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v8中non-shareable inner-shareable outer-shareable属性
-
如果将block的内存属性配置成Non-cacheable,那么数据就不会被缓存到cache,那么所有observer看到的内存是一致的,也就说此时也相当于Outer Shareable。
其实官方文档,也有这一句的描述:
在B2.7.2章节 “Data accesses to memory locations are coherent for all observers in the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ly are treated as being Outer Shareable” -
如果将block的内存属性配置成write-through cacheable 或 write-back cacheable,那么数据会被缓存cache中。write-through和write-back是缓存策略。
-
如果将block的内存属性配置成 non-shareable, 那么core0访问该内存时,数据缓存的到Core0的L1 d-cache 和 cluster0的L2 cache,不会缓存到其它cache中
-
如果将block的内存属性配置成 inner-shareable, 那么core0访问该内存时,数据只会缓存到core 0和core 1的L1 d-cache中, 也会缓存到clustor0的L2 cache,不会缓存到clustor1中的任何cache里。
-
如果将block的内存属性配置成 outer-shareable, 那么core0访问该内存时,数据会缓存到所有cache中
Non-cacheable | write-through cacheable | write-back cacheable | |
---|---|---|---|
non-shareable | 数据不会缓存到cache(对于观察则而言,又相当于outer-shareable) | Core0读取时,数据缓存的到Core0的L1 d-cache 和 cluster0的L2 cache, 如果core0和core1都读写过该内存,且在core0 core1的L1 d-cache中都缓存了该内存。那么core0在读取数据的时候,core0的L1 Dcache会更新,但core 1的L1 Dcache不会更新 | 同左侧 |
inner-shareable | 数据不会缓存到cache(对于观察则而言,又相当于outer-shareable) | Core0读取时,数据缓存的到Cluster0中所有cache | 同左侧 |
outer-shareable | 数据不会缓存到cache(对于观察则而言,又相当于outer-shareable) | Core0读取时,数据缓存的到所有cache | 同左侧 |
如果您觉得阅读本文对您有帮助,请点一下“推荐”按钮,您的“推荐”将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博客园社区专享云产品让利特惠,阿里云新客6.5折上折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
· 一个费力不讨好的项目,让我损失了近一半的绩效!
· 实操Deepseek接入个人知识库
· CSnakes vs Python.NET:高效嵌入与灵活互通的跨语言方案对比
· 【.NET】调用本地 Deepseek 模型
· Plotly.NET 一个为 .NET 打造的强大开源交互式图表库
2021-07-13 全志平台GPIO 在sys_config.fex中的具体定义及配置方法
2021-07-13 TOF-深度传感器技术
2018-07-13 late_initcall和module_init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