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it,service和systemctl的区别

参考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6/03/systemd-tutorial-commands.html

1、service
service是一个脚本命令,分析service可知是去/etc/init.d目录下执行相关程序。service可以和chkconfig结合使用。
服务配置文件存放目录/etc/init.d/,此目录下存放着许多脚本。

service命令的使用举例:

# 启动sshd服务
service sshd start
# 设置sshd服务开机启动
chkconfig sshd start

2、systemd

centos7版本中使用了systemd,systemd同时兼容service, 因为systemd本身是一个概念,其对应的命令就是systemctl

Systemd 是 Linux 系统中最新的初始化系统(init),它主要的设计目标是克服 sysvinit 固有的缺点,提高系统的启动速度。
使用systemd的目的是获取更快的启动速度。

为了减少系统启动时间,systemd的目标是:
尽可能启动较少的进程
尽可能将更多进程并发启动

可以去查看系统进程的pid,initd的pid是0,如果支持systemd的系统的systemd进程pid为1

systemd把不同的资源称为Unit
每一个 Unit 都有一个配置文件,告诉 Systemd 怎么启动这个 Unit
存放目录:/etc/systemd/system和/usr/lib/systemd/system

对于有先后依赖关系的任务
systemctl融合service和chkconfig功能

systemctl的使用例如:

# 开启服务
systemctl start sshd.service
# 设置开机启动
systemctl enable sshd.service
# 这里开机自启本质上是建立一个软链接 ln -s /usr/lib/systemd/system/sshd.service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sshd.service

下面的内容转载自(其链接已经不可访问了)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1407_liuming_init3/

Systemd 的使用
下面只是给出简单的描述,让您对 systemd 的使用有一个大概的理解。具体的细节内容太多,即无法在一篇短文内写全,本人也没有那么强大的能力。还需要读者自己去进一步查阅 systemd 的文档。
系统软件开发人员
开发人员需要了解 systemd 的更多细节。比如您打算开发一个新的系统服务,就必须了解如何让这个服务能够被 systemd 管理。这需要您注意以下这些要点:
后台服务进程代码不需要执行两次派生来实现后台精灵进程,只需要实现服务本身的主循环即可。
不要调用 setsid(),交给 systemd 处理
不再需要维护 pid 文件。
Systemd 提供了日志功能,服务进程只需要输出到 stderr 即可,无需使用 syslog。
处理信号 SIGTERM,这个信号的唯一正确作用就是停止当前服务,不要做其他的事情。
SIGHUP 信号的作用是重启服务。
需要套接字的服务,不要自己创建套接字,让 systemd 传入套接字。
使用 sd_notify()函数通知 systemd 服务自己的状态改变。一般地,当服务初始化结束,进入服务就绪状态时,可以调用它。
Unit 文件的编写
对于开发者来说,工作量最大的部分应该是编写配置单元文件,定义所需要的单元。
举例来说,开发人员开发了一个新的服务程序,比如 httpd,就需要为其编写一个配置单元文件以便该服务可以被 systemd 管理,类似 UpStart 的工作配置文件。在该文件中定义服务启动的命令行语法,以及和其他服务的依赖关系等。
此外我们之前已经了解到,systemd 的功能繁多,不仅用来管理服务,还可以管理挂载点,定义定时任务等。这些工作都是由编辑相应的配置单元文件完成的。我在这里给出几个配置单元文件的例子。
下面是 SSH 服务的配置单元文件,服务配置单元文件以.service 为文件名后缀。
#cat /etc/system/system/sshd.service

  [Unit]
  Description=OpenSSH server daemon
  [Service]
  EnvironmentFile=/etc/sysconfig/sshd
  ExecStartPre=/usr/sbin/sshd-keygen
  ExecStart=/usrsbin/sshd –D \$OPTIONS
  ExecReload=/bin/kill –HUP $MAINPID
  KillMode=process
  Restart=on-failure
  RestartSec=42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文件分为三个小节。第一个是[Unit]部分,这里仅仅有一个描述信息。

第二部分是 [Service] 定义,其中,
ExecStartPre 定义启动服务之前应该运行的命令;
ExecStart 定义启动服务的具体命令行语法。

第三部分是[Install],WangtedBy 表明这个服务是在多用户模式下所需要的。

那我们就来看下 multi-user.target 吧:
#cat multi-user.target

 [Unit]
 Description=Multi-User System
 Documentation=man.systemd.special(7)
 Requires=basic.target
 Conflicts=rescue.service rescure.target
 After=basic.target rescue.service rescue.target
 AllowIsolate=yes
 [Install]
 Alias=default.target

第一部分中的 Requires 定义表明 multi-user.target 启动的时候 basic.target 也必须被启动;另外 basic.target 停止的时候,multi-user.target 也必须停止。如果您接着查看 basic.target 文件,会发现它又指定了 sysinit.target 等其他的单元必须随之启动。同样 sysinit.target 也会包含其他的单元。采用这样的层层链接的结构,最终所有需要支持多用户模式的组件服务都会被初始化启动好。

在[Install]小节中有 Alias 定义,即定义本单元的别名,这样在运行 systemctl 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个别名来引用本单元。这里的别名是 default.target,比 multi-user.target 要简单一些。。。
此外在/etc/systemd/system 目录下还可以看到诸如*.wants 的目录,放在该目录下的配置单元文件等同于在[Unit]小节中的 wants 关键字,即本单元启动时,还需要启动这些单元。比如您可以简单地把您自己写的 foo.service 文件放入 multi-user.target.wants 目录下,这样每次都会被默认启动了。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 sys-kernel-debug.mout 文件,这个文件定义了一个文件挂载点:

\#cat sys-kernel-debug.mount

[Unit]
Description=Debug File Syste
DefaultDependencies=no
ConditionPathExists=/sys/kernel/debug
Before=sysinit.target
[Mount]
What=debugfs
Where=/sys/kernel/debug
Type=debugfs

这个配置单元文件定义了一个挂载点。挂载配置单元文件有一个[Mount]配置小节,里面配置了 What,Where 和 Type 三个数据项。这都是挂载命令所必须的,例子中的配置等同于下面这个挂载命令:
mount –t debugfs /sys/kernel/debug debugfs

配置单元文件的编写需要很多的学习,必须参考 systemd 附带的 man 等文档进行深入学习。希望通过上面几个小例子,大家已经了解配置单元文件的作用和一般写法了。


我的总结:systemd功能更加强大,是某些linux发行版用来代替系统启动init和service的一个新的系统工具,同时还没有失去兼容对init的兼容性。几年前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还在用centos7,如今centos8已经出来了,时光过得真的很快。

posted @ 2022-03-06 10:39  叶常落  阅读(329)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