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2

胃下垂的原因 教你7招預防胃下垂
2015/03/23 來源:三九養生堂

胃下垂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它的發病原因有很多,其臨床表現和症狀也很複雜。那麼你知道胃下垂的病因到底是什麼嗎?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胃下垂的治療和預防,趕緊來看看吧!

 

目錄

1、胃下垂的介紹2、教你7招預防胃下垂

3、胃下垂的原因4、胃下垂的8大症狀

5、胃下垂的鑑別與診斷6、胃下垂的治療

7、兒童胃下垂的護理8、胃下垂的飲食療法

胃下垂的介紹

胃下垂是由於膈肌懸力不足,支撐內臟器官韌帶鬆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鬆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腸球部位置的改變。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時的最低點不應超過臍下2橫指,其位置相對固定,對於維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動力降低,腹腔壓力降低,腹肌收縮力減弱,胃膈韌帶、胃肝韌帶、胃脾韌帶、胃結腸韌帶過於鬆弛等,均可導致下垂。

臨床表現

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症狀,下垂明顯者可以出現如下症狀: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多為持續性隱痛。常於餐後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常於飯後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這是因為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噁心、嘔吐。

便秘多為頑固性,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致通過緩慢。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症狀長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負擔過重,因而產生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抑鬱等神經精神症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檢查

1.可見瘦長體型

上腹部壓痛點因立臥位變動而不固定,有時用衝擊觸診法,或患者急速變換體位時,可聽到臍下振水聲。上腹部易捫到主動脈搏動,常同時伴有肝下垂、腎下垂及結腸下垂的體徵。

2.X線檢查,胃腸鋇餐造影可見

依據站立位胃小彎弧線最低點與兩側髂嵴聯線的位置分為3度:

(1)輕度

指胃小彎弧線最低點的位置位於髂嵴聯線下1.0~5.0cm;

(2)中度

指胃小彎弧線最低點的位置位於髂嵴聯線下5.0~10cm;

(3)重度

指胃小彎弧線最低點的位置位於髂嵴聯線下10cm以上。

3.飲水超聲波檢查

飲水後測知胃下緣移入盆腔內。

診斷

依據患者病史及臨床表現:胃腸功能低下和分泌功能紊亂,常出現飽脹不適、厭食、噯氣、便秘、腹痛等,餐後站立過久和勞累後加重。

體檢一般體形消瘦,立位時,下腹部有時呈「葫蘆樣」外形,胃區可有振水音,上腹部易觸到明顯的腹主動脈搏動,通常伴有肝、脾、腎和結腸等器官的下垂。疑胃下垂患者主要依靠X線檢查確診。

鑑別診斷

1.急性胃擴張

急性胃擴張常發生於創傷,麻醉和外科手術後數小時至一兩天內或飽餐後不久出現,患者感上腹脹滿或持續性脹痛,繼而出現嘔吐,主要為胃內容物,量小,但發作頻繁,雖吐而腹脹不減,X線腹部平片可見擴大的胃飽和緻密的食物殘渣陰影,服少量的鋇劑可見擴張的胃型。

2.胃瀦留

胃瀦留多由於胃張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術引起的胃運動障礙,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經病變,以及迷走神經切斷術等均可引起本病。

胃下垂應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膽囊炎、胃癌、胃擴張、幽門梗阻等病相鑑別。

併發症病程較長者,由於心理精神因素或貧血、消瘦等因素,患者常有頭昏、頭痛、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狀,少數甚至出現抑鬱症的症狀。嚴重者同時伴有肝、脾、腎、橫結腸等下垂則稱為內臟下垂。

治療

1.西醫治療

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參照慢性胃炎治療。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叮啉或胃復安。合併便秘者首選莫沙必利片。試用ATP治療,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時肌注,25日為1療程,間隔5天後再進行第二個療程。必要時放置胃托。

2.中醫治療

(1)耳針

選用毫針柄,在耳殼「胃腸區」按壓,尋找敏感點,在此點上加壓2~3分鐘,每日1次。

(2)艾灸

取氣海、關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

臥位呼吸法,患者取仰臥位,臀部適當墊高或將床腳墊高5厘米,先吸再呼,停閉,重複進行。

教你7招預防胃下垂

1.少食多餐

由於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於胃內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

2.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細嚼慢咽以利於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3.食物細軟

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主食應以軟飯為佳,如麵條要煮透煮軟;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應注意的是,魚肉不可過熟,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對胃的負擔最小。

4.營養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產生機體營養失衡,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均衡,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

5.減少刺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症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儘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有利於減緩胃下垂的發生與發展。

6.防止便秘

日常飲食中多調配些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中含有較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後者可促進胃腸蠕動,使糞便變得鬆軟潤滑,防止便秘發生。如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緩解和消除便秘。

7.動靜相宜

胃下垂患者積極參加體育鍛鍊有助於防止胃下垂繼續發展,還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強而增強胃張力,胃蠕動,改善症狀。

總之,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對體瘦者,應增加營養。應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預防該病,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也可採用簡便易學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減少該病的發生。

胃下垂的原因

胃下垂是指X線胃腸鋇劑造影檢查發現胃的位置低於正常,胃小彎在髂脊連線以下,且伴有臨床一系列症狀如腹脹、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

臨床上常與腎下垂合併存在,可為內臟下垂的一部分。究其原因首先為體質因素,即所謂無力型體質者,胃壁肌肉張力弛緩,胃遂延長下垂,「胃無力」乃下垂的原因,下垂是無力的後果;其次為腹壓因素,腹壁肌肉彈性降低或腹腔內壓力突然下降(如妊娠分娩、大量放腹水後)可致內臟下垂。

其病機可概括為脾胃失和。引起脾胃失和的原因有飲食失節,內上七情,勞累過度等。故《脾胃論》說:「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木位,此所以病也。」「形體勞役則脾病」。

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主升,胃主降,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臟腑功能失調即表現在脾胃這一對矛盾的功能紊亂,或為脾濕,或為胃燥,或為胃氣上逆,或為脾氣下陷,或為脾不運化,或為胃不受納。既有虛證也有實證,故氣虛可見,氣滯亦有。

初病在經在氣,久病入絡在血,故《金匱要略》有:「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總之可以認為飲食、七情、勞累,可以使機體肌肉瘦薄,加之脾胃失和,納食減少。味不能歸於形,更使形體瘦削,肌肉不堅,而形成胃下垂,其他如先天稟賦薄弱,分娩後的腹壁鬆弛,均可能使肌肉不堅,是重要的發病因素。

本病脾胃臟腑功能失調,本是虛證,又因運化障礙,氣機阻滯,且日久入絡,又有瘀內停,更可挾濕、挾飲,故多實為呈虛實挾雜,正虛邪實或本虛標實之證。臨床治療除了健脾益氣、昇陽舉陷以治本外,更宜佐化飲、降逆、行氣、活血、辛開苦泄以治標,以圖標本兼顧。

1.許多胃下垂患者,先天性的體質較差,膈肌力量以及腹腔收縮力較弱,這樣很容易導致胃膈韌帶鬆弛,導致胃下垂。

2.現在許多女性都熱衷於節食減肥,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長期的進食量少以及營養吸收不足,往往會導致患者胃張力降低,很容易引發胃下垂。

3.許多人喜歡暴飲暴食,而且缺乏鍛鍊,這樣很容易導致胃部受到嚴重的壓力,引起下垂。

4.經過多次生產的產婦也容易患上胃下垂,由於產後腹壓突然下降,往往為引起的胃肌力量不足,胃的位置降低。

5.其他原因還有腹部經過多次手術以及長期臥床等,都很容易引起胃下垂。

6.胃下垂的發生與身體素質有關,如病後和產後體弱,元氣虧損,或脾胃虛弱,中氣下陷,不能使胃固托於正常的位置上。

胃下垂的8大症狀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會有症狀出現,其中胃下垂的症狀比較明顯,只要大家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就能夠及早發現胃下垂的發生,並且去正規的醫院做治療,這樣才能讓自己早日康復。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胃下垂的症狀。

1、消化系統症狀

患者食慾減退頑固性腹脹,以食後症狀尤為突出,經常噯氣不止,左腹有下墜感和壓迫感,且於食後或行走時加重,平臥時減輕。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或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胃部多有悶痛、隱痛,劇烈疼痛比較少見,患者食慾明顯降低,並有畏食、厭食的表現。

2、噁心嘔吐

常於飯後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容易出現。這是因為1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噁心、嘔吐。

3、體徵

患者身體瘦長,皮下脂肪缺乏,肌張力低下,直立時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顯振水音,腹肌鬆弛,左下腹觸壓明顯疼痛。少數患者可見肢體多關節鬆弛。

4、神經精神症狀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症狀長期折磨患者,使其精神負擔過重,因此產生失眠、頭疼、憂鬱、遲鈍和頭昏等神經精神症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5、X線檢查

X線觀察一般可見胃的位置下降、緊張力低下蠕動波稀疏,滯留物較多,胃由膨大型變為袋形或其他胃形。

全身症狀多表現為逐漸消瘦,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通過我們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胃下垂的症狀是哪些了,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規律,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大魚大肉,暴飲暴食。

而且要做適當的體育鍛鍊,增強身體的素質。最後祝患者們早日恢復健康。

6、腹脹及上腹不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7、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常於餐後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8、便秘

便秘多為頑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致通過緩慢。

胃下垂是一個我們非常頭痛的問題,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我們便是花費了不小的 精力。但是在這之後,我們還需要注意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胃下垂會引起的一些疾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胃下垂會引起什麼疾病吧。

胃下垂會造成腹脹及上腹不適,腹痛,惡性,嘔吐,便秘,精神狀態差,常會造成失眠,頭痛,頭昏,遲鈍等症狀。

胃下垂的併發症主要是表現在消化系統,全身的症狀,而且隨著病情發展導致嚴重的內臟下垂,誘發嚴重性疾病。

病程較長者,由於心理精神因素或貧血、消瘦等因素,患者常有頭昏、頭痛、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狀,少數甚至出現憂鬱症的症狀。嚴重者同時伴有肝、脾、腎、橫結腸等下垂則稱為內臟下垂。

上面的介紹其實已經很清楚了,大家肯定都是知道了胃下垂會引起的疾病。通過這般了解,我們便是能夠對胃下垂這個問題多一份警惕之心,做到更好的治療與保健了。

胃下垂病者感到腹脹、噁心、噯氣、胃痛,偶有便秘、腹瀉,或交替性腹瀉及便秘。一般都多為瘦長體型,可伴有眩暈、乏力、直立性低血壓、昏厥、體乏無力、食後脹滿、推腹有震水聲、食慾差、噯氣、噁心、頭暈、心悸等症狀。

胃下垂之所以會造成嚴重的傷害,這與不及時治療有很大關係,因此要求大家要正確面對胃下垂的症狀,從而幫助大家得出準確的確診和治療,當然大家在把握了相關症狀之後,還有必要積極諮詢相關專家的建議。

胃下垂的鑑別與診斷

1、與急性胃擴張鑑別

急性胃擴張常發生於創傷,麻醉和外科手術後數小時至一兩天內或飽餐後不久出現,患者感上腹脹滿或持續性脹痛,繼而出現嘔吐。

主要為胃內容物,量小,但發作頻繁,雖吐而腹脹不減,患者可迅速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X線腹部平片可見擴大的胃飽和緻密的食物殘渣陰影,服少量的鋇劑可見擴張的胃型,詢問病史有助鑑別。

2、胃瀦留

功能性胃瀦留多由於胃張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術引起的胃運動障礙,中樞神經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經病變,以及迷走神經切斷術等均可引起本病。

尿毒症,酸中毒,低鉀血症,低鈉血症,全身或腹腔內感染,劇烈疼痛,嚴重貧血以及抗精神病藥物和抗膽鹼能藥物的應用也可致本病,嘔吐為本病的主要表現,日夜均可發生。

嘔吐物常為宿食,一般不含膽汁,上腹飽脹和疼痛亦多見,如有嘔吐宿食,空腹時腹部有振水音,即提示胃瀦留。

進食4h後,仍可從胃反出或自胃腔內抽出食物則可獲證實,胃腸鋇餐檢查時,鋇劑在4h後的存留50%,或6h後仍未排空,均為本症之佐證。

3、其他疾病

胃下垂應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膽囊炎,胃癌,胃擴張,幽門梗阻等病相鑑別。

診斷檢查

X線鋇餐檢查可確診。立位時可見胃的位置下降,張力減退。胃小彎角切跡低於髂嵴連線水平。胃呈馬蹄形,十二指腸球部受牽引拉長,上角尖銳。十二指腸第三段呈十二指腸壅滯。

一、體徵

討貝Traube區叩診下移。餐後叩診,胃下極可下移至盆腔,上腹可捫及強烈主動脈搏動,常伴有肝、腎下移。

肋下角常小於90°,站立時因胃下移,患者上腹可觸到腹主動脈搏動,上腹部壓痛點可因臥位變動而不固定,因胃排空延緩而出現振水音。

二、診斷

1、飲水超聲波試驗

測知胃下緣移入盆腔內。

2、x線檢查表現

1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髂嵴連續以下。

2無張力型胃。

3十二指腸第二部常位於幽門管後面,球部向左偏移。

判定

具有其中之一可確診。

溫馨提示

人們應勞逸結合。過度勞累,氣虛正耗,易致脾虛氣陷而發生本病,故勿過度勞累,勞逸結合,使脾氣旺盛而不下陷,可有效地預防本病。而且還要搞好計劃生育。

經產多胎生育者,由於腹壁鬆弛易患本病。故積極實行計劃生育,少生優生也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胃下垂的治療

一、內科治療

1、加強鍛鍊

增強腹肌張力,並少吃多餐,糾正不良的習慣性體位。

2、增加營養

並給以助消化劑,必要時給蛋白合成製劑及胰島素等以增加腹腔內脂肪,加強腹肌張力。

3、對症治療

對無力型胃可用促胃動力藥,胃痛者可用鎮痛藥,便秘者可用潤滑劑。

4、用藥

可試用加蘭他敏氫溴酸鹽10mg,3次/d,口服或25mg,1次/d,肌內注射。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20~40天為一療程,視患者病情而定,經1~2個療程後,病情仍未改善,應停用。

二、中醫治療

脾虛氣陷型

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噯氣不舒,食後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象緩弱。

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丸。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6g,炒稻芽、麥芽各12g,噁心嘔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湯。

虛實夾飲型

脘腹墜脹不適,食後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動,水走腸間漉漉有聲,噁心,嘔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脈象沉細小滑。

治以溫陽化飲、和胃降逆,方用苓桂術甘湯合附子理中湯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黃連3g、吳萸6g。

肝胃不和型

兩脅脹而不適,脘腹脹滿,呃逆,噯氣,嘈雜噫酸,善太息,苔薄膩,脈弦小。

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與逍遙散加減化裁。

胃陰不足型

面色略紅,唇紅而干,脘腹脹滿,灼熱不適,口乾苦,口渴思飲,噯氣,噁心嘔吐,大便干,舌紅少津,脈象細數。

治以濡養胃陰,方用益胃湯合一貫煎加雞內金6g,炒麥芽15g,萊服子12g。如嘔吐較著,可養胃降逆,方用麥門冬湯合竹茹湯。

胃絡瘀滯型

胸膈痞滿,脘腹脹墜,臍上刺痛,按之濡軟,噁心,形體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脈象沉細或澀。

治以疏肝養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湯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化裁。

三、其他治療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維生素B1 0.1g與當歸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為96.5%。

另外,電興奮療法,按摩、推拿療法、氣功療法以及幾種療法綜合治療,均有較好的療效。

四、手術治療

適用於症狀嚴重,內科治療無效的重度胃下垂者。

怎麼樣防治胃下垂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讓人們的身體質量嚴重的下降。尤其是上班族,為了節省時間,經常性的在路邊小攤或者是快餐店隨便買點飯就應付了。

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良的飲食習慣,也為胃病的發生做了鋪墊。那麼,怎麼全面防治胃下垂呢?

1、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癒。提倡胃下垂患者去看中醫,中醫的良方對於養胃特別有效。

2、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3、防治胃下垂要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

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

4、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

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

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

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5、胃下垂的人應該戒菸、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料。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8、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

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9、有胃下垂的人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老年人胃下垂的治療

很多老年人都會患有胃下垂的胃部疾病,而且特別是那些形體比較瘦弱的老年人就更加容易患上此病。患有胃下垂的病人,通常會感覺到下腹的部位會有脹痛的不適症狀,特別是在吃飽之後,就會更加的明顯。

全身鍛鍊

體操、太極拳、八段錦 、五禽戲、散步等。

腹肌鍛鍊

仰臥,雙腿伸直抬高,放下,反覆進行數次,稍作休息後再重複做數次。也可以模擬蹬自行車的動作,或做下蹲動作。

腹式呼吸

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覆進行多次。

飯後臥床

時間約為20~30分鐘,取頭部低位、骨盆墊高的姿勢,使胃向上移。

按摩腹部

在體育鍛鍊後進行10分鐘左右。可屈膝仰臥,然後以右手按揉腹部。

氣功療法

臥位,全身放鬆,吸氣,意守丹田思想集中在下腹部丹田穴,呼氣。如此反覆進行,速度宜緩慢,每次10~20分鐘,每天1~2次。一般在鍛鍊前做。

小編要建議老年人,如果患有胃下垂之後,一定要少吃多餐,平時吃東西不要暴飲暴食,吃完東西之後後最好可以臥床休息20分鐘左右。

另外治療的體育運動一般要以鍛鍊腹肌為主,還需要避免劇烈的活動,特別不要長時間站著。

兒童胃下垂的護理

胃下垂髮病的人群應該是成人,但不知為何,兒童也逐漸收到了病魔的青睞。胃下垂對於兒童來說是一個噩耗,不僅讓兒童形體消瘦,個子矮小,免疫力低,還嚴重影響的孩子的正常發育。

而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對孩子負責。監督孩子的日常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以免受到病魔的傾襲。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防治兒童胃下垂的措施。

1、加強營養

胃下垂的孩子形體消瘦,營養不足,所以要選用相對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質、脂肪的食物。

由於兒童食量少,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進餐後應該有一段時間平臥,切不可暴飲暴食。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症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2、全身性康復鍛鍊

患兒午飯後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臥床上20~30分鐘。仰臥後雙腿伸直,然後抬高、放下,反覆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複做數次。

也可在仰臥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晚飯後散散步,回家後再仰臥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後在胃脘部做環行按摩。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如果小孩子不喜歡這種運動,可由家長幫忙,減輕運動量大帶來的負擔。

3、仰臥起坐鍛鍊

患兒仰臥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鬆,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覆做數次。

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鐘16~18次。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 ,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鬆。

15分鐘後做仰臥起坐,即身體平臥,雙手放於頭後,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臥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後復位。仰臥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

以上建議。希望家長謹記。讓孩子遠離胃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病魔無空可鑽。監督孩子每天進行日常鍛鍊,並持之以恆。從小幫助孩子培養出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胃下垂的飲食療法

1、黃雌雞粳米粥

黃雌雞1隻,粳米250 g,蔥白1把,姜、蒜、精鹽各適量。

將黃雌雞殺後,去毛及內臟,洗乾淨,切成塊,與粳米一同放入沙鍋內,共煮為粥,快熟時放入蔥、姜、蒜、精鹽調味品,再煮一沸,即可食用。

溫中補氣,補精益髓。適用於氣血不足,面黃神疲,胃脘下垂等症。

2、鯽魚蓴菜羹

鯽魚、蓴菜各120 g,橘皮粉、花椒粉、精鹽、薑汁各適量,升麻12 g,粗鹽1 000 g,素油15 g。

將鯽魚殺後,去頭、鱗、肚腸,用棉紙包4層,鍋內放粗鹽燒至發紅,取出2/3的量,將魚放入鍋內,再把取出的鹽倒人鍋內加盞燜20分鐘,取出魚去外包的棉紙,把魚肉剔出,再把鍋洗乾淨,放入素油燒開,置入洗乾淨切碎之蓴菜略炒,隨即加水、升麻紗布包、橘皮粉、花椒粉、薑汁、精鹽煮沸,放入魚肉,再燒開,取出紗布包即可。

補脾益氣,健脾益胃。適用於脾胃虛弱、胃脘疼痛、不欲飲食、消瘦、胃下垂、乏力患者。

3、內金白朮益脾餅

生自術120g,升麻12g,生雞內金、乾薑各60g,熟棗肉250g。

先將白朮、雞內金、升麻焙乾,研成細末,然後入鍋煮熟研面,乾薑研細末,共合棗肉搗如泥狀,做成小圓餅,放炭上炙干。功效補脾益胃。適用於脾胃虛寒,中陽不振所致的泄瀉、不欲飲食、胃下垂等症。

4、素筍瘦肉盅

原料麵筋、小茴香、花椒、赤曲、蔥頭、苦杏仁、肉湯各適量。

用好麵筋,切成手指長的條,入肉湯和雞湯中煮3~4沸,撈出擠干湯汁,入鍋中先焙,夾出小茴香數粒研碎不可研太細,合花椒、赤曲少許,用湯泡軟,蔥頭1個切細絲或小丁,苦杏仁1把去皮尖搗碎,用酒調湯,鍋內候熟住火,先傾苦杏仁入酒湯內沸過,次下麵筋條及備好的調料,用鐵鏟頻頻翻轉收汁,盛在碗內按實,用荷葉益好,6~8小時後可食用。

益氣補虛,昇陽溫中。治脾胃虛弱,胃氣不固,氣虛體弱,胃中虛寒,疼痛喜按,胃下垂等症。

5、人參煨豬肚湯

豬肚1個,人參15 g,乾薑5 g,花椒少許,蔥白7根,糯米150 g,清水500 mL。

將豬肚洗乾淨,焯水,將人參打成碎末,乾薑切碎,花椒去目微炒,蔥白去須,切成段,糯米洗乾淨,將上述各樣裝入豬肚內,用線縫合好,沙鍋內加水,將豬肚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除去湯麵上的浮沫,然後改用文火煮,令其爛熟。

補五臟,健脾胃,昇陽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胃和臟器下垂患者。

結語: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胃下垂的發病原因到底有有哪些了嗎?你知道胃下垂應該怎麼治療才最有效果了嗎?胃下垂雖然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只要我們及時發現,儘快地採取治療措施,平時做一些預防的工作,一定會遠離疾病困擾。

 

胃下垂的原因 教你7招預防胃下垂

2015/03/23 來源:三九養生堂

胃下垂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它的發病原因有很多,其臨床表現和症狀也很複雜。那麼你知道胃下垂的病因到底是什麼嗎?今天小編就向大家介紹胃下垂的治療和預防,趕緊來看看吧!

目錄

1、胃下垂的介紹2、教你7招預防胃下垂

3、胃下垂的原因4、胃下垂的8大症狀

5、胃下垂的鑑別與診斷6、胃下垂的治療

7、兒童胃下垂的護理8、胃下垂的飲食療法

胃下垂的介紹

胃下垂是由於膈肌懸力不足,支撐內臟器官韌帶鬆弛,或腹內壓降低,腹肌鬆弛,導致站立時胃大彎抵達盆腔,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降到髂嵴聯線以下。常伴有十二指腸球部位置的改變。正常人的胃在腹腔的左上方,直立時的最低點不應超過臍下2橫指,其位置相對固定,對於維持胃的正常功能有一定作用。

凡能造成膈肌位置下降的因素,如膈肌活動力降低,腹腔壓力降低,腹肌收縮力減弱,胃膈韌帶、胃肝韌帶、胃脾韌帶、胃結腸韌帶過於鬆弛等,均可導致下垂。

臨床表現

輕度下垂者一般無症狀,下垂明顯者可以出現如下症狀: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多為持續性隱痛。常於餐後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常於飯後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易出現。這是因為一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噁心、嘔吐。

便秘多為頑固性,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致通過緩慢。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症狀長期折磨病人,使其精神負擔過重,因而產生失眠、頭痛、頭昏、遲鈍、抑鬱等神經精神症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檢查

1.可見瘦長體型

上腹部壓痛點因立臥位變動而不固定,有時用衝擊觸診法,或患者急速變換體位時,可聽到臍下振水聲。上腹部易捫到主動脈搏動,常同時伴有肝下垂、腎下垂及結腸下垂的體徵。

2.X線檢查,胃腸鋇餐造影可見

依據站立位胃小彎弧線最低點與兩側髂嵴聯線的位置分為3度:

(1)輕度

指胃小彎弧線最低點的位置位於髂嵴聯線下1.0~5.0cm;

(2)中度

指胃小彎弧線最低點的位置位於髂嵴聯線下5.0~10cm;

(3)重度

指胃小彎弧線最低點的位置位於髂嵴聯線下10cm以上。

3.飲水超聲波檢查

飲水後測知胃下緣移入盆腔內。

診斷

依據患者病史及臨床表現:胃腸功能低下和分泌功能紊亂,常出現飽脹不適、厭食、噯氣、便秘、腹痛等,餐後站立過久和勞累後加重。

體檢一般體形消瘦,立位時,下腹部有時呈「葫蘆樣」外形,胃區可有振水音,上腹部易觸到明顯的腹主動脈搏動,通常伴有肝、脾、腎和結腸等器官的下垂。疑胃下垂患者主要依靠X線檢查確診。

鑑別診斷

1.急性胃擴張

急性胃擴張常發生於創傷,麻醉和外科手術後數小時至一兩天內或飽餐後不久出現,患者感上腹脹滿或持續性脹痛,繼而出現嘔吐,主要為胃內容物,量小,但發作頻繁,雖吐而腹脹不減,X線腹部平片可見擴大的胃飽和緻密的食物殘渣陰影,服少量的鋇劑可見擴張的胃型。

2.胃瀦留

胃瀦留多由於胃張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術引起的胃運動障礙,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經病變,以及迷走神經切斷術等均可引起本病。


胃下垂應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膽囊炎、胃癌、胃擴張、幽門梗阻等病相鑑別。

併發症病程較長者,由於心理精神因素或貧血、消瘦等因素,患者常有頭昏、頭痛、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狀,少數甚至出現抑鬱症的症狀。嚴重者同時伴有肝、脾、腎、橫結腸等下垂則稱為內臟下垂。

治療

1.西醫治療

上腹不適、隱痛、消化不良等可參照慢性胃炎治療。腹脹、胃排空緩慢者,可供給嗎叮啉或胃復安。合併便秘者首選莫沙必利片。試用ATP治療,每日早、午餐前半小時肌注,25日為1療程,間隔5天後再進行第二個療程。必要時放置胃托。

2.中醫治療

(1)耳針


選用毫針柄,在耳殼「胃腸區」按壓,尋找敏感點,在此點上加壓2~3分鐘,每日1次。

(2)艾灸

取氣海、關元、足三里、胃俞等穴施灸。

臥位呼吸法,患者取仰臥位,臀部適當墊高或將床腳墊高5厘米,先吸再呼,停閉,重複進行。

教你7招預防胃下垂

1.少食多餐

由於胃下垂患者消化功能減弱,過多的食物入胃,必然會滯留於胃內引起消化不良。所以,飲食調理的第一要求便是每次用餐量宜少,但次數可以增加,每日4—6餐為合適。

2.細嚼慢咽

胃下垂患者的胃壁張力減低,細嚼慢咽以利於消化吸收及增強胃蠕動和促進排空速度,緩解腹脹不適。

3.食物細軟

平時所吃的食物應細軟、清淡、易消化。主食應以軟飯為佳,如麵條要煮透煮軟;副食要剁碎炒熟,少吃生冷蔬菜。但應注意的是,魚肉不可過熟,因為魚肉在半生不熟時最嫩和易消化,對胃的負擔最小。

4.營養均衡

胃下垂患者大多體力和肌力都很弱,加之消化吸收不好,容易產生機體營養失衡,故較正常人更感到疲勞和精神不振。因此,患者要注意在少量多餐的基礎上力求使膳食營養均衡,糖、脂肪、蛋白質三大營養物質比例適宜。其中脂肪比例偏低些。

5.減少刺激

刺激性強的食物如辣椒、姜、過量酒精、咖啡、可樂及濃茶等,可使胃下垂患者的反酸、燒心症狀加重,影響病情改善,故而這些食物應儘量少吃少喝,有所限制。少量飲些果酒和淡茶有利於減緩胃下垂的發生與發展。

6.防止便秘

日常飲食中多調配些水果蔬菜,因為水果蔬菜中含有較多維生素和纖維素,尤其是後者可促進胃腸蠕動,使糞便變得鬆軟潤滑,防止便秘發生。如清晨喝杯淡鹽水或睡前喝杯蜂蜜麻油水,以緩解和消除便秘。

7.動靜相宜

胃下垂患者積極參加體育鍛鍊有助於防止胃下垂繼續發展,還可因體力和肌力增強而增強胃張力,胃蠕動,改善症狀。

總之,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對體瘦者,應增加營養。應積極參加體育鍛鍊,如散步、練氣功、打太極拳等。預防該病,還必須保持樂觀情緒。也可採用簡便易學的健身法,若已患慢性消化性疾病,應積極徹底治療,以減少該病的發生。

胃下垂的原因

胃下垂是指X線胃腸鋇劑造影檢查發現胃的位置低於正常,胃小彎在髂脊連線以下,且伴有臨床一系列症狀如腹脹、上腹疼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

臨床上常與腎下垂合併存在,可為內臟下垂的一部分。究其原因首先為體質因素,即所謂無力型體質者,胃壁肌肉張力弛緩,胃遂延長下垂,「胃無力」乃下垂的原因,下垂是無力的後果;其次為腹壓因素,腹壁肌肉彈性降低或腹腔內壓力突然下降(如妊娠分娩、大量放腹水後)可致內臟下垂。

其病機可概括為脾胃失和。引起脾胃失和的原因有飲食失節,內上七情,勞累過度等。故《脾胃論》說:「故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不兩立,火勝則乘木位,此所以病也。」「形體勞役則脾病」。

脾喜燥惡濕,胃喜潤惡燥;脾主升,胃主降,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臟腑功能失調即表現在脾胃這一對矛盾的功能紊亂,或為脾濕,或為胃燥,或為胃氣上逆,或為脾氣下陷,或為脾不運化,或為胃不受納。既有虛證也有實證,故氣虛可見,氣滯亦有。

初病在經在氣,久病入絡在血,故《金匱要略》有:「腹不滿,其人言我滿,為有瘀血。」總之可以認為飲食、七情、勞累,可以使機體肌肉瘦薄,加之脾胃失和,納食減少。味不能歸於形,更使形體瘦削,肌肉不堅,而形成胃下垂,其他如先天稟賦薄弱,分娩後的腹壁鬆弛,均可能使肌肉不堅,是重要的發病因素。

本病脾胃臟腑功能失調,本是虛證,又因運化障礙,氣機阻滯,且日久入絡,又有瘀內停,更可挾濕、挾飲,故多實為呈虛實挾雜,正虛邪實或本虛標實之證。臨床治療除了健脾益氣、昇陽舉陷以治本外,更宜佐化飲、降逆、行氣、活血、辛開苦泄以治標,以圖標本兼顧。

1.許多胃下垂患者,先天性的體質較差,膈肌力量以及腹腔收縮力較弱,這樣很容易導致胃膈韌帶鬆弛,導致胃下垂。

2.現在許多女性都熱衷於節食減肥,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長期的進食量少以及營養吸收不足,往往會導致患者胃張力降低,很容易引發胃下垂。

3.許多人喜歡暴飲暴食,而且缺乏鍛鍊,這樣很容易導致胃部受到嚴重的壓力,引起下垂。

4.經過多次生產的產婦也容易患上胃下垂,由於產後腹壓突然下降,往往為引起的胃肌力量不足,胃的位置降低。

5.其他原因還有腹部經過多次手術以及長期臥床等,都很容易引起胃下垂。

6.胃下垂的發生與身體素質有關,如病後和產後體弱,元氣虧損,或脾胃虛弱,中氣下陷,不能使胃固托於正常的位置上。

胃下垂的8大症狀

任何疾病的發生都會有症狀出現,其中胃下垂的症狀比較明顯,只要大家知道這方面的知識就能夠及早發現胃下垂的發生,並且去正規的醫院做治療,這樣才能讓自己早日康復。現在給大家介紹一下胃下垂的症狀。

1、消化系統症狀

患者食慾減退頑固性腹脹,以食後症狀尤為突出,經常噯氣不止,左腹有下墜感和壓迫感,且於食後或行走時加重,平臥時減輕。有時便秘,有時腹瀉,或有腹瀉便秘交替出現。

胃部多有悶痛、隱痛,劇烈疼痛比較少見,患者食慾明顯降低,並有畏食、厭食的表現。

2、噁心嘔吐

常於飯後活動時發作,尤其進食過多時更容易出現。這是因為1次進入較大量食物,加重了胃壁韌帶之牽引力而致疼痛,隨之出現噁心、嘔吐。

3、體徵

患者身體瘦長,皮下脂肪缺乏,肌張力低下,直立時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顯振水音,腹肌鬆弛,左下腹觸壓明顯疼痛。少數患者可見肢體多關節鬆弛。

4、神經精神症狀

由於胃下垂的多種症狀長期折磨患者,使其精神負擔過重,因此產生失眠、頭疼、憂鬱、遲鈍和頭昏等神經精神症狀。還可有低血壓、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等表現。

5、X線檢查

X線觀察一般可見胃的位置下降、緊張力低下蠕動波稀疏,滯留物較多,胃由膨大型變為袋形或其他胃形。

全身症狀多表現為逐漸消瘦,可伴有眩暈、乏力、心悸、失眠、多夢等症狀。

通過我們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胃下垂的症狀是哪些了,建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規律,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大魚大肉,暴飲暴食。

而且要做適當的體育鍛鍊,增強身體的素質。最後祝患者們早日恢復健康。

6、腹脹及上腹不

患者多自述腹部有脹滿感,沉重感,壓迫感。

7、腹痛

多為持續性隱痛,常於餐後發生,與食量有關,進食量愈大,其疼痛時間愈長,且疼痛亦較重,同時疼痛與活動有關,飯後活動往往使疼痛加重。

8、便秘

便秘多為頑固性,其主要原因可能由於同時有橫結腸下垂,使結腸肝曲與脾曲呈銳角,而致通過緩慢。

胃下垂是一個我們非常頭痛的問題,為了應對這個問題我們便是花費了不小的 精力。但是在這之後,我們還需要注意其他的一些東西,比如胃下垂會引起的一些疾病。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胃下垂會引起什麼疾病吧。

胃下垂會造成腹脹及上腹不適,腹痛,惡性,嘔吐,便秘,精神狀態差,常會造成失眠,頭痛,頭昏,遲鈍等症狀。

胃下垂的併發症主要是表現在消化系統,全身的症狀,而且隨著病情發展導致嚴重的內臟下垂,誘發嚴重性疾病。

病程較長者,由於心理精神因素或貧血、消瘦等因素,患者常有頭昏、頭痛、失眠、心悸、乏力等症狀,少數甚至出現憂鬱症的症狀。嚴重者同時伴有肝、脾、腎、橫結腸等下垂則稱為內臟下垂。

上面的介紹其實已經很清楚了,大家肯定都是知道了胃下垂會引起的疾病。通過這般了解,我們便是能夠對胃下垂這個問題多一份警惕之心,做到更好的治療與保健了。

胃下垂病者感到腹脹、噁心、噯氣、胃痛,偶有便秘、腹瀉,或交替性腹瀉及便秘。一般都多為瘦長體型,可伴有眩暈、乏力、直立性低血壓、昏厥、體乏無力、食後脹滿、推腹有震水聲、食慾差、噯氣、噁心、頭暈、心悸等症狀。

胃下垂之所以會造成嚴重的傷害,這與不及時治療有很大關係,因此要求大家要正確面對胃下垂的症狀,從而幫助大家得出準確的確診和治療,當然大家在把握了相關症狀之後,還有必要積極諮詢相關專家的建議。

胃下垂的鑑別與診斷

1、與急性胃擴張鑑別

急性胃擴張常發生於創傷,麻醉和外科手術後數小時至一兩天內或飽餐後不久出現,患者感上腹脹滿或持續性脹痛,繼而出現嘔吐。

主要為胃內容物,量小,但發作頻繁,雖吐而腹脹不減,患者可迅速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甚至休克,X線腹部平片可見擴大的胃飽和緻密的食物殘渣陰影,服少量的鋇劑可見擴張的胃型,詢問病史有助鑑別。

2、胃瀦留

功能性胃瀦留多由於胃張力缺乏所致,此外,胃部或其他腹部手術引起的胃運動障礙,中樞神經系疾病,糖尿病所致的神經病變,以及迷走神經切斷術等均可引起本病。

尿毒症,酸中毒,低鉀血症,低鈉血症,全身或腹腔內感染,劇烈疼痛,嚴重貧血以及抗精神病藥物和抗膽鹼能藥物的應用也可致本病,嘔吐為本病的主要表現,日夜均可發生。

嘔吐物常為宿食,一般不含膽汁,上腹飽脹和疼痛亦多見,如有嘔吐宿食,空腹時腹部有振水音,即提示胃瀦留。

進食4h後,仍可從胃反出或自胃腔內抽出食物則可獲證實,胃腸鋇餐檢查時,鋇劑在4h後的存留50%,或6h後仍未排空,均為本症之佐證。

3、其他疾病

胃下垂應與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神經官能症,慢性膽囊炎,胃癌,胃擴張,幽門梗阻等病相鑑別。

診斷檢查

X線鋇餐檢查可確診。立位時可見胃的位置下降,張力減退。胃小彎角切跡低於髂嵴連線水平。胃呈馬蹄形,十二指腸球部受牽引拉長,上角尖銳。十二指腸第三段呈十二指腸壅滯。

一、體徵

討貝Traube區叩診下移。餐後叩診,胃下極可下移至盆腔,上腹可捫及強烈主動脈搏動,常伴有肝、腎下移。

肋下角常小於90°,站立時因胃下移,患者上腹可觸到腹主動脈搏動,上腹部壓痛點可因臥位變動而不固定,因胃排空延緩而出現振水音。

二、診斷

1、飲水超聲波試驗

測知胃下緣移入盆腔內。

2、x線檢查表現

1胃小彎弧線最低點髂嵴連續以下。

2無張力型胃。

3十二指腸第二部常位於幽門管後面,球部向左偏移。

判定

具有其中之一可確診。

溫馨提示

人們應勞逸結合。過度勞累,氣虛正耗,易致脾虛氣陷而發生本病,故勿過度勞累,勞逸結合,使脾氣旺盛而不下陷,可有效地預防本病。而且還要搞好計劃生育。

經產多胎生育者,由於腹壁鬆弛易患本病。故積極實行計劃生育,少生優生也是預防本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胃下垂的治療

一、內科治療

1、加強鍛鍊

增強腹肌張力,並少吃多餐,糾正不良的習慣性體位。

2、增加營養

並給以助消化劑,必要時給蛋白合成製劑及胰島素等以增加腹腔內脂肪,加強腹肌張力。

3、對症治療

對無力型胃可用促胃動力藥,胃痛者可用鎮痛藥,便秘者可用潤滑劑。

4、用藥

可試用加蘭他敏氫溴酸鹽10mg,3次/d,口服或25mg,1次/d,肌內注射。一般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20~40天為一療程,視患者病情而定,經1~2個療程後,病情仍未改善,應停用。

二、中醫治療

脾虛氣陷型

面色萎黃,精神倦怠,語言低微,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脘腹重墜,脹滿,噯氣不舒,食後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脈象緩弱。

治以補氣升陷,方用補中益氣湯合枳術丸。少食納呆可加雞內金6g,炒稻芽、麥芽各12g,噁心嘔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湯。

虛實夾飲型

脘腹墜脹不適,食後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動,水走腸間漉漉有聲,噁心,嘔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脈象沉細小滑。

治以溫陽化飲、和胃降逆,方用苓桂術甘湯合附子理中湯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黃連3g、吳萸6g。

肝胃不和型

兩脅脹而不適,脘腹脹滿,呃逆,噯氣,嘈雜噫酸,善太息,苔薄膩,脈弦小。

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與逍遙散加減化裁。

胃陰不足型

面色略紅,唇紅而干,脘腹脹滿,灼熱不適,口乾苦,口渴思飲,噯氣,噁心嘔吐,大便干,舌紅少津,脈象細數。

治以濡養胃陰,方用益胃湯合一貫煎加雞內金6g,炒麥芽15g,萊服子12g。如嘔吐較著,可養胃降逆,方用麥門冬湯合竹茹湯。

胃絡瘀滯型

胸膈痞滿,脘腹脹墜,臍上刺痛,按之濡軟,噁心,形體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脈象沉細或澀。

治以疏肝養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湯合香砂六君子湯加減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化裁。

三、其他治療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維生素B1 0.1g與當歸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為96.5%。

另外,電興奮療法,按摩、推拿療法、氣功療法以及幾種療法綜合治療,均有較好的療效。

四、手術治療

適用於症狀嚴重,內科治療無效的重度胃下垂者。

怎麼樣防治胃下垂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讓人們的身體質量嚴重的下降。尤其是上班族,為了節省時間,經常性的在路邊小攤或者是快餐店隨便買點飯就應付了。

其實,這是一種非常不良的飲食習慣,也為胃病的發生做了鋪墊。那麼,怎麼全面防治胃下垂呢?

1、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癒。提倡胃下垂患者去看中醫,中醫的良方對於養胃特別有效。

2、木瓜適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於胃酸較多的人,不要使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除了冰的東西以外,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等也都不宜多吃。

3、防治胃下垂要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

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

4、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別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滯脹而影響入睡。

硬的、纖維類的東西不好消化。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

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

入睡前兩三個小時都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如果覺得肚子空可以多喝水。

5、胃下垂的人應該戒菸、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料。豆奶雖好,但為寒性,不能取代牛奶。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

8、其他蔬菜水果類的食物是人體不能缺乏的,所以應該足量。但最好煮得軟一點再吃,這樣胃會好受一點。

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適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

9、有胃下垂的人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老年人胃下垂的治療

很多老年人都會患有胃下垂的胃部疾病,而且特別是那些形體比較瘦弱的老年人就更加容易患上此病。患有胃下垂的病人,通常會感覺到下腹的部位會有脹痛的不適症狀,特別是在吃飽之後,就會更加的明顯。

全身鍛鍊

體操、太極拳、八段錦 、五禽戲、散步等。

腹肌鍛鍊

仰臥,雙腿伸直抬高,放下,反覆進行數次,稍作休息後再重複做數次。也可以模擬蹬自行車的動作,或做下蹲動作。

腹式呼吸

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覆進行多次。

飯後臥床

時間約為20~30分鐘,取頭部低位、骨盆墊高的姿勢,使胃向上移。

按摩腹部

在體育鍛鍊後進行10分鐘左右。可屈膝仰臥,然後以右手按揉腹部。

氣功療法

臥位,全身放鬆,吸氣,意守丹田思想集中在下腹部丹田穴,呼氣。如此反覆進行,速度宜緩慢,每次10~20分鐘,每天1~2次。一般在鍛鍊前做。

小編要建議老年人,如果患有胃下垂之後,一定要少吃多餐,平時吃東西不要暴飲暴食,吃完東西之後後最好可以臥床休息20分鐘左右。

另外治療的體育運動一般要以鍛鍊腹肌為主,還需要避免劇烈的活動,特別不要長時間站著。

兒童胃下垂的護理

胃下垂髮病的人群應該是成人,但不知為何,兒童也逐漸收到了病魔的青睞。胃下垂對於兒童來說是一個噩耗,不僅讓兒童形體消瘦,個子矮小,免疫力低,還嚴重影響的孩子的正常發育。

而作為家長的我們,應該對孩子負責。監督孩子的日常作息時間和生活習慣,以免受到病魔的傾襲。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防治兒童胃下垂的措施。

1、加強營養

胃下垂的孩子形體消瘦,營養不足,所以要選用相對容易消化、營養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質、脂肪的食物。

由於兒童食量少,應該用少食多餐的辦法,逐漸適應胃的承受能力。進餐後應該有一段時間平臥,切不可暴飲暴食。經過一段時間的飲食調養,身體會逐漸強壯起來,胃下垂的症狀也就會大大減輕了

2、全身性康復鍛鍊

患兒午飯後取頭低位、墊高骨盆的姿勢仰臥床上20~30分鐘。仰臥後雙腿伸直,然後抬高、放下,反覆進行數次,稍事休息,再重複做數次。

也可在仰臥時,雙腿做仿蹬自行車的動作。晚飯後散散步,回家後再仰臥床上,自行按摩腹部,從臍下輕柔地向上按壓,然後在胃脘部做環行按摩。每天堅持可使胃逐漸上移。

如果小孩子不喜歡這種運動,可由家長幫忙,減輕運動量大帶來的負擔。

3、仰臥起坐鍛鍊

患兒仰臥在硬板床上,頭部端正,雙腿伸直,足尖向上,雙手放在大腿兩側,全身肌肉放鬆,做腹式呼吸,即吸氣時腹部隆起,呼氣時腹部下陷,反覆做數次。

一呼一吸應保持每分鐘16~18次。吸氣時思想集中在下腹部的丹田穴臍下1.5寸處 ,呼氣時思想也要集中,四肢肌肉隨呼氣而放鬆。

15分鐘後做仰臥起坐,即身體平臥,雙手放於頭後,收縮腹部肌肉,上身由平臥位漸上抬,雙肘向膝部靠攏,隨後復位。仰臥起坐次數由少而多,逐漸增加,3個月為1療程。

以上建議。希望家長謹記。讓孩子遠離胃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讓病魔無空可鑽。監督孩子每天進行日常鍛鍊,並持之以恆。從小幫助孩子培養出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胃下垂的飲食療法

1、黃雌雞粳米粥

黃雌雞1隻,粳米250 g,蔥白1把,姜、蒜、精鹽各適量。

將黃雌雞殺後,去毛及內臟,洗乾淨,切成塊,與粳米一同放入沙鍋內,共煮為粥,快熟時放入蔥、姜、蒜、精鹽調味品,再煮一沸,即可食用。

溫中補氣,補精益髓。適用於氣血不足,面黃神疲,胃脘下垂等症。

2、鯽魚蓴菜羹

鯽魚、蓴菜各120 g,橘皮粉、花椒粉、精鹽、薑汁各適量,升麻12 g,粗鹽1 000 g,素油15 g。

將鯽魚殺後,去頭、鱗、肚腸,用棉紙包4層,鍋內放粗鹽燒至發紅,取出2/3的量,將魚放入鍋內,再把取出的鹽倒人鍋內加盞燜20分鐘,取出魚去外包的棉紙,把魚肉剔出,再把鍋洗乾淨,放入素油燒開,置入洗乾淨切碎之蓴菜略炒,隨即加水、升麻紗布包、橘皮粉、花椒粉、薑汁、精鹽煮沸,放入魚肉,再燒開,取出紗布包即可。

補脾益氣,健脾益胃。適用於脾胃虛弱、胃脘疼痛、不欲飲食、消瘦、胃下垂、乏力患者。

3、內金白朮益脾餅

生自術120g,升麻12g,生雞內金、乾薑各60g,熟棗肉250g。

先將白朮、雞內金、升麻焙乾,研成細末,然後入鍋煮熟研面,乾薑研細末,共合棗肉搗如泥狀,做成小圓餅,放炭上炙干。功效補脾益胃。適用於脾胃虛寒,中陽不振所致的泄瀉、不欲飲食、胃下垂等症。

4、素筍瘦肉盅

原料麵筋、小茴香、花椒、赤曲、蔥頭、苦杏仁、肉湯各適量。

用好麵筋,切成手指長的條,入肉湯和雞湯中煮3~4沸,撈出擠干湯汁,入鍋中先焙,夾出小茴香數粒研碎不可研太細,合花椒、赤曲少許,用湯泡軟,蔥頭1個切細絲或小丁,苦杏仁1把去皮尖搗碎,用酒調湯,鍋內候熟住火,先傾苦杏仁入酒湯內沸過,次下麵筋條及備好的調料,用鐵鏟頻頻翻轉收汁,盛在碗內按實,用荷葉益好,6~8小時後可食用。

益氣補虛,昇陽溫中。治脾胃虛弱,胃氣不固,氣虛體弱,胃中虛寒,疼痛喜按,胃下垂等症。

5、人參煨豬肚湯

豬肚1個,人參15 g,乾薑5 g,花椒少許,蔥白7根,糯米150 g,清水500 mL。

將豬肚洗乾淨,焯水,將人參打成碎末,乾薑切碎,花椒去目微炒,蔥白去須,切成段,糯米洗乾淨,將上述各樣裝入豬肚內,用線縫合好,沙鍋內加水,將豬肚放入鍋內,先用武火燒沸,除去湯麵上的浮沫,然後改用文火煮,令其爛熟。

補五臟,健脾胃,昇陽氣。適用於脾胃虛弱、胃和臟器下垂患者。

結語:通過小編上文的介紹,你知道胃下垂的發病原因到底有有哪些了嗎?你知道胃下垂應該怎麼治療才最有效果了嗎?胃下垂雖然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只要我們及時發現,儘快地採取治療措施,平時做一些預防的工作,一定會遠離疾病困擾



posted @ 2017-10-24 21:52  层膜的羔羊  阅读(29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