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a中面向对象编程的理解

模块


模块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一个独立的环境,访问模块成员需要先require,并使用“模块名.成员名称”的格式访问。注意:模块是一个table。


在lua中所有对象都是一个table,类也是一个table,但类应该是一个只读的table,类的定义是通过创建一个模块实现的。

lua代码:
module("Student",package.seeall)

function study(self)

end


在调用module方法时添加package.seeall参数的作用是:让该模块可以访问全局变量。

对象


对象是一个类的实例,在Lua中对象是一个table,在Lua中类更像是一个原型(一个只读的对象)。

通过设置tableA的元表的__index字段为tableB,当读tableA中没有的字段时就会从tableB中读该字段。

可以先创建一个空table,然后通过设置元表的方式,创建一个对象,当访问该对象没有的字段时就会在类中寻找。

lua代码:
-- 创建对象方法
function new( moduleName )
	local obj = {}
	setmetatable(obj,{__index = moduleName})
	return obj
end


继承


在Lua中继承也可以通过设置元表的方式实现。

lua代码:
-- 继承
function extend( child, parent ) 
    setmetatable(child,{__index = parent})
end


静态与非静态


静态成员与非静态成员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可以通过类名访问,如果可以通过类名访问则是公有静态成员,否则是非公有静态成员或非静态成员。而在Lua中类名就是模块名称,如果可以“模块名.成员名”形式访问则是公有静态成员。

lua代码:
module("Student",package.seeall)

-- 公有静态成员变量(可通过模块名访问)
flag = 1
-- 私有静态成员变量(外部不可访问)
local flag2 = 2

-- 非静态成员方法(需要传self)
function init(self, name)
    -- 非静态成员变量    
	self.name = name
end

-- 静态成员方法(不需要传self)
function getFlag()
	return flag
end

-- 非静态成员方法
function getName(self)
	return self.name
end

tools.lua
-- 创建一个对象并初始化
function create( moduleName, ... )
	local obj = new(moduleName)
	obj:init( ... )
	return obj
end

调用代码:
    require "utils/tools"
    require "Student"

    -- 访问公有静态成员变量    
    cclog("flag = %d",Student.flag)
    -- 访问静态方法    
    cclog("flag = %d",Student.getFlag())
    -- 创建一个Student对象    
    local obj = create(Student,"xiaoming")
    -- 通过对象访问公有静态成员变量    
    cclog("falg = %d",obj.flag)
    -- 访问非静态成员变量    
    cclog("name = %s",obj.name)
    -- 访问非静态成员方法    
    cclog("name = %s",obj:getName())


打印结果:




1.静态成员变量与非静态成员变量的区别在于:该变量是存在模块的环境中,还是存在self中。


2.静态成员方法与非静态成员方法的区别在于:该方法是否需要传self。


3.访问静态成员与非静态成员

访问模块中的成员都可以通过“模块名.成员名称”的方式访问,但访问模块中非静态成员方法时,通过“self:成员名称()”的方式会更方便(注意:":"只是为了语法便利,作用只是把self作为方法的第一个实参,与“模块名称.(self)”没什么区别)。

注意:在Lua中本来并没有静态与非静态这个概念。



posted on 2014-09-08 14:36  linchaolong  阅读(603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