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错就该罚,这么简单真的好吗?

有一天下午,我正在日常制作页面。忽然上游过来沟通,补报需求。
原来上游整理并提需求时不小心漏了几个,需要我们小组多做几个简单页面。
为了提醒对方细心,我们按规定要求对方发邮件再提需求,并抄送他们总监,这样我们才能接下需求。
需要给他们点压力,不然每次都是这样岂不是乱套了吗?
然后一阵扯皮,大约是在探讨究竟是他提的少了,还是我们收的少了,然后又探讨是否有必要发邮件。
直到临近下班,他终于发了邮件并抄送了总监。我们也不多说接下了几个简单的需求(是真的简单需求)。

事件过后下班了,大家都通畅了,我却纠结了:这件事这么处理真的好吗?

犯错了要求发邮件并抄送总监,为了让犯错的人长记性,应该的啊,还有什么好想的。顶多就是换个惩罚方式或量度。
但是这样的处理过程浪费许多时间啊。因为怕被总监知道,于是他想尽办法隐藏,最终扯皮未果才认命。
反正确实需求简单,要不我们不说那么多,结果也是一样的做。但是又怕对方以后肆无忌惮。
难道我们就真的要这样互相伤害吗?能不扯皮又长记性吗?
究竟我们该怎么对待和处理错误呢?


一、现在的惩罚机制有什么问题吗?

我想到了许多的错误案例以及对应的处理。大多都是错了就该罚下,以示警告,提醒认真细心。
但这些处理总让我不顺畅,总觉得有一种无奈,罚了有问题,不罚更不行。貌似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在创业公司时,运营人员由于失误打印了旧版本的宣传单,发现后,当时的主管说这是员工的失误,不应该由公司承担,于是他自掏腰包付了这些错误的钱。
(这个处理不妙啊,潜意识里告诉员工: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可是不罚的话,公司也没有错啊,究竟损失谁承担呢?)

在大公司时,我不时会发生代码有bug,写错数据等错误,每次组内被罚请客,也在公司的报障系统上有了几个记录。
(被罚的算是轻了,但是就是不爽啊,特别是那几个记录,听说以后晋升时也会参考的,总觉得像是在警察局留案底一样。
这几个记录让我以后做事非常谨慎,偶尔也会想多做多错,不做不错。少做自然少错,但是想发展就得多做,唉,挺痛苦的。)

同事偶然踩到了一个坑,做的页面出了小问题,但主动提出必然会被罚,甚至会留下记录,于是选择了隐藏错误。这个坑可能大家都会踩到,但谁也不想自己被先罚了一下。
(错了就罚,这可能导致大家倾向隐藏错误,会不会有隐患?如果制度影响到大家对分享错误的积极性,是否于团队成长不利?)

我不小心犯错了,会影响绩效,公司会有记录,然后我就会反省,我就更加的谨慎细心,这样就不会有下次了。
然而后来我又不断犯错,也有许多同事犯错,才终于有人提出,缺少流程或者工具,或者现有流程和工具不够好,我们要改进。然后我们终于大大减少了类似的错误。
这大概是我们大多数的成长之路。

有错就罚,这个措施或制度有效的抑制了肆无忌惮,大家都变得谨慎。哪怕犯错的同时会带来成长,但因为惩罚,我们都害怕犯错。错误似乎是可耻的。
即使常说,失败乃成功之母,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同样的错误。
这又有多少人深刻认同呢?错误失败带来的成长成功还遥不可及,惩罚却是即时到来。
错误失败依然如天灾人祸,我们都想避开错误失败,直达成功。即使心里也清楚不太可能,却依然孜孜不倦的这般去做了。


二、没有惩罚是不科学的,那究竟该怎么惩罚呢?

我们平时都知道:犯错后的第一要务是处理错误(如及时阻断错误扩散,补救,恢复等),然后是错误总结反省,如果可以,分享出去就更好了。
但是当我们犯错后,我们懊恼,更担忧接下来惩罚,往往忽略了我们该做的。
即使再优秀,错误仍不可避免,为何还要执着于错误本身,更应该惩罚的是不良的错误原因,不当的处理态度和方法。这些可是可控因素。

如果我们淡化错误本身,转而关注错误原因,处理态度和方法。惩罚的重要依据变成不良的错误原因,不当的处理态度和方法。
犯错后,惩罚还在后面。需要在我们处理完错误,深刻反省总结后再按流程回顾这个错误。
需要综合错误的开始、过程、处理、反省,以及总体结果,然后对错误进行总体评判。
如果错误并不是那么简单,淡化错误本身也是有限度的。
例如错误造成了公司声誉损失,伤害了客户或者他人等,即使是不小心导致的也要坚决的给予应该的惩罚。这些损失,不管原因过程,错了就要承担代价。
然后再对不良的错误原因,不当的处理态度和方法,一一细究并妥当处罚。若错误后续并无不妥,则相应淡化一些惩罚。
惩罚的依据很明确,错误并不直接导致惩罚,错误相关的态度方法才是。

公司更关注处理态度和方法后,我不小心犯错了,我小心处理,争取补救,之后深入反省总结。我不想再做错什么招致更厉害的惩罚。
有了这次反省总结,让同事都有了经验,少了犯错。几次反省总结后,有人提出,缺少流程或者工具,或者现有流程和工具不够好,我们要改进。
淡化错误本身,帮助我们在犯错后尽快忘掉懊恼和担忧,直接过渡到处理态度和方法的思考,有利于减少损失。
当然,我们同时也关注错误处理后的总结反思和分享,积极的发散经验,治未错。

如此,即使不惩罚错误也让人胆战心惊,处理不及时、不认真、不恰当,推卸责任,隐藏错误,反省不深入、不彻底都可能招致重罚。
被惩罚的滋味让人难受,意识到自己犯错,可能正走向惩罚同样让人心惊肉跳。
即使淡化错误本身,我们还是同样担心会犯错,但是我们不再怕影响绩效和评价,不怕留下案底。
也许公司还是有记录,但是记录的不仅仅是错误本身,更有错误带来的经验。这不再是案底,而是经验的分享。
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及时处理并反思,错误带给我们更多成长,我们不再怕多做多错。


三、有错就罚依然是主流,我们怎么面对?

至今,关注错误的处理态度和方法,以及后续的反省总结仍然大多数时候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公司的制度只是在用惩罚抑制错误,用奖励吸引成长,但过程得靠我们个人努力,公司制度并不关注过程。

曾看到过其他对待错误的观点
如这一段英文(据说来自Facebook的新员工手册)
Move fast. We have a saying: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The idea is that if you never break anything, you’re probably not moving fast enough. At Facebook, we’re less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than we are of losing opportunities.
Be bold. We have another saying: “The riskiest thing is to take no risks.” In a world that’s changing so quickly, you’re guaranteed to fail if you don’t take any risks. We encourage everyone to make bold decisions, even if that means being wrong some of the time.
再看看一个新闻
Supercell 每砍掉一款游戏,就会举行香槟庆祝分享会 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604/508377.htm
原来这些极其成功的公司都是不怕犯错失败的。

可惜我们更多听到的是这样的声音:
“上次我们去Supercell,给我们演示游戏的小伙不到30岁,当时演示的游戏是2个人用2个半月做出来的,现在这游戏全球排第一。”(出自史玉柱在2016年首次员工大会)
supercell的成功背后有着更多的失败探索做铺垫。那2个人也许失败不多,但必定受益于团队的失败探索,受益于团队的积累沉淀。
然而如上所说公司并不关注过程。

公司的情况我们并不能影响多少,只希望自己能关注自己应该注意的东西。
希望自己能更正确深刻的认识对待错误,能多一些好的习惯,如对待错误的态度、处理流程,以及后续反省总结。
希望自己能处于对错误谨慎,又能跨过错误放开手脚大胆进取的状态。Be bold,move fast.
也许错误失败并不能让我成功,但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posted @ 2016-08-27 12:03  谢天浪  阅读(69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