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高中的向量吗?leetcode 335. Self Crossing(判断线段相交)
传统解法
题目来自 leetcode 335. Self Crossing。
题意非常简单,有一个点,一开始位于 (0, 0) 位置,然后有规律地往上,左,下,右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判断是否会相交(self crossing)。
一个很容易想到的方案就是求出所有线段,然后用 O(n^2) 的时间复杂度两两判断线段是否相交,而线段相交的判断,可以列个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交点)。这个解法非常容易想到,但是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复杂,接下去介绍利用向量的解法。
向量解法
简单回顾下向量,具体的自行谷歌。向量就是一条有向线段,这里要用到的是向量的 叉乘。(还有个类似的概念叫做 点积)
叉乘公式:
而因为 p1 X p2 = | a | * | b | * sin α,后者又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所以可以用叉乘来求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理可以求解三角形的面积)。PS:如果给出三个点坐标,求解三角形面积的话,最好用叉乘来做,这样更精确,而不是海伦公式。
向量叉乘还能判断 p0p1 和 p0p2 两个向量, 对于 p0 点而言,p0p1 是位于 p0p2 顺时针方向,还是逆时针方向。
我们回到判断线段相交,两线段相交有如下两种可能。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可以判断 p1, p2 两点分别位于线段 p3p4 两边,同时满足 p3, p4 两点分别位于线段 p1p2 两边。如何判断?以判断 p1,p2 是否位于线段 p3p4 两边为例,求解叉乘 p3p1 X p3p4,以及 p3p2 X p3p4,如果符合条件,两值必是一正一负。对于第二种情况,因为共线,所以叉乘结果为 0,但是叉乘结果为 0 只能保证共线,并不能保证相交,所以还需要进行如下的判断。
这样解法就呼之欲出了,贡献个判断线段相交的模板:
/**
* @param {object} a
* @param {object} b
* @return {boolean}
* a, b 表示两条线段。
* (a.x1, a.y1), (a.x2, a.y2) 分别表示线段 a 两个端点; b 类似
*/
function f(a, b) {
function online(a, b, c) {
if (a.x >= Math.min(b.x, c.x) && a.x <= Math.max(b.x, c.x) && a.y >= Math.min(b.y, c.y) && a.y <= Math.max(b.y, c.y))
return true;
return false;
}
var n1, n2, n3, n4;
n1 = (a.x1 - b.x2) * (b.y1 - b.y2) - (a.y1 - b.y2) * (b.x1 - b.x2);
n2 = (a.x2 - b.x2) * (b.y1 - b.y2) - (a.y2 - b.y2) * (b.x1 - b.x2);
n3 = (b.x1 - a.x2) * (a.y1 - a.y2) - (b.y1 - a.y2) * (a.x1 - a.x2);
n4 = (b.x2 - a.x2) * (a.y1 - a.y2) - (b.y2 - a.y2) * (a.x1 - a.x2);
if (n1 * n2 < 0 && n3 * n4 < 0)
return 1;
var p1 = {x: a.x1, y: a.y1};
var p2 = {x: a.x2, y: a.y2};
var p3 = {x: b.x1, y: b.y1};
var p4 = {x: b.x2, y: b.y2};
if (n1 === 0 && online(p1, p3, p4))
return 1;
if (n2 === 0 && online(p2, p3, p4))
return 1;
if (n3 === 0 && online(p3, p1, p2))
return 1;
if (n4 === 0 && online(p4, p1, p2))
return 1;
return 0;
}
本题完整代码详见 https://github.com/hanzichi/leetcode/tree/master/Algorithms/Self Crossing,求 star, 求 fork,求 fo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