的角度去体会他的感受,确实是很难的。慢慢来吧。
    
  12. 制定的规则,为什么就是没有办法执行?

    • 是我们单方面制定的规则,孩子并没有认可,或者是被迫接受;
    • 规则本身有问题,不具备可执行性;
    • 规则本身没有问题,我们的预期有问题;
    • 因为我们的完美主义+急功近利,孩子的进步被忽视,孩子的努力被打击,他又退回到自己的壳里藏起来。

    思考

        在规则面前,我们应该铁面无私,还是多一些平衡的智慧?
    是吹毛求疵看孩子的错误,还是包容地看到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我们要不要给孩子不断调整的时间,甚至是反复的时间,
    还是立刻就要求质的改变?哪种会走得更快些?
    
  13. 哪些因素会促使孩子在手机使用上变本加厉?

    • 父母严厉的禁止,过度的规则造成的“心理稀缺”;
    • 父母过度无视或者放弃,孩子用自我“牺牲”来验证;
    • 父母的条件反射,无脑思考,反正说到手机一股脑就是不好的,孩子不被理解。
    • 不信任和破坏规则之间是恶性循环。总有一方需要首先做出改变。是谁应该先改变呢?

    思考

        我们想帮助孩子更好的管理和使用手机,现实是越帮越乱。
    我们要学习智慧地思考,智慧地沟通,克服自己的情绪,放下偏见。
    
  14. 如果孩子在手机使用上已经重度上瘾了怎么办?

    • 别光顾着责备孩子,我们是监护人,我们在一条船上,我们自己没有责任吗?
    • 夸孩子,找到机会就夸孩子,带着美和爱的眼睛,换一种观察的角度,哪怕他一点点的努力,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自律改善;
    • 不提要求,让孩子试试无节制使用手机,用到吐为止,你敢尝试一下吗?

    思考

    • 如果站在这个角度就是看不到风景,换个角度试试。
  15. 收掉孩子的手机,似乎是个一劳永逸的想法。

    收到什么时候为止?等到他上了大学?上了大学自律就自然提高了吗?还是永远不让他用手机?
    

    思考

        看似简单一些的路,也许会有更多的荆棘在后面。
    不经过练习,孩子永远学不会技能。
    晚练习,不如早练习,这样成本会更低。
    正如,上学不许谈恋爱,一毕业马上就催着结婚,
    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处理亲密关系吗,他们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吗?
    
  16. 成年人(父母)在什么情况下会滥用手机?

    • 心情太糟糕了,不想思考,想获得即时的愉悦;
    • 太无聊了,没有事情做或者不想做事,打发时间;
    • 逃避困难,麻痹自己。

    思考

    • 孩子和我们有本质的区别吗?
  17. 手机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思考

        孩子沉迷手机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探讨的东西还有很多。
    
    总的来说,它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背后反应的是家庭生活、亲子关系、教养模式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需要家长全方位、系统的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孩子们在现在遇到的手机问题,可能会在未来被替换成赌博,抽烟等。
        
    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协助他学习管理诱惑,
    
    帮助他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
    

posted on 2020-09-08 12:26  林肯公园  阅读(23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