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S发展历史

最先推动 PACS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传统的相机厂家。这是因为当数字化浪潮到来的时候,他们首先就意识到这对他们的产品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巨大的冲击。他们当然有着自己的优势:对各个厂家的设备连接能力有着最为清楚的了解;但是更有难于跨越的障碍:计算机技术不够充足,对图像设备及图像处理不够了解,因为他们毕竟属于传统的机械制造商。

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设备制造商对开放的网络连接时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意义不大,并且对他们的利益有冲突,更深层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意识到,已经落在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后面;更不了解,信息技术会给医疗影像行业带来什么。比如GE,明明自己的网络协议是DICOM的,却非要命名成什么GemNet;SIEMENS 的网络协议是号称自己开发的IMNET,既非DICOM也非DICOM兼容,后来才部分增加了DICOM接口;更有甚者,SHIMAZU 甚至没有任何网络协议接口。

他们的这种抵触情绪甚至充斥了DICOM协议的每一个角落。 怀疑网络拒绝开放,这种场景使 DICOM的制定者相当光火,也使广大的客户十分不快;一方面由于压力,另一方面在拒绝的过程中,设备厂商们自己也发现了开放其实意味着更大的市场和机会。97年开始,他们开始纷纷主动向DICOM靠拢。

这时候, PACS 开始从学院和个别大型医院里走出来了。

posted @ 2013-12-27 14:28  lichongbin  阅读(55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