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算法--应用到三个模型: 高斯混合模型 ,混合朴素贝叶斯模型,因子分析模型
主要是对Ng教授的machinelearning视频学习和参考jerryLead讲义整理(特别鸣谢~):
由“判别模型、生成模型与朴素贝叶斯方法 ”一节得知:
判别模型求的是条件概率p(y|x),
生成模型求的是联合概率p(x,y) .即 = p(x|y) ∗ p(y)
常见的判别模型有线性回归、对数回归、线性判别分析、支持向量机、boosting、条件 随机场、神经网络等。
常见的生产模型有隐马尔科夫模型、朴素贝叶斯模型、高斯混合模型、LDA、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等。
所以这里说的高斯混合模型,朴素贝叶斯模型都是求p(x,y)联合概率的。(下面推导会见原因)
套路小结: 凡是生产模型,目的都是求出联合概率表达式,然后对联合概率表达式里的各个参数再进行估计,求出其表达式。
下面的EM算法,GMM等三个模型都是做这同一件事:设法求出联合概率,然后对出现的参数进行估计。
一、EM算法:
作用是进行参数估计。
应用:(因为是无监督,所以一般应用在聚类上,也用在HMM参数估计上)所以凡是有EM算法的,一定是无监督学习.因为EM是对参数聚集
给定训练样本是 样例独立,
我们想要知道每个样例隐含的类别z,使是p(x,z)最大,(即 如果将样本x(i)看作观察值, 潜在类别z看作是隐藏变量, 则x可能是类别z, 那么聚类问题也就是参数估计问题,)
故p(x,z)最大似然估计是:
所以可见用到EM算法的模型(高斯混合模型,朴素贝叶斯模型)都是求p(x,y)联合概率,为生成模型。
对上面公式,直接求θ一般比较困难,因为有隐藏变量z存在,但是一般确定了z后,求解就容易了。
EM是一种解决存在隐含变量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竟然不能直接最大化ℓ(θ),我们可建立ℓ的下界(E步),再优化下界(M步),见下图第三步,取的就是下界
(总式)
解释上式:
对于每一个样例 i,让Qi表示该样例隐含变量 z 的某种分布,Qi满足的条件是 (如果 z 是连续性的,那么Qi是概率密度函数(因子分析模型就是如此),需要将求和符号换成积分符号即:因子分析模型是如此,这个会用在EM算法的M步求。
比如要将班上学生聚类,假设隐藏变量z是身高,那么就是连续的高斯分布。 如果按照隐藏变量是男女,那么就是伯努利分布(即两点分布:)了。
上总式第1到第2步是分子分母同乘一个数,
第2到3步是:用了jasen不等式: (凸函数图形上表示反为凹函数,记住。)
如图: 。因为第2步log是凹函数 :,所以f(E(x)) >= E[f(x)].这样就完成了第3步(详情见对应讲义。)
至此推导完上面3步公式,下面所有模型都是对上面第3步公式进行参数估计的!!!
下面 对第三步的Q(z)进行推导:
(见讲义)
所以Q(Z)最终表示: ,其中z只受参数θ影响。
所以EM算法:
(承上启下:在m步中,最终是对参数θ进行估计,而这一步具体到高斯混合模型,则θ有三个参数:mu,phi,sigma代替,即高斯混合模型要推导三个参数,下面会讲)
至此,这就是EM算法所有推导,EM算法推导也只能推导这些步,具体再将这些公式推导下去,就要结合模型了。
总结:
如果将样本看作观察值, 潜在类别看作是隐藏变量, 那么聚类问题也就是参数估计问题,只不过聚类问题中参数分为隐含类别变量和其他参数。
对应到EM上,E步估计隐含变量,M步估计其他参数,交替将极值推向最大。
例子:在Mitchell的Machine Learning书中也举了一个EM应用的例子,将班上学生的身高都放在一起,要求聚成两个类。这些身高可以看作是男生身高的高斯分布和女生 身高的高斯分布组成。因此变成了如何估计每个样例是男生还是女生,然后在确定男女生情 况下,如何估计均值和方差,里面也给出了公式。
二、混合高斯模型:
将EM算法融到高斯混合模型,将上面EM算法的E步、M步的公式再具体推导下去。
整个模型简单描述为:
对于每个样例 ,我们先从k个类别中按多项式分布抽取一个,
然后根据所对应的 k 个多值高斯分布中的一个,生成样例,整个过程称作混合高斯模型。
(即对样例x, 最终目的是生成样例x。(??)即对样例x,从k个类别抽取一个z,从根据z生成x。)
特别地,混合高斯模型的
(1)隐含类别标签 ,被认为满足多项式分布,即 (这里只受∅参数(即phi)影响)
(2)样例被认为满足 高斯分布,即 (所以μ和Σ分别为样例x的均值和协方差)
补充:服从的多项式分布概率公式为:,即类似C(n,x)*p6^x*(1-p6)^(n-x) 类型
所以 上面(1)(2)可知混合高斯模型中, 这里的仍是隐含随机变量。模型细化多了三个变量∅,μ和Σ。(即是phi,mu,sigma).
其中∅j就是样本类别中 = j的比率。μj是类别为 j 的样本特征均值,Σj是类别为 j 的样例的特征的协方差矩阵(Σj是一个矩阵!!)。
所以由上面(1)(2)合并得,最大似然估计p(x, z),对数化后如下:
(对比一、EM算法里的总式: ,只是参数θ由原化成三个∅,μ和Σ)
注意第二步有两个迭加号。第二个迭加号是z(i)=1 直到k个类别。z只有k个类别。
参考一、中EM算法推导:
所以混合高斯模型:
从EM算法步骤的 变成: (其中M步三个参数的右边公式在下面会进行推导。这里直接先给出参数结果。)
1. E步: 每个样例i的隐含类别z(i)为j的概率 可以通过条件概率计算得到。即
(E)
(这里贝叶斯公式,分子是z=j一种类别情况,分母是z={1~k}k中类别的累加)
1)对上式的分子第一项:(由上面加黄色背景段文字可知)服从高斯分布:,
故 = 。(其中Σ即是)
2)对(E)式分子第二项(又上面可知) 服从 多项式分布:
所以分子直接代入即可,所以 可以求得。
2.M步:
先给出最终结果为: ,推导如下:
先看EM算法的M步:
(M)
下面对三个参数phi,mu,sigma(∅,μ和Σ)分别进行求导:
(i)对μi 求导得(固定∅i,Σi):
<-- 它是由 (据Ng说求的过程不重要?)等于0时所得
(ii)对∅i求导(固定μi,Σi):
推导过程用了SVM中的拉格朗日乘子方法:
因为∅i是 隐性随机变量z的多项式分布概率值,又有约束条件
又由上面(M)步公式:
(why?????)
所以联合上两式,直接构成拉格朗日乘子:
,
(iii)Σ的推导:
也类似,不过稍微复杂一些,毕竟是矩阵。结果在之前的混合高斯模型中已经给出。
3.迭代:对上面E,M步进行迭代,最后一定会收敛(证明见讲义)
如图,最终收敛成2个类,这里的样例收敛于椭圆,原因是高斯分布的二维几何图形是一个椭圆,(具体几何图形见下面因子分析,有详解)
拓展:
混合高斯模型GMM与K-means比较:
相同点:都是可用于聚类的算法;都需要指定K值。
不同点:对GMM来说,引入了概率;GMM可以给出一个样本属于某类的概率是多少。所以高斯混合模型既可以做聚类,也可做概率密度估计
三、混合朴素贝叶斯模型
混合高斯的例子:文本聚类: 要对一系列的文本聚类成若干主题。(用svm写文本分类是最好的)
news.google.com就是文本聚类一个应用
怎样在文本新闻问题用到EM算法呢?
----->混合朴素贝叶斯模型。混合朴素贝叶斯模型有2个:多值伯努利事件模型(文本聚类就是用此);多项式事件模型。
模型描述为:
给定m个样本的训练集合是 , 每个文本属于(0,1)^n。即每个文本是n维 0或1的向量。
故= { wordj 是否出现在文本i 里}
我们要对(值是0或1) 进行建模,是隐含随机变量,这里取两个值:2个聚类。
所以对混合贝叶斯模型,假设 服从参数∅有伯努利分布(两点分布),即: 图中x换成∅即可)。
故每个文本按某概率属于聚类1或者聚类2
同高斯混合模型,混合贝叶斯模型的联合概率是:
又 由贝叶斯公式可知:
p(|) = p(| ) (i)
p( = 1 | = 0) = (ii)
把上面的z全部换成y,就得到常见的朴素贝叶斯公式:
一般会前面两个等式右边的x=1,或省去=1,即写成∅i|y=1 = p(xi | y =1) ∅i|y=0 = p(xi | y =0) ,默认x取了1
其中p(y=1)表示类别1(例如类别1表示垃圾邮件)的在所有文本的概率。这里xi表示一个单词,取值只有0或者1,表示出现在文本里或者没有出现。
EM算法步骤:
1.E步:
这里三个参数phi,mu,sigma,改成,,与∅j|z
将上面(i)(ii)式带入即可求得
2.M步:
对比贝叶斯原公式:
=
这里Wi表示文本来自于类1,分子Σ表示:类1且包含词j的文档个数,分布表示类1的文档总数。所以全式表示:类1包含词j的比率。
EM算法不能做出绝对的假设0或者1,所以只能用Wi表示,最终Wi的值会靠近0或1,在数值上与0或1无分别。
= (分子的横斜是多余的,忽略)
全式表示:类0包含词j的比率
∅j|z =
3.迭代上面12步骤,收敛,求出参数估计,带回联合概率,将联合概率排序,由联合概率最高值 ,可得知哪个文本是输入哪个类了。
四、因子分析
转至下篇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