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中的margin、border和padding的区别
W3C组织建议把所有网页上的对像都放在一个盒(box)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创建定义来控制这个盒的属性,这些对像包括段落、列表、标题、图片以及层。盒模型主要定义四个区域:内容(content)、内边距(padding)、边框(border)和外边距(margin)。对于初学者,经常会搞不清楚margin,background-color,background-image,padding,content,border之间的层次、关系和相互影响。这里提供一张盒模型的3D示意图,希望便于你的理解和记忆。
margin:层的边框以外留的空白
background-color:背景颜色
background-image:背景图片
padding:层的边框到层的内容之间的空白
border:边框
content:内容
接下来将讲述HTML和CSS的关键——盒子模型(Box model)。理解Box model的关键便是margin和padding属性,而正确理解这两个属性也是学习用css布局的关键。
注: 为什么不翻译margin和padding?
原因一: 在汉语中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词语;
原因二: 即使有这样的词语, 由于在编写css代码时, 必须使用margin和padding, 如果我们总用汉语词语代替其来解释的话, 到了实际应用时容易混淆margin和padding的概念。
如果有一点Html基础的话,就应该了解一些基本元素(Element),如p、h1~h6、br、div、li、ul、img等。如果将这些元素细分,又可以分别为顶级(top-level)元素、块级(block-level)元素和内联(inline)元素。
块级元素是构成一个html的主要和关键元素,而任意一个块级元素均可以用Box model来解释说明。
Box Model: 任意一个块级元素均由content(内容)、padding、background(包括背景颜色和图片)、border(边框)、margin五个部分组成。
立体图如下:
平面图如下:
根据以上两图,相信大家对于Box model会有个直观的认识。
以下说明margin和padding属性:
1、margin: 包括margin-top、margin-right、margin-bottom、margin-left,控制块级元素之间的距离,它们是透明不可见的。根据上、 右、下、左的顺时针规则,可以写为 margin: 40px 40px 40px 40px;
为便于记忆,请参考下图:
当上下、左右margin值分别一致, 可简写为:
margin: 40px 40px;
前一个40px代表上下margin值,后一个40px代表左右margin值。
当上下左右margin值均一致,可简写为:
margin: 40px;
2、Padding: 包括padding-top、padding-right、padding-bottom、padding-left,控制块级元素内部,content与border之间的距离,其代码,简写请参考margin属性的写法。
至此,我们已经基本了解margin和padding属性的基本用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总是发生一些让你琢磨不透的事,而它们又或多或少的与margin有关。
注: 当你想让两个元素的content在垂直方向(vertically)分隔时,既可以选择padding-top/bottom,也可以选择margin-top/bottom,再此Ruthless建议你尽量使用padding-top/bottom来达到你的目的,这是因为css中存在Collapsing margins(折叠的margins)的现象。
Collapsing margins: margins折叠现象只存在于临近或有从属关系的元素,垂直方向的margin中。
详细说明如下:
如果只提供一个,将用于全部的四条边;
如果提供两个,第一个用于上-下,第二个用于左-右;
如果提供三个,第一个用于上,第二个用于左-右,第三个用于下;
如果提供全部四个参数值,将按上-右-下-左的顺序作用于四边。
body { padding: 36px;} //对象四边的补丁边距均为36px
body { padding: 36px 24px; } //上下两边的补丁边距为36px,左右两边的补丁边距为24px
body { padding: 36px 24px 18px; } //上、下两边的补丁边距分别为36px、18px,左右两边的补丁边距为24px
body { padding: 36px 24px 18px 12px; } //上、右、下、左补丁边距分别为36px、24px、18px、12px
下面说一下块级元素和内联元素
块级元素 | 内联元素 |
address - 地址 block - 块引用 center - 居中对齐块(不推荐) dir - 目录列表(HTML5踢出) div - 常用的不能再常用了 dl - 列表 fieldset - 一个包含着form组的框 form - 表了个单 h1 ~ h6 各种尺寸标题 hr - 水平分隔线(不推荐) menu - 菜单列表 noframes - 浏览器不支持frames显示的块 noscript - 浏览器不支持script显示的块 ol - 有序列表 ul - 无序列表 p - 段落 pre - 格式化文本 table - 表了个格 |
a - 锚点 abbr - 缩写(语义、利于搜索引擎) acronym - 首字(HTML5踢出) b - 粗体(不推荐) big - 大字体(不推荐) cite - 引用(语义、利于搜索引擎) code - 引用源码(语义) em - 强调(如果仅为了斜体请用<i>) font - 字体设定(不推荐) i - 斜体 img - 图片 input - 输入框 label - 表单标签(事件关联对应表单项) q - 短引用(标准添加引号,IE不添加引号) s - 中划线(不推荐) samp - 用于提取内容 select - 项目选择 small - 小字体(不推荐) strong - 粗体(不推荐) sub - 下标 sup - 上标 textarea - 多行文本输入框 u - 下划线 var - 定义变量 |
如果将这些元素细分, 又可以分别归为顶级(top-level)元素,块级(block-level)元素和内联(inline)元素.
1. Top-level element 【顶级元素】: { html, body, frameset }
包括html, body, frameset, 表现如Block-level element, 属于高级块级元素.
2. Block-level element 【块级元素】: { p, h1~h6, div, ul }
顾名思义就是以块显示的元素,高度宽度都是可以设置的。比如我们常用的 p, h1~h6, div, ul 默认状态下都是属于块级元素。块级元素比较霸道,默认状态下每次都占据一整个行,后面的内容也必须再新起一行显示。当然非块级元素也可以通过css的display:block;将其更改成块级元素。此外还有个特殊的,float也具有此功能。
块级元素能够独立存在, 一般的块级元素之间以换行(如一个段落结束后另起一行)分隔。块级元素是构成一个html的主要和关键元素, 而任意一个块级元素均可以用Box model来解释说明.
3. Inline element 【内联元素】: { a, br, em, img, li, span }
通俗点来说就是文本的显示方式,与块级元素相反,内联元素的高度宽度是不可以设置的,其宽度就是自身文字或者图片的宽度。我们常用到的<a>、<span>、<em>都属于内联元素。内联元素的显示特点就是像文本一样的显示,不会独自占据一个行。当然内联元素也能变成块级元素,那就是通过css的display:inline;和float来实现。
内联元素依附其他块级元素存在, 紧接于被联元素之间显示, 而不换行。
在《CSS权威指南》这样定义到,“任何不是块级元素的可见元素都是内联元素。其表现的特性是“行布局”形式。”我个人不太习惯“行布局”的说话,因为我认为块级元素从表现上更像“行”显示,而内联元素更像是“文本”的显示属性。这其中一点记住很关键,“内联元素的高度宽度都是不可以设置的,其宽度就是自身文字或者图片的宽度”。因为在你设置宽度高度大半天后没反应才发现,原来这只是个内联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