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人类社会的工作、生活越来越紧密相关,它已经成为人类获取、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所以当前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网络编程已是必备的技能。本实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Winsock API编写网络应用程序。
一、实现方法
在网络编程中最常用的方案便是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在这种方案中客户应用程序向服务器程序请求服务。一个服务程序通常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监听对服务的请求,也就是说,服务进程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一个客户向这个服务的地址提出了连接请求。在这个时刻,服务程序被"惊醒"并且为客户提供服务-对客户的请求作出适当的反应。
为了方便这种Client/Server模型的网络编程,90年代初,由Microsoft联合了其他几家公司共同制定了一套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接口,即Windows Sockets规范,它不是一种网络协议,而是一套开放的、支持多种协议的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接口。现在的Winsock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协议无关,你可以使用Winsock来调用多种协议的功能,但较常使用的是TCP/IP协议。Socket实际在计算机中提供了一个通信端口,可以通过这个端口与任何一个具有Socket接口的计算机通信。应用程序在网络上传输,接收的信息都通过这个Socket接口来实现。
微软为Visual C++定义了Winsock类如CAsyncSocket类和派生于CAsyncSocket 的CSocket类,它们简单易用,读者朋友当然可以使用这些类来实现自己的网络程序,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Winsock API编程技术,我们这里探讨怎样使用底层的API函数实现简单的 Winsock 网络应用程式设计,分别说明如何在Server端和Client端操作Socket,实现基于TCP/IP的数据传送,最后给出相关的源代码。
在VC中进行WINSOCK的API编程开发的时候,需要在项目中使用下面的三个文件,否则会出现编译错误。
1.WINSOCK.H: 这是WINSOCK API的头文件,需要包含在项目中。
2.WSOCK32.LIB: WINSOCK API连接库文件。在使用中,一定要把它作为项目的非缺省的连接库包含到项目文件中去。
3.WINSOCK.DLL: 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位于WINDOWS的安装目录下。
服务器端操作 socket(套接字)
1.在初始化阶段调用WSAStartup()
此函数在应用程序中初始化Windows Sockets DLL ,只有此函数调用成功后,应用程序才可以再调用其他Windows Sockets DLL中的API函数。在程式中调用该函数的形式如下:WSAStartup((WORD)((1<<8|1),(LPWSADATA)&WSAData),其中(1<<8|1)表示我们用的是WinSocket1.1版本,WSAata用来存储系统传回的关于WinSocket的资料。
2、建立Socket
初始化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后,需要在服务器端建立一个监听的Socket,为此可以调用Socket()函数用来建立这个监听的Socket,并定义此Socket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此函数调用成功返回Socket对象,失败则返回INVALID_SOCKET(调用WSAGetLastError()可得知原因,所有WinSocket 的API函数都可以使用这个函数来获取失败的原因)。
SOCKET PASCAL FAR socket( int af, int type, int protocol )
参数: af:目前只提供 PF_INET(AF_INET);
type:Socket 的类型 (SOCK_STREAM、SOCK_DGRAM);
protocol:通讯协定(如果使用者不指定则设为0);
如果要建立的是遵从TCP/IP协议的socket,第二个参数type应为SOCK_STREAM,如为UDP(数据报)的socket,应为SOCK_DGRAM。
3、绑定端口
接下来要为服务器端定义的这个监听的Socket指定一个地址及端口(Port),这样客户端才知道待会要连接哪一个地址的哪个端口,为此我们要调用bind()函数,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bind( 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name,int namelen );
参 数: s:Socket对象名;
name:Socket的地址值,这个地址必须是执行这个程式所在机器的IP地址;
namelen:name的长度;
如果使用者不在意地址或端口的值,那么可以设定地址为INADDR_ANY,及Port为0,Windows Sockets 会自动将其设定适当之地址及Port (1024 到 5000之间的值)。此后可以调用getsockname()函数来获知其被设定的值。
4、监听
当服务器端的Socket对象绑定完成之后,服务器端必须建立一个监听的队列来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listen()函数使服务器端的Socket 进入监听状态,并设定可以建立的最大连接数(目前最大值限制为 5, 最小值为1)。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listen( SOCKET s, int backlog );
参 数: s:需要建立监听的Socket;
backlog:最大连接个数;
服务器端的Socket调用完listen()后,如果此时客户端调用connect()函数提出连接申请的话,Server 端必须再调用accept() 函数,这样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才算正式完成通信程序的连接动作。为了知道什么时候客户端提出连接要求,从而服务器端的Socket在恰当的时候调用accept()函数完成连接的建立,我们就要使用WSAAsyncSelect()函数,让系统主动来通知我们有客户端提出连接请求了。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WSAAsyncSelect( SOCKET s, HWND hWnd,unsigned int wMsg, long lEvent );
参数: s:Socket 对象;
hWnd :接收消息的窗口句柄;
wMsg:传给窗口的消息;
lEvent:被注册的网络事件,也即是应用程序向窗口发送消息的网路事件,该值为下列值FD_READ、FD_WRITE、FD_OOB、FD_ACCEPT、FD_CONNECT、FD_CLOSE的组合,各个值的具体含意为FD_READ:希望在套接字S收到数据时收到消息;FD_WRITE:希望在套接字S上可以发送数据时收到消息;FD_ACCEPT:希望在套接字S上收到连接请求时收到消息;FD_CONNECT:希望在套接字S上连接成功时收到消息;FD_CLOSE:希望在套接字S上连接关闭时收到消息;FD_OOB:希望在套接字S上收到带外数据时收到消息。具体应用时,wMsg应是在应用程序中定义的消息名称,而消息结构中的lParam则为以上各种网络事件名称。所以,可以在窗口处理自定义消息函数中使用以下结构来响应Socket的不同事件:
5、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当Client提出连接请求时,Server 端hwnd视窗会收到Winsock Stack送来我们自定义的一个消息,这时,我们可以分析lParam,然后调用相关的函数来处理此事件。为了使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就要使用accept() 函数,该函数新建一Socket与客户端的Socket相通,原先监听之Socket继续进入监听状态,等待他人的连接要求。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一个新产生的Socket对象,否则返回INVALID_SOCKET。
SOCKET PASCAL FAR accept( SCOKET s, struct sockaddr FAR *addr,int FAR *addrlen );
参数:s:Socket的识别码;
addr:存放来连接的客户端的地址;
addrlen:addr的长度
6、结束 socket 连接
结束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通信连接是很简单的,这一过程可以由服务器或客户机的任一端启动,只要调用closesocket()就可以了,而要关闭Server端监听状态的socket,同样也是利用此函数。另外,与程序启动时调用WSAStartup()憨数相对应,程式结束前,需要调用 WSACleanup() 来通知Winsock Dll释放Socket所占用的资源。这两个函数都是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closesocket( SOCKET s );
参数:s:Socket 的识别码;
int PASCAL FAR WSACleanup( void );
参数: 无
客户端Socket的操作
1、建立客户端的Socket
客户端应用程序首先也是调用WSAStartup()函数来与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建立关系,然后同样调用socket()来建立一个TCP或UDP socket(相同协定的sockets才能相通,TCP对TCP,UDP对UDP)。与服务器端的socket不同的是,客户端的socket可以调用bind()函数,由自己来指定IP地址及port号码;但是也可以不调用 bind(),而由 Winsock来自动设定IP地址及port号码。
2、提出连接申请
客户端的Socket使用connect()函数来提出与服务器端的Socket建立连接的申请,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connect( 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name, int namelen );
参 数:s:Socket 的识别码;
name:Socket想要连接的对方地址;
namelen:name的长度;
数据的传送
虽然基于TCP/IP连接协议(流套接字)的服务是设计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时的主流标准,但有些服务也是可以通过无连接协议(数据报套接字)提供的。先介绍一下TCP socket 与UDP socket在传送数据时的特性:Stream (TCP) Socket提供双向、可靠、有次序、不重复的资料传送。Datagram(UDP) Socket虽然提供双向的通信,但没有可靠、有次序、不重复的保证,所以UDP传送数据可能会收到无次序、重复的资料,甚至资料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遗漏。由于UDP Socket 在传送资料时,并不保证资料能完整地送达对方,所以绝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是采用TCP处理Socket,以保证资料的正确性。一般情况下TCP Socket 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是调用send() 及recv() 这两个函数来达成,而 UDP Socket则是用sendto() 及recvfrom() 这两个函数,这两个函数调用成功发挥发送或接收的资料的长度,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send( SOCKET s, const char FAR *buf,int len, int flags );
参数:s:Socket 的识别码
buf:存放要传送的资料的暂存区
len buf:的长度
flags:此函数被调用的方式
对于Datagram Socket而言,若是 datagram 的大小超过限制,则将不会送出任何资料,并会传回错误值。对Stream Socket 言,Blocking 模式下,若是传送系统内的储存空间不够存放这些要传送的资料,send()将会被block住,直到资料送完为止;如果该Socket被设定为 Non-Blocking 模式,那么将视目前的output buffer空间有多少,就送出多少资料,并不会被 block 住。flags 的值可设为 0 或 MSG_DONTROUTE及 MSG_OOB 的组合。
int PASCAL FAR recv( SOCKET s, char FAR *buf, int len, int flags );
参数:s:Socket 的识别码
buf:存放接收到的资料的暂存区
len buf:的长度
flags:此函数被调用的方式
对Stream Socket 言,我们可以接收到目前input buffer内有效的资料,但其数量不超过len的大小。
本实例在WinSocket API知识的基础上,定义了一个基于网络的类CNetworking ,并利用该类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功能,消息数据的传送,具体请参见代码部分。
二、编程步骤
1、 启动Visual C++6.0,生成一个Win32 exe应用程序,将该程序命名为"CNetWorking"
2、 定义CNetWorking类,由于篇幅原因,具体实现参见代码部分,这里不给出其实现源代码;
3、 设计程序的对话框和菜单(参见代码部分);
4、 添加代码,编译运行程序。
三、程序代码
四、小结
本实例用它可以发送、接收、连接、断开和获取对方端口各种不同的信息。该类的主要优点是完全将连接对象化,不需要窗口就可以处理网络消息,通过定义回调函数或事件即可,甚至连通知消息都可以不用。如果读者朋友正在开发网络应用程序,那么该类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一、实现方法
在网络编程中最常用的方案便是Client/Server (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在这种方案中客户应用程序向服务器程序请求服务。一个服务程序通常在一个众所周知的地址监听对服务的请求,也就是说,服务进程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一个客户向这个服务的地址提出了连接请求。在这个时刻,服务程序被"惊醒"并且为客户提供服务-对客户的请求作出适当的反应。
为了方便这种Client/Server模型的网络编程,90年代初,由Microsoft联合了其他几家公司共同制定了一套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接口,即Windows Sockets规范,它不是一种网络协议,而是一套开放的、支持多种协议的Windows下的网络编程接口。现在的Winsock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与协议无关,你可以使用Winsock来调用多种协议的功能,但较常使用的是TCP/IP协议。Socket实际在计算机中提供了一个通信端口,可以通过这个端口与任何一个具有Socket接口的计算机通信。应用程序在网络上传输,接收的信息都通过这个Socket接口来实现。
微软为Visual C++定义了Winsock类如CAsyncSocket类和派生于CAsyncSocket 的CSocket类,它们简单易用,读者朋友当然可以使用这些类来实现自己的网络程序,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Winsock API编程技术,我们这里探讨怎样使用底层的API函数实现简单的 Winsock 网络应用程式设计,分别说明如何在Server端和Client端操作Socket,实现基于TCP/IP的数据传送,最后给出相关的源代码。
在VC中进行WINSOCK的API编程开发的时候,需要在项目中使用下面的三个文件,否则会出现编译错误。
1.WINSOCK.H: 这是WINSOCK API的头文件,需要包含在项目中。
2.WSOCK32.LIB: WINSOCK API连接库文件。在使用中,一定要把它作为项目的非缺省的连接库包含到项目文件中去。
3.WINSOCK.DLL: 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位于WINDOWS的安装目录下。
服务器端操作 socket(套接字)
1.在初始化阶段调用WSAStartup()
此函数在应用程序中初始化Windows Sockets DLL ,只有此函数调用成功后,应用程序才可以再调用其他Windows Sockets DLL中的API函数。在程式中调用该函数的形式如下:WSAStartup((WORD)((1<<8|1),(LPWSADATA)&WSAData),其中(1<<8|1)表示我们用的是WinSocket1.1版本,WSAata用来存储系统传回的关于WinSocket的资料。
2、建立Socket
初始化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后,需要在服务器端建立一个监听的Socket,为此可以调用Socket()函数用来建立这个监听的Socket,并定义此Socket所使用的通信协议。此函数调用成功返回Socket对象,失败则返回INVALID_SOCKET(调用WSAGetLastError()可得知原因,所有WinSocket 的API函数都可以使用这个函数来获取失败的原因)。
SOCKET PASCAL FAR socket( int af, int type, int protocol )
参数: af:目前只提供 PF_INET(AF_INET);
type:Socket 的类型 (SOCK_STREAM、SOCK_DGRAM);
protocol:通讯协定(如果使用者不指定则设为0);
如果要建立的是遵从TCP/IP协议的socket,第二个参数type应为SOCK_STREAM,如为UDP(数据报)的socket,应为SOCK_DGRAM。
3、绑定端口
接下来要为服务器端定义的这个监听的Socket指定一个地址及端口(Port),这样客户端才知道待会要连接哪一个地址的哪个端口,为此我们要调用bind()函数,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bind( 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name,int namelen );
参 数: s:Socket对象名;
name:Socket的地址值,这个地址必须是执行这个程式所在机器的IP地址;
namelen:name的长度;
如果使用者不在意地址或端口的值,那么可以设定地址为INADDR_ANY,及Port为0,Windows Sockets 会自动将其设定适当之地址及Port (1024 到 5000之间的值)。此后可以调用getsockname()函数来获知其被设定的值。
4、监听
当服务器端的Socket对象绑定完成之后,服务器端必须建立一个监听的队列来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listen()函数使服务器端的Socket 进入监听状态,并设定可以建立的最大连接数(目前最大值限制为 5, 最小值为1)。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listen( SOCKET s, int backlog );
参 数: s:需要建立监听的Socket;
backlog:最大连接个数;
服务器端的Socket调用完listen()后,如果此时客户端调用connect()函数提出连接申请的话,Server 端必须再调用accept() 函数,这样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才算正式完成通信程序的连接动作。为了知道什么时候客户端提出连接要求,从而服务器端的Socket在恰当的时候调用accept()函数完成连接的建立,我们就要使用WSAAsyncSelect()函数,让系统主动来通知我们有客户端提出连接请求了。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WSAAsyncSelect( SOCKET s, HWND hWnd,unsigned int wMsg, long lEvent );
参数: s:Socket 对象;
hWnd :接收消息的窗口句柄;
wMsg:传给窗口的消息;
lEvent:被注册的网络事件,也即是应用程序向窗口发送消息的网路事件,该值为下列值FD_READ、FD_WRITE、FD_OOB、FD_ACCEPT、FD_CONNECT、FD_CLOSE的组合,各个值的具体含意为FD_READ:希望在套接字S收到数据时收到消息;FD_WRITE:希望在套接字S上可以发送数据时收到消息;FD_ACCEPT:希望在套接字S上收到连接请求时收到消息;FD_CONNECT:希望在套接字S上连接成功时收到消息;FD_CLOSE:希望在套接字S上连接关闭时收到消息;FD_OOB:希望在套接字S上收到带外数据时收到消息。具体应用时,wMsg应是在应用程序中定义的消息名称,而消息结构中的lParam则为以上各种网络事件名称。所以,可以在窗口处理自定义消息函数中使用以下结构来响应Socket的不同事件:
switch(lParam) { case FD_READ: … break; case FD_WRITE: … break; … } |
5、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当Client提出连接请求时,Server 端hwnd视窗会收到Winsock Stack送来我们自定义的一个消息,这时,我们可以分析lParam,然后调用相关的函数来处理此事件。为了使服务器端接受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就要使用accept() 函数,该函数新建一Socket与客户端的Socket相通,原先监听之Socket继续进入监听状态,等待他人的连接要求。该函数调用成功返回一个新产生的Socket对象,否则返回INVALID_SOCKET。
SOCKET PASCAL FAR accept( SCOKET s, struct sockaddr FAR *addr,int FAR *addrlen );
参数:s:Socket的识别码;
addr:存放来连接的客户端的地址;
addrlen:addr的长度
6、结束 socket 连接
结束服务器和客户端的通信连接是很简单的,这一过程可以由服务器或客户机的任一端启动,只要调用closesocket()就可以了,而要关闭Server端监听状态的socket,同样也是利用此函数。另外,与程序启动时调用WSAStartup()憨数相对应,程式结束前,需要调用 WSACleanup() 来通知Winsock Dll释放Socket所占用的资源。这两个函数都是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closesocket( SOCKET s );
参数:s:Socket 的识别码;
int PASCAL FAR WSACleanup( void );
参数: 无
客户端Socket的操作
1、建立客户端的Socket
客户端应用程序首先也是调用WSAStartup()函数来与Winsock的动态连接库建立关系,然后同样调用socket()来建立一个TCP或UDP socket(相同协定的sockets才能相通,TCP对TCP,UDP对UDP)。与服务器端的socket不同的是,客户端的socket可以调用bind()函数,由自己来指定IP地址及port号码;但是也可以不调用 bind(),而由 Winsock来自动设定IP地址及port号码。
2、提出连接申请
客户端的Socket使用connect()函数来提出与服务器端的Socket建立连接的申请,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connect( SOCKET s, const struct sockaddr FAR *name, int namelen );
参 数:s:Socket 的识别码;
name:Socket想要连接的对方地址;
namelen:name的长度;
数据的传送
虽然基于TCP/IP连接协议(流套接字)的服务是设计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程序时的主流标准,但有些服务也是可以通过无连接协议(数据报套接字)提供的。先介绍一下TCP socket 与UDP socket在传送数据时的特性:Stream (TCP) Socket提供双向、可靠、有次序、不重复的资料传送。Datagram(UDP) Socket虽然提供双向的通信,但没有可靠、有次序、不重复的保证,所以UDP传送数据可能会收到无次序、重复的资料,甚至资料在传输过程中出现遗漏。由于UDP Socket 在传送资料时,并不保证资料能完整地送达对方,所以绝大多数应用程序都是采用TCP处理Socket,以保证资料的正确性。一般情况下TCP Socket 的数据发送和接收是调用send() 及recv() 这两个函数来达成,而 UDP Socket则是用sendto() 及recvfrom() 这两个函数,这两个函数调用成功发挥发送或接收的资料的长度,否则返回SOCKET_ERROR。
int PASCAL FAR send( SOCKET s, const char FAR *buf,int len, int flags );
参数:s:Socket 的识别码
buf:存放要传送的资料的暂存区
len buf:的长度
flags:此函数被调用的方式
对于Datagram Socket而言,若是 datagram 的大小超过限制,则将不会送出任何资料,并会传回错误值。对Stream Socket 言,Blocking 模式下,若是传送系统内的储存空间不够存放这些要传送的资料,send()将会被block住,直到资料送完为止;如果该Socket被设定为 Non-Blocking 模式,那么将视目前的output buffer空间有多少,就送出多少资料,并不会被 block 住。flags 的值可设为 0 或 MSG_DONTROUTE及 MSG_OOB 的组合。
int PASCAL FAR recv( SOCKET s, char FAR *buf, int len, int flags );
参数:s:Socket 的识别码
buf:存放接收到的资料的暂存区
len buf:的长度
flags:此函数被调用的方式
对Stream Socket 言,我们可以接收到目前input buffer内有效的资料,但其数量不超过len的大小。
本实例在WinSocket API知识的基础上,定义了一个基于网络的类CNetworking ,并利用该类实现了网络通信的基本功能,消息数据的传送,具体请参见代码部分。
二、编程步骤
1、 启动Visual C++6.0,生成一个Win32 exe应用程序,将该程序命名为"CNetWorking"
2、 定义CNetWorking类,由于篇幅原因,具体实现参见代码部分,这里不给出其实现源代码;
3、 设计程序的对话框和菜单(参见代码部分);
4、 添加代码,编译运行程序。
三、程序代码
////////////////////////////////////////////// #include <windows.h> #include "resource.h" #include "CConnection.h" extern HWND hWndDialog; // used to pass the handle of the dialog the main.cpp extern CConnection* Connection; extern CNetworking Networking; #define CONNECT_PORT 10205 void ReceiveCallback (DWORD ptr); void CloseCallback (DWORD ptr); void AcceptCallback (DWORD ptr); BOOL CALLBACK SendString( HWND hwndDlg, // handle to dialog box UINT uMsg, // message WPARAM wParam, // first message parameter LPARAM lParam // second message parameter ); BOOL CALLBACK SendFile( HWND hwndDlg, // handle to dialog box UINT uMsg, // message WPARAM wParam, // first message parameter LPARAM lParam // second message parameter ); BOOL CALLBACK ConnectToIP( HWND hwndDlg, // handle to dialog box UINT uMsg, // message WPARAM wParam, // first message parameter LPARAM lParam // second message parameter ); //////////////////////////////////////////////////////mian.cpp #include "main.h" #define MAX_LOADSTRING 100 HINSTANCE hInst; // current instance HWND hWnd, hWndDialog; // handle of the dialog TCHAR szTitle[MAX_LOADSTRING]; // The title bar text TCHAR szWindowClass[MAX_LOADSTRING]; // The title bar text CNetworking Networking; C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int connections[8]; // holds our connection slots... // Foward declarations of functions included in this code module: ATOM MyRegisterClass(HINSTANCE hInstance); BOOL InitInstance(HINSTANCE, int);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HWND, UINT, WPARAM, LPARAM); void ReceiveCallback (DWORD ptr) { char buff[1024] = ""; CConnection* c = reinterpret_cast <CConnection*> (ptr); c->Receive (buff, 1024); MessageBox (hWnd, buff, "Information", MB_OK | MB_ICONINFORMATION); } void CloseCallback (DWORD ptr) { MessageBox (hWnd, "The connection was closed.", "Information", MB_OK | MB_ICONINFORMATION); } void AcceptCallback (DWORD ptr) { char cip[15]; unsigned int cp = 0; CNetworking* net = reinterpret_cast <CNetworking*> (ptr); if (Connection && Connection->IsConnected ()) { CConnection* c = net->GetAccepted (); while (c) { char nocon[] = "The host can not accept your connection at this time."; c->Send (nocon, sizeof (nocon)); c->Disconnect (); delete c; c = net->GetAccepted (); }; } else { if (Connection) delete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et->GetAccepted (); Connection->PeerInfo (&cip[0], 15, &cp); Connection->SetReceiveFunc (ReceiveCallback); Connection->SetCloseFunc (CloseCallback); char ci[128]; sprintf (ci, "A connection was accepted.\n\nClient Information:\n %s:%i\n\n", cip, cp); MessageBox (hWnd, ci, "Client Info", MB_OK | MB_ICONINFORMATION); } } int APIENTRY WinMain(HINSTANCE hInstance,HINSTANCE hPrevInstance, LPSTR lpCmdLine,int nCmdShow) { // TODO: Place code here. MSG msg; // Initialize global strings LoadString(hInstance, IDS_APP_TITLE, szTitle, MAX_LOADSTRING); LoadString(hInstance, IDS_NETWORKING, szWindowClass, MAX_LOADSTRING); MyRegisterClass(hInstance); // Perform application initialization: if (!InitInstance (hInstance, nCmdShow)) { return FALSE; } // Main message loop: while (GetMessage(&msg, NULL, 0, 0)) { TranslateMessage(&msg); DispatchMessage(&msg); } return msg.wParam; } ATOM MyRegisterClass(HINSTANCE hInstance) { WNDCLASSEX wcex; wcex.cbSize = sizeof(WNDCLASSEX); wcex.style = CS_HREDRAW | CS_VREDRAW; wcex.lpfnWndProc = (WNDPROC)WndProc; wcex.cbClsExtra = 0; wcex.cbWndExtra = 0; wcex.hInstance = hInstance; wcex.hIcon = LoadIcon(hInstance, (LPCTSTR)IDI_NETWORKING); wcex.hCursor = LoadCursor(NULL, IDC_ARROW); wcex.hbrBackground = (HBRUSH)(COLOR_WINDOW); wcex.lpszMenuName = (LPCSTR)IDM_NETWORKING; wcex.lpszClassName = szWindowClass; wcex.hIconSm = LoadIcon(wcex.hInstance, (LPCTSTR)IDI_SMALL); return RegisterClassEx(&wcex); } BOOL InitInstance(HINSTANCE hInstance, int nCmdShow) { hInst = hInstance; // Store instance handle in our global variable hWnd = CreateWindow(szWindowClass, szTitle, WS_OVERLAPPED | WS_CAPTION | WS_SYSMENU, CW_USEDEFAULT, 0, CW_USEDEFAULT, 0, NULL, NULL, hInstance, NULL); if (!hWnd) { return FALSE; } ShowWindow(hWnd, nCmdShow); UpdateWindow(hWnd); return TRUE; } LRESULT CALLBACK WndProc(HWND hWnd, UINT message, WPARAM wParam, LPARAM lParam) { int wmId, wmEvent; switch (message) { case WM_CREATE: { hWndDialog = NULL; SetWindowPos (hWnd, HWND_TOP, 0, 0, 200, 44, SWP_NOOWNERZORDER | SWP_NOMOVE); char jakobIP[225] = ""; Networking.GetLocalIPs (jakobIP, 225); MessageBox(NULL, jakobIP, "Info", NULL); Networking.SetAcceptFunc (AcceptCallback); break; } case WM_COMMAND: wmId = LOWORD(wParam); wmEvent = HIWORD(wParam); // Parse the menu selections: switch (wmId) { case IDM_EXIT: DestroyWindow (hWnd); break; case IDM_LISTEN: if (Connection) { if (MessageBox (hWnd, "You are still connected to a computer.\nPress Yes if you want to disconnect and No to abort.\n\nSince this is just a demonstration of what you can\ndo with Networking I kept things simple.", NULL, MB_YESNO | MB_ICONSTOP) == IDNO) break; delete Connection; Connection = NULL; } if (!Networking.Listen (CONNECT_PORT)) { char cPort[1024] = ""; sprintf (cPort, "Unable to listen at port %i", CONNECT_PORT); MessageBox (hWnd, cPort, NULL, MB_OK | MB_ICONSTOP); } else { char cPort[1024] = ""; sprintf (cPort, "Now listening at port %i!\nPress 'Ok' to accept incoming connections.", CONNECT_PORT); MessageBox (hWnd, cPort, "Listening", MB_OK | MB_ICONINFORMATION); } break; case IDM_CANCELLISTEN: if (Networking.IsListening ()) Networking.StopListen (); else MessageBox (hWnd, "Unable to cancel listen-process!\nMake sure you are listening.", NULL, MB_OK | MB_ICONINFORMATION); break; case IDM_CONNECT: { if (Connection) { Connection->Disconnect (); } DialogBox (hInst, "CONNECTIP", hWnd, ConnectToIP); break; } case IDM_SENDMSG: if (!Connection) MessageBox(hWnd, "Please connect before sending data.", NULL, MB_OK | MB_ICONINFORMATION); else DialogBox(hInst, "SENDMSG", hWnd, SendString); break; case IDM_DISCONNECT: if (Connection) Connection->Disconnect (); else MessageBox (hWnd, "Unable to close connection!\nMake sure you are connected.", NULL, MB_OK | MB_ICONINFORMATION); break; case IDM_LISTLAN: { char lanlist[1024] = ""; Networking.GetNeighborhood (lanlist, 1024); MessageBox (hWnd, lanlist, "Information", MB_OK | MB_ICONINFORMATION); } default: return DefWindowProc(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break; case WM_DESTROY: PostQuitMessage(0); break; default: return DefWindowProc (hWnd, message, wParam, lParam); } return 0; } |
四、小结
本实例用它可以发送、接收、连接、断开和获取对方端口各种不同的信息。该类的主要优点是完全将连接对象化,不需要窗口就可以处理网络消息,通过定义回调函数或事件即可,甚至连通知消息都可以不用。如果读者朋友正在开发网络应用程序,那么该类也许会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