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史》系列—诗亡然后春秋作
诗亡然后春秋作,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是它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诗,这里指的是《诗经》,被孔子删改之前的《诗经》;春秋,是四书五经里的春秋,即孔子所作的《春秋》。在中学的教材里,时不时会选用一些《诗经》里的原文,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而《春秋》,其实我也没看过,不过能把它纳入四书五经,我们也大概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了。大体说来,《诗经》源于民间,里面有对男欢女爱的描述,有对统治阶级的抨击,是人们内心情感的真实表达。它像荷马史诗,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所以不需要推广,就可以远而播之。可以说,《诗经》是远古人民的论坛。而《春秋》,作为几千年来知识分子的教科书,则完全是为政治服务的。
了解了《诗经》和《春秋》的大概定位,那么,为什么会诗亡然后春秋作呢?是诗自然而然地消亡了,为了弥补空白,才出现了春秋,还是春秋给诗掘了坟墓呢?之前所说的《诗》里面有男欢女爱,有时事抨击,无所不包,无所不含,那是远古时代的事,西周之后,《诗》便改变了面目,而到了春秋时期,孔子又对其动了大手术。原本三千余篇的《诗》被删为三百零五篇,取舍的原则,一是去掉重复的,二是以孔子自己的礼仪规范为标准,并亲自配乐,使之符合《韶》、《武》雅颂之音。孔子这么做的目的,是想把政治融于《诗》中,以《诗》来服务政治,从而达到德治主义、伦理宗教、和谐社会的目的。可是——启良的一段总结太精彩了,我还是直接摘录吧——诗、乐、舞都是情感世界里面的东西,所体现的均为人们内心世界的情愫和冲动,伦理化与政治化的要求本身就是同诗之精神相违背的。而且即便具有政治化伦理化的诗,亦多是批判性和忧患性的怨愤诗和讽刺诗,而不应是歌功颂德的“颂”诗。可以说,诗一旦被纳入官方的意识形态,变为政治性的工具,同时也就是诗的衰亡。这既是由政治的规律也是由艺术的规律所决定的。诗的本质是反政治的,是社会的批判力量,而且任何统治阶级也不应将艺术作为其统治的工具。一旦强而为之,虽然可以一时凑效,但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既糟蹋了艺术,亦体现了政治的恶劣。然而,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却不明白这其中的关系,以为通过诗或其他艺术形式为自己歌功颂德,就能光大自己的形象和有效地统治人民。
就这样,诗担负不了圣人赋予她的使命,慢慢走向衰亡了,而真正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春秋便诞生了。可以说,是诗亡了,然后才有了春秋;也可以说,是春秋葬送了诗;或者夸张点,是孔子葬送了诗。作为中华民族思想领域的领航人和人格世界的创造者,孔子的卓越贡献和圣人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删诗这一点上,他给我们整个民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无法否认的。少数民族能够人人能歌善舞,把歌舞作为生活的一部分,而汉民族却只是把歌舞呈现在舞台上,不能不说,是政治、伦理对诗或其他艺术形式的入侵造成的。如果说,孔子使汉民族变得愈为理性,那么他的这一贡献却是以牺牲人的感性生命为代价的。或许,理性与感性本就是相悖的,只能此消彼长;或许,它们可以对立统一地存在于同一矛盾体中。这个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愈是理性文化发达的时代,便愈是艺术萧条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礼乐文化是中原各诸侯国的主导文化,而远在南方的楚国,由于跟中原来往较少,虽也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却保留了其英雄时代的精神。所以,相对于实用理性的中原文化,楚文化更侧重于超越感性,重于艺术化的人生。我们所熟知的屈原,就是楚国人,他的《离骚》、他的《天问》,他能因不满现实而投身汨罗,也是同这种追求内心感受的感性文化分不开的。而作为艺术最高代表的高山流水,其当事人俞伯牙和钟子期,也是楚国人。感性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带来超脱,而理性可以给人指明方向,让人内心平静、淡定,两者缺一不可。缺乏感性的中原,牺牲了艺术;缺乏理性的楚国,找不到出路。国家如此,人亦如此,太过理性,人生便过于乏味,太过感性,又会患得患失,难以控制情绪波动。前不久一个朋友还说,发现自己书架上理性的书太多了,不能再一条腿走路了,想要多去接触点艺术。我想我也是,感性一点点地被埋没、被压抑,看了星座的分析,看了性格测试,才发现,原来自己内心深处,是这个样子的……
诗亡然后春秋作,这个话题,让我想到的太多。除了感性与理性,又想再啰嗦啰嗦关于意识形态的问题了。几个月前看到老子的一句话: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意思是说,“有”之所以能够给人们带来便利,是依赖于“无”的存在而发挥作用的。比如说,碗之所以能装东西,是因为它的中间是空的,是“无”的。映射到我们的学科,大概可以理解为,自然学科是“有”的,人文学科是“无”的。因为自然学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远的不说,就说我们身边的手机、电脑吧,哪个离得开自然科学。而人文学科,作用好像就没那么明朗……或者说,比较抽象,比较不实用。而依老子的说法,这种抽象、虚无的东西,反倒作用更大。那么它的作用到底在哪儿呢?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我情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莎翁的大作是读过一点(虽然是译文),虽然不错,但要跟一个印度抗衡……,还是有点难于理解,不就是几个故事吗?至于给这么高的地位吗?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后来终于明白,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左右行动。人文学科,是用来塑造人的思想的,而自然学科,却处于最末端的行动环节。自然学科,改变的是人的生活方式,人文学科,改变的却是人的内心世界。而人文学科里,尤以小说、戏剧、电影、电视的作用最大,因为它们的普及面最广。虽然说哲学、历史更高深,但不是所有人都会去接触它们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领悟它们的。而小说、电视等通俗的人文表达艺术,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许,我们看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只是为了娱乐,可是它们所传达的思想,所表现的好恶,却在不知不觉中渗入了我们的意识,左右着我们的决策、行动。想到这里,也就无怪乎XXX要控制媒体了。那反过来,既然这些通俗艺术这么重要,那么它们被控制会导致什么后果呢?不说了,你们都懂的。。
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