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的学习笔记

概述

Zookeeper从设计模式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基于观察者模式设计的分布式服务管理框架,
它负责存储和管理大家都关心的数据,然后接受观察者的注册,一旦这些数据的状态发生变化 ,Zookeeper就将负责通知已经在Zookeeper上注册的那些观察者做出相应的反应。

特点

1)Zookeeper:一个领导者(Leader),多个跟随者(Follower)组成的集群。 
2)集群中只要有半数以上节点存活,Zookeeper集群就能正常服务。 
3)全局数据一致:每个Server保存一份相同的数据副本,Client无论连接到哪个Server,数据都是一致的。 
4)更新请求顺序进行,来自同一个Client的更新请求按其发送顺序依次执行。 
5)数据更新原子性,一次数据更新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6)实时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Client能读到最新数据。

数据结构

 

配置参数的解读

Zookeeper中的配置文件zoo.cfg中参数含义解读如下:
1.tickTime =2000:通信心跳数,Zookeeper 服务器与客户端心跳时间,单位毫秒
Zookeeper使用的基本时间,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tickTime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时间单位为毫秒。
它用于心跳机制,并且设置最小的session超时时间为两倍心跳时间。(session的最小超时时间是2*tickTime)
 
2.initLimit =10:LF 初始通信时限
时间=10*tickTime
集群中的Follower跟随者服务器与Leader领导者服务器之间初始连接时能容忍的最多心跳数(tickTime的数量),用它来限定集群中的Zookeeper服务器连接到Leader的时限。
 
3.syncLimit =5:LF 同步通信时限集群中Leader与Follower之间的最大响应时间单位,假如响应超过syncLimit *tickTime,Leader认为Follwer死掉,从服务器列表中删除Follwer。
 
4.dataDir:数据文件目录+数据持久化路径主要用于保存 Zookeeper 中的数据。
 
5.clientPort =2181:客户端连接端口监听客户端连接的端口。

节点类型

持久(Persistent):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不删除

    持久分为普通持久和带顺序的持久

短暂(Ephemeral):客户端和服务器端断开连接后,创建的节点自己删除

    短暂分为普通短暂和带顺序的短暂

说明:创建znode时设置顺序标识,znode名称后会附加一个值,顺序号是一个单调递增的计数器,由父节点维护
注意:在分布式系统中,顺序号可以被用于为所有的事件进行全局排序,这样客户端可以通过顺序号推断事件的顺序

集群配置主要注意的地方

1.每个节点要单独创建一个myid文件,并在里面加上唯一的Id

2.集群参数配置为server.A=B:C:D

A 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集群模式下配置一个文件 myid,这个文件在 dataDir 目录下,这个文件里面有一个数据
就是 A 的值,Zookeeper 启动时读取此文件,拿到里面的数据与 zoo.cfg 里面的配置信息比较从而判断到底是哪个 server。
B 是这个服务器的地址;
C 是这个服务器 Follower 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
D 是万一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Leader,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

客户端的命令行操作

1.启动客户端
bin/zkCli.sh
2.显示所有操作命令
help
3.查看当前 znode 中所包含的内容
ls /
4.查看当前节点详细数据
ls2 /
5.分别创建 2 个普通节点 
**要在节点下创建对应的内容,无法单独创建节点
create /sanguo "jinlian"
create /sanguo/shuguo "liubei"
6.获得节点的值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5] get /sanguo
jinlian
cZxid = 0x100000003
ctime = Wed Aug 29 00:03:23 CST 2018
mZxid = 0x100000003
mtime = Wed Aug 29 00:03:23 CST 2018
pZxid = 0x100000004
cversion = 1
dataVersion = 0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7
numChildren = 1
 
 
 
7.创建短暂节点
创建短暂节点后,客户端退出,短暂节点会被删掉
create -e /sanguo/wuguo "zhouyu"
8.创建带序号的节点
如果原来没有序号节点,序号从 0 开始依次递增。如果原节点下已有 2 个节点,则再排序时从 2 开始,以此类推。 
create -s /sanguo/weiguo/xiaoqiao "jinlian"
9.修改节点数据值 
set /sanguo/weiguo "simayi"
10.节点的值变化监听
一个监听只能触发一次,多次监听要多次get /** watch
1.get /sanguo watch --在A客户端设置值监听
2.set /sanguo "xisi"--在B客户端改了值
3.WATCHER::WatchedEvent state:SyncConnected type:NodeDataChanged path:/sanguo --在A客户端发现有监听
11.节点的子节点变化监听(路径变化) 
一个监听只能触发一次,多次监听要多次ls /** watch
1.ls /sanguo watch--在A客户端上设置了路径监听
2.create /sanguo/jin "simayi"--在B客户端上对监听路径新增了一个子节点
3.WATCHER::WatchedEvent state:SyncConnected type:NodeChildrenChanged  --在A客户端发现有监听
12.删除节点 
只能删除空节点
delete /sanguo/jin
13.递归删除节点 
删除此节点下的所有内容
rmr /sanguo/shuguo
14.查看节点状态 
[zk: localhost:2181(CONNECTED) 17] stat /sanguo
cZxid = 0x100000003
ctime = Wed Aug 29 00:03:23 CST 2018
mZxid = 0x100000011
mtime = Wed Aug 29 00:21:23 CST 2018
pZxid = 0x100000014
cversion = 9
dataVersion = 1
aclVersion = 0
ephemeralOwner = 0x0
dataLength = 4
numChildren = 1

 

Stat 结构体
1)czxid-创建节点的事务 zxid
每次修改 ZooKeeper 状态都会收到一个 zxid 形式的时间戳,也就是 ZooKeeper 事务 ID。事务 ID 是 ZooKeeper 中所有修改总的次序。每个修改都有唯一的 zxid,如果 zxid1 小于 zxid2,那么 zxid1 在 zxid2 之前发生。
2)ctime - znode 被创建的毫秒数(从 1970 年开始) 3)mzxid - znode 最后更新的事务 zxid
4)mtime - znode 最后修改的毫秒数(从 1970 年开始) 5)pZxid-znode 最后更新的子节点 zxid
6)cversion - znode 子节点变化号,znode 子节点修改次数
7)dataversion - znode 数据变化号
8)aclVersion - znode 访问控制列表的变化号
9)ephemeralOwner- 如果是临时节点,这个是 znode 拥有者的 session id。如果不是临时节点则是 0。

10)dataLength- znode 的数据长度
11)numChildren - znode 子节点数量

监听器原理

zookeeper是通过两个线程来进行收发。kafka是客户端不断进行轮询拿数据

 

写数据的流程

kafka的读写都是对leader进行的。zookeeper是所有节点都可以,节点再转给leader

kafka通过ACK机制,控制ISR队列内的副本写入。zookeeper则是半数成功。

选举leader的流程

zookeeper

 

posted @ 2021-04-01 22:45  林被熊烟岛  阅读(9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