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80】 | 知识产权与标准规范-标准规范
1、标准的层次: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2、标准的类型: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共有8 项强制性标准
3、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对应关系:等同采用(IDT)、修改采用(MOD)、等效采用(EQ)、非等效采用(NEQ)。非等效采用不属于采用国际标准。
4、国家标准代号:GB:强制性国家标准,GB/T:推荐性国家标准,GB/Z:国家标准化指导技术文件。管理部门均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5、软件行业基础标准:
(1)GB/T11457-2006:软件工程术语,共1859个中文术语,以下19个为重点常用:
l 验收准则:软件产品要符合某一测试阶段必须满足的准则,或软件产品满足交货要求的准则。
l 验收测试:确定一系统是否符合其验收准则,使客户能确定是否接收此系统的正式测试。
l 需方:从供方获得或得到一个系统、产品或服务的一个机构。需方可以是买主、客户、拥有者、用户、采购人员等。
l 活动:一个过程的组成元素。对基线的改变要经有关当局的正式批准。
l 审计:为评估是否符合软件需求、规格说明、基线、标准、过程、指令、代码以及合同和特殊要求进行的一种独立的检查。
l 代码审计:由某人、某小组或借助某种工具对源代码进行的独立的审查,以验证其是否符合软件设计文件和程序设计标准。还可能对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行估计。
l 配置审计:证明所要求的全部配置项均已产生出来,当前的配置与规定的需求相符。技术文件说明书完全而准确地描述了各个配置项目,并且曾经提出的所有更动请求均己得到解决的过程。
l 认证:一个系统、部件或计算机程序符合其规定的需求,对操作使用是可接受的一种书面保证。
l 走查:一种静态分析技术或评审过程,在此过程中,设计者或程序员引导开发组的成员通读己书写的设计或编码,其他成员负责提出问题并对有关技术、风格、可能的错误、是否违背开发标准等方面进行评论。
l 鉴定:一个正式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确定系统或部件是否符合它的规格说明,是否可在目标环境中适合于操作使用。
l 基线:业已经过正式审核与同意,可用作下一步开发的基础。对于配置管理,有以下三种基线:功能基线(最初通过的功能配置)、分配基线(最初通过的分配的配置)、产品基线(最初通过的或有条件地通过的产品配置)。
l 配置控制委员会:对提出的工程上的更动负责进行估价、审批,对核准进行的更动确保其实现的权力机构。
l 配置管理:标识和确定系统中配置项的过程。
l 配置状态报告:记录和报告为有效地管理某一配置所需的信息。
l 设计评审:在正式会议上将系统的初步的或详细的设计提交给用户、客户戏有关人士供其评审戏批准:对现有的或提出的设计所做的正式评估和审查,其目的是找出可能会影响产品、过程或服务工作的适用性和环境方面的设计缺陷并采取补救措施,以及(或者)找出在性能、安全性和经济方面的可能的改进。
l 桌面检查:对程序执行情况进行人工模拟,用逐步检查源代码中有无逻辑或语法错误的办法来检测故障。(程序员自我检查)
l 评价:决定某产品、项目、活动或服务是否符合它的规定的准则的过程。
l 故障、缺陷:功能部件不能执行所要求的功能。
l 功能配置审计:验证一个配置项的实际工作性能是否符合它的需求规格说明的一项审查,以便为软件的设计和编码建立一个基线。
(2)GB1526-1989: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辑符号及约定
(3)GB/T14085-1993: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6、软件生存周期管理标准:GB/T8566-2007,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包括主要过程、支持过程和组织过程,下表分述其活动和任务。
7、文档化标准:
(1)GB/T8567-2006: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规定了25种文档的具体内容,使用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裁剪。
以下是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与软件文档编写工作的关系:
以下是各类人员与软件文档的使用关系:
以下是文档控制的有关要求:
l 就从事一项软件开发工具的开发集体而言,应设置一位专职的文件管理人员(接口管理工程师或文件管理员);在开发集体中,应该集中保管本项目现有全部文件的主文本两套。两套内容必须完全一致,其中有一套是可供出借的,另一套是绝对不能出借的,以免发生万一。
l 每一份提交给文件管理人员的文件都必须具有编写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签字。
l 开发集体中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本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持有一些文件,即个人文件,但这种个人文件必须是主文本的复制品,必须同主文本完全一致,若要修改,必须先修改主文本。
l 不同开发人员所拥有的个人文件通常是主文本的各种子集。
l 一份文件如果已被另一份新的文件所代替,则原文件应该被注销。
l 当一个项目的开发工作临近结束时,文件管理人员应逐个收回开发集体内每个成员的个人文件,并检查这些文件的内容。
(2)GB/T9385-2008: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SRS)
8、质量和测试标准:GB/T16260-2006:信息技术 软件产品评价 质量特性及其使用指南。分为4个子集,其中GB/T16260.1-2006提出了软件生存周期中的质量模型,可以通过测量内部属性(典型的是对中间产品的静态测度),也可以测量外部属性(典型的是通过测量代码执行时的行为),或者通过测量使用质量的属性来评价。目标是使产品在指定的使用环境下具有所需的效用,过程质量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而产品质量又有助于提高使用质量。质量模型如下图:
GB/T16260.1-2006定义了6个质量特性和21个质量子特性,它们以最小的重叠描述了软件质量。
9、GB/T14394-2008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用于指导软件产品生存周期内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纲的制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