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梦想”

最近居家隔离,心里有一点点乱。加上很多很多的变化,我不知道一天天地在做什么,或应该做什么。

这两天听到《最初的梦想》,于是又一股脑儿边听边唱地回顾了几年来我喜欢过的那些苦涩却也暗含一些希望的歌曲——《我的天空》、《平凡之路》、《夜空中最亮的星》……然后一大波回忆杀劈头盖脸地向我砸来。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
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
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
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
拥有隐形翅膀

大家都说,要有“梦想”,要守“初心”。如果你在两年前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可能说,想好好编程,想拿奖,想进队。但我觉得这不叫梦想,顶多也就是愿望,或者是目标吧。事实上,我连自己的梦想是什么都不知道。

梦想和目标很相似,因为他们都是人们在不懈追求的。但我想梦想应该是更宏观的、更能指向人生价值的,而目标则是在靠近梦想的过程中设计的一个个关卡。站在效率的角度,应当先有梦想,再制定具体的目标。但我感觉,其实很多人都是先有一个个目标,在走出一段路后才慢慢有的梦想,这也未尝不可。我好像就是这样,还在走最初的那几步。

没有“梦想”,那么我能说的“初心”便也只能是最初制定目标时的所想了。
好像是小学四年级时,被小学数学老师“骗去”接触了编程;五年级的时候真正开始学,六年级就获得了很好的成绩,常被一位中学老师鼓励,可能就是那时我订下了第一次目标:中学时要好好学编程,怎么也拿个球一吧……定这么高的目标是因为我在看刘汝佳的书,他是球二,我很爱挑错,就觉得自己比他厉害……现在看来,真是觉得自己啥都不懂好可怕,但也佩服当时的我的“心高气傲”,真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
结果初一初二接触了好多新东西觉得编程好难啊,这个目标被搁置了……然后不知何时,它就自动破碎了。
初三努力了一个半月拿到省一后,订了第二个目标:要进省队,毕竟是有女生名额的嘛,而且可能对上大学有好处呢。
然后两年都没进,今年只剩最后一次机会了。

如果这样看来,我的“梦想”、“初心”都是很功利的。尽情嘲笑吧,我知道这很可笑,也一点都不“高尚”。
但我必须说,在追逐它们的过程中,我爱上了编程和信息学。
我从来不爱玩各种电子游戏,小学低、中年级也觉得电脑好枯燥,什么word、PPT,有什么用吗?但编程为我打开了信息的世界。
我越来越觉得,信息学才是目前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因为它是最综合的,而且改变了世界。
编程让我靠近了这个奇妙的世界,也让我获得了通往这个世界不同角落的通行证。我可以比普通同学更容易地理解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的一些基础技术,甚至有勇气自己尝试使用它们。

但我最爱的还是搞竞赛吧。虽然我真的不太擅长搞,而且一直都非常菜。
可是我喜欢那种一道复杂的题自己想出了做法或看懂了题解后大呼“哦!”的惊喜,那种调了好久代码最后终于调对了的幸福。
敲代码时,虽然只有键盘和鼠标发出的两种单调的声音,但你可以从声音的轻重缓急中听出敲键盘人的喜怒哀乐,宛若在听一支奏鸣曲。
太美妙了。

其实现在,我的“初心”已经破碎的差不多了。高考改革,自招取消,强基计划也不包含计算机。
就我更长远的发展来看,现在最保险的最“正确”的做法绝对是好好去搞高考。
但比赛还在,而且一定会在。
用今天看的《奇葩说》上的话来说,不是我选择了比赛,而是比赛选择了我,而且它们在召唤着我。
如果只是编程而不打比赛,可能编程动力也不会有那么多了吧。但既然比赛还在那里,而且还有那么多中学期间可参加的信息学比赛我没有体验过,为什么不去努力尝试一下呢?

最想要去的地方
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

我一直是一个放不下执念的人。即使被执念弄得遍体鳞伤,我也不愿轻易放弃它。
因为放弃它们,意味着我辜负了曾经的自己,那个如此天真好胜、充满斗志的自己。

但我也知道,不是所有执念都适合你,也不是所有执念都能坚持到你达到想到的地方。
人一出生,很多东西就已经确定了。你的出身、你的阶级,甚至你的智商,都限制着你。
理性的做法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并坚持下去。

可是如果你不尝试,你怎么知道这个执念适不适合你呢?
不管适不适合,都会有很困难的阶段。不坚持一下,怎么能知道自己过不过的去呢?

信息竞赛很难,而且很靠智商。
我没有很高的智商,我所拥有的,只有一颗很容易崩溃也很容易爱的心,和一股怎么说都不肯放弃编程去弄文化课的倔劲儿。
cf打不好还是会非常伤心,看题解或学新知识学不懂还是总想去睡觉……很多时候我就是这样做了,我很后悔,但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改善这样的情况。

沮丧时总会明显感到孤独的重量
多渴望懂得的人给些温暖借个肩膀

没有什么办法,我觉得只能up up up,憋住劲儿往前吧。
我愿意相信,但我不相信“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但我想,如果我能甘住这些痛苦的日子并逼着自己战胜它们且好好走下去,我仍有为自己骄傲的资本。

我想起了《诗人十四个》中对李商隐和王维的对比。
王维解开了自己心灵的枷锁,迎接真实而意外的人生,随遇而安;李商隐则总在执着地追求,内心被一种热忱充满,满溢到要呐喊、奔跑、哭泣。

有追求,就有落空的可能。应对此事只有两种策略:一是通过觉悟认识到追求的虚幻性,从而放下我执;二是用人格和意志的力量勉力支撑,直到人生尽头。
王维和李商隐象征了人生中的冷与热、理智与情感的两端。只有投入没有旁观,投入则堕为沉溺;只有旁观而没有投入,旁观将成为逃避。

我敬佩王维的境界,也希望自己也可以看开一些,拥抱偶然。
但是,趁我还年轻,我还愿做李商隐。
还愿意用这颗热忱的青春之心,去拼去闯。
即使无人会凭阑意,即使西风凋碧树,即使蜡炬成灰,依然为伊消得人憔悴。

——不知所云的LL
2020.2.28

posted @ 2020-02-28 20:41  秋千旁的蜂蝶~  阅读(18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