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为    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fullofwindandsnow/article/details/9260631
 
领导常常问,这个需求能不能一个月内完成?研发主管其实也不知道能不能,只能硬着头皮答复“能”。
因为
市场总是紧急的,需求总是实现的越多越好的。
研发总是善良,总认为多做些需求,市场开拓会更顺利一些
研发总是乐观的,总以为需求开发是顺利的,兄弟们紧一紧,加加班,也能够把需求搞定。
 
可是现实总是不如人意。总有两个黑白老鼠日夜偷走项目的进度。
一个就是现场故障,总会有各种意外的软硬件故障需要研发团队参与解决。
另一个就是需求开发过程中,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技术的问题,人员的问题等。
面对日渐短少的开发时间,研发主管不得不哀叹之余,把项目该做的质量质量保证活动砍了(什么设计评审,什么代码走查,什么单元测试,兼容性、稳定性、性能验证)统统见鬼去吧。
急赶慢赶,总算把一个勉强可以运行的版本交出去了。埋了多少雷,自己也顾不上了。
刚换了一口气,领导也不能让你闲着啊,下一个版本的需求开始了。
技术债务越垒越多,终有一天把研发团队拖入一个人人都想逃离的泥潭。
我把这种现象比做消化不良。就是说嘴巴还在不停的吃,但是肚子已经撑不下了。这似乎是大部分公司的宿命,其背后有着必然的原因。
一个科技类公司大致分为销售、研发和运维等部门。为了挣钱,销售在公司中总是强势的部门。(写到这,想起了下面的笑话)
【技术与销售】技术人员陪销售去打猎,技术开车,把销售送到目的地,销售下车去寻找猎物,然后,不一会拼命跑回来,大喊救命,后面一个凶猛的野兽正追过来,技术赶紧开车门要拉销售逃跑,销售没上车,野兽却钻到车里,销售关上车门,对技术说你把它弄死,我去引一个更大的过来。
 
从性格上说:销售属于进攻性的,总是千方百计的挤压资源做更多的事情,而与之相对的研发人员相对较诚实保守。如我前面所说的乐观、善良。 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研发总会被驱使着接受自己无法承受的需求。
从需求开发的特点来说,传统的瀑布式开发过程也容易导致研发过多的承接需求。
一个需求从纳入规划到版本实现,大致有这么多的工作要做。
工作量1)基本功能实现
工作量2)性能是否达到要求,涉及性能优化、多线程并发、锁处理,甚至架构都会因此大改动。
工作量3)相应的文档编写(特性指导书、安装配置文档)
工作量4)易用性(比如批量操作,导入导出)
工作量5)安装和升级支持
工作量6)性能统计、监控、告警
工作量7)安全性考虑(密码?数据备份和恢复?)
工作量8)稳定性考虑(看门狗?双机?容灾?)
工作量9)人员培养的考虑,后续定位,分析的工作量,可能出现熟悉这个功能,这个开发工具的人都没有了
工作量10)测试工具开发、测试方法的考虑
 
可见一个基本功能的实现,只是实际版本开发过程中工作量的十分之一。
在传统的瀑布式或迭代式开发中,一个开发周期大概在6-9个月。在项目立项时,需要规划这6-9个月要实现哪些需求,这时其实是没有底的,往往考虑的基本功能实现的工作量。最终导致规划的需求过度。经常有人问我,这个功能怎么看也就一周的工作量,怎么估算那么多,我好想也回答不了,只是倾向于把别人估计的工作量X3或X4.
在传统的瀑布式或迭代式开发中, 规划的需求过度,在项目的初期看不出来。我在一家大型的电信设备公司从事过多年的研发。我的体会是,需求分析阶段和概要设计阶段主要是系统工程师在自说自话。下游开发和测试人员参与很少(常常由于忙于上一个版本的开发和测试)或者不具备评审的能力,只能学习,还要看领悟能力能学到多少。 而系统工程师脱离编码很久了,对系统架构、大的原理比较理解,但是具体实现已不清晰。
这就造成需求和设计的质量如何不能保证,往往遗漏功能点。埋了很多雷。
但需求阶段和设计阶段往往是按时完成的,因为文档质量评价没有很好的标准。需求过量的问题还不会暴露。
一般问题暴露在集成测试阶段,到系统测试阶段就更恶化了。大量的功能、性能、接口不一致的问题被发现,造成开发测试进度的延误。
如果版本有外部里程碑(xx时间点,必须在xx局点商用)的话,那么就只能带病上岗了,我们通俗的称作“部分发布”或“限制性发布”。
为了赶这个外部里程碑点,整个项目组的心态就被改变了。匆忙和混乱成为常态,项目经理也开始砍需求了,但需求直接又是纠结的,砍了A,可能影响了B。总之是一地鸡毛。
为什么敏捷开发逐渐盛行?我的理解,敏捷开发的特点是把版本的粒度和周期缩小了。原先一个版本可能几十个需求,开发周期6-9个月。
现在一个版本就1-2个需求,开发周期1-2周。这就是PDCA周期非常短。自然能及时调整,过载。如果需求承诺过度了,那么可以立即发现,后面的需求也就不会压过来了。这就是一个项目的心跳,敏捷开发中,项目的心跳是以周为单位的。而瀑布或迭代开发中,项目的心跳是以月或数月为单位的。当发现心跳没有的时候,项目可能已经病入膏肓了。
 
不管是敏捷开发,还是传统的瀑布开发、迭代开发,要控制好项目的节奏,其本质都是要控制好需求的粒度。只不过传统的项目管理不利于项目经理和系统SE对需求的粒度控制,而敏捷开发中较利于项目经理和系统SE对需求的粒度控制。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例说明如下所示,(简化描述)
一个需求有三个子流程,经过SE的分析后,三个模块要修改,总共需要实现下面9个函数。假设每个函数的工作量都是一周。
按照传统的开发流程,三个人各自负责一个模块,那么模块1和模块3的工作量都是4周。
整个系统开发周期是四周,开发完成后才能进行测试。
也就是连续四周看不到项目的心跳。
如果按照敏捷开发的方式,那么会在第一个迭代中先实现第一个流程,也就是分别实现函数1、函数5和函数6.
那么第一周就应该有一个子流程发布了。项目的心跳是一周。
项目拥有持续的心跳,就使得项目负载的检测和调整成为可能。
posted on 2021-01-28 13:15  lilyzhang_18  阅读(11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