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算一个合格的博士or科研工作者?
前导
- (转)导师神总结:读博失败的10个作死大法
- (转)字字诛心 | 张启发院士给自己的博士生写的一封信,值得细读!
- 哈佛大学教授刘小乐:我与生物信息学的不解之缘
- 文献阅读方法 & 如何阅读英文文献 - 施一公(转)
- (转)像运动员一样的数学家——采访北京大学许晨阳教授
- (转)如何成为顶级生物信息学家?
马上要毕业了,想去产业界面试试试水,就想到了这个面试问题:”你觉得你博士毕业后获得了哪些蜕变?“
大白话翻译一下:你有没有想清楚为什么读博?现在读完了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我凭什么重金请你过来?
读博前的状态:
学历是一个死结,感觉自己一切悲剧的原因都是学历不够!没尊严,没地位,工资低,没存在感。
读博后的状态:
学历自信确实有了,在外行人面前有尊严了,有地位了,未来工资可能也高些。【肤浅表面的东西,这确实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
但同行都知道彼此有多苦逼和煎熬,漫长的冷板凳、寂寞、空虚、乏力、焦虑、没有安全感、对前程的担忧、生存问题、理想的不可触及。
请回答,读博后获取的核心优势:
- 获得成就:学历天花板解封,未来发展的一个瓶颈没了;
- 懂得生物医药研究的基本逻辑框架,自己可以做科研,也能做行研,更深刻地理解别人的成果;
- 有在一个领域深耕的经验,突破人类认知边界,类似淘金;
- 我的publication和review就是我专业能力的证明;
路确实是越走越窄了,别的领域也确实搞不懂,但这是拓展人类知识边界的唯一选择。客观限制就是:个体注意力、精力和寿命的大限。
幻想一下:如果每个人能活1000岁,那么人类的知识就完整地分布在每一个人大脑内,是不是每个人都是全能专家?我认为不会,寿命只是一方面,大脑也有极限,注意力也是稀缺的资源,所以在广义资源稀缺的现实世界,目前这种知识的分布式的系统才是合理的,按需分配,就像人体一样,一个细胞不能同时处于干细胞和成熟功能态,细胞的分化分工是对资源的一种高效利用。限制个体的寿命,或许也是资源和信息最稳定的配置方式,完成从个体到群体的跨越。
碎碎念:
我觉得人类里最美好的人生就是:继承万贯家财,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做自己认为的real science,不受一些低级物质条件的约束。
但现实里不是这样的,资本是逐利的,最有钱的人不会真正去从事科研,顶多支助一下,真正的top researcher都是好奇心极强、家境中上,不追名逐利的,他们的嗨点很高雅。
学术关键词:
- 学术能力:巧设计、看数据、讲推理、敢质疑
- 舍弃与专注
- 自控力和领导力
- 能力与机会
- 生存与理想
学术能力
学术能力这个概念太主观了,就算博士毕业了可能也无法理解,只能在peer-review里有所体现,就像只有职业运动员才知道彼此的水平,外行根本看不懂。
如果非要看客观指标,那就看:论文的IF和数量、基金的分量和数量、学术圈的口碑、学生里的口碑。
我也只能说说我现在能看到的:
- 就像冲浪一样,高玩们都找到了自己的浪口,也就是现在的热门领域【刘小乐:表观、癌症免疫、工具开发、数据分析,这些都是大体的,其实这个热门领域是很具体的,全是在现有热门问题的limitation的基础上动态延伸出来的】
- 冲浪的脚感、羽球的手感,纯凭在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积累和审美的提升,不断的思考,然后提炼出领域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然后借助最新的技术攻克,发表论文、拿基金。
- 后面就是博士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执行层面的东西,设计实验、获得数据并分析、推理得出结论、质疑完善结论、发表论文。
第1点展开,必须要go into details:
- shirley的paper 1:In vivo CRISPR screens identify the E3 ligase Cop1 as a modulator of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and cancer immunotherapy target,关键词一下就挖出来了,她们实验室在CRISPR技术、工具开发和数据分析上有非常深厚的功底,然后cancer immunotherapy的领域也有丰富的经验,两者一结合,Cell就出来了。
- shirley的paper 2:TISMO: syngeneic mouse tumor database to model tumor immunity and immunotherapy response,前沿的领域的数据积累,curate一下就是一篇database
- shirley的paper 3:TRUST4: immune repertoire reconstruction from bulk and single-cell RNA-seq data,基于RNA-seq数据的免疫分型,填补了一个重大的gap
- 总结:这三篇代表性的文章,基本能够看出shirley的布局,长期如此深耕,出更大的成果只是迟早的事。但shirley还缺少能冲击诺奖的成果,离本庶佑PD-1和CRISPR这种级别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距离,有高级搬砖者的嫌疑[笑脸]。
舍弃与专注
先说一下大学里的”不可能三角“,学习、社交和睡眠,只能三选二。
科研则更加极端,科研、家庭、社交、休闲、睡眠非常难以balance,在顶级研究所里,竞争压力极大,所以很多researcher在普通人眼里其实就是怪物和畸形。
你每天只有24小时,其中的有效时间可能只有4-8个小时,就算你100%-200%全力以赴,你觉得你能迸发出多少能量?
- 丢掉无所谓的社交了吧,没空~
- 丢掉无所谓的刷剧看电影吧,没空~
- 丢掉谈恋爱的幻想吧,没空~
- 丢掉矫情的文青式发呆吧【思考人生】,没空~
科研外仅剩的一点时间只能分配到家庭、子女、配偶、运动健康上了。
科研的精华就是那么一点点专注的思考和讨论了。
自控力和领导力
这也是我领悟到的我老板的核心优点,我是个没有感情的杀手[笑脸]。
自控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波动。
- 今天情侣吵架了,不想干了
- 今天感冒了,状态不好,不想干了
- 今天情绪不好,不想干了
- 今天被人怼了,不想干了
- 最近什么好结果都没有,不想干了
- 朋友同学高升赚大钱生娃了,不想干了
- 想到现在没朋友、没爱人、没房子、没钱,不想干了
总之,你会遇到无数的不好的事情让你不想干了,想放弃是常态,坚持可能是病态。
领导力:leadership,看了一个教授的YouTube视频,这个核心的要义就是:推进事情/项目发展的能力,不烂尾,绝对走到最后一步。
自控力就是领导自己,领导力就是领导团队,这个更难,可以想一下shirley是如何管理手底下的那么多博后的,还能有高质量的产出。
能力与机会
能力是业务层面的,但凡不蠢且努力一点就没什么问题。
但机会可不常有,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对机会的把握能力是比业务能力更重要的能力,说多了都是玄学,只能靠个人悟性。
”能力+机遇“模型是我大学以来信奉的模型,不断修炼自己的能力,等待机遇的来临,除此以外,别无他法,就像冲浪一样。
生存与理想
学生物的,谁还没几个梦想,不藏着了,摊牌了,我的理想就是:数字化生命和智能,让人类成为普罗米修斯里的造物主,继而寻找我们自己的造物主。
说实话,我觉得我现在做的科研(包括大佬们在做的)我都是瞧不上的,不是我真正感兴趣的,离我的梦想太遥远了。
如此精准而优雅的基因调控网络,为何搞了这么多年还是一知半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有理想是没法生存的,你自己掏钱做科研吗?[苦涩]
做点务实的,受学界认可的事情吧,一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了,现在都是精英团队作战。
碎碎念一下科研界的现实问题:
- 这是一个很难监管的江湖,所以帮派林立,大佬掌握了资源的绝对控制权,想走学术路的最好方式就是投奔大佬;当然施一公这种莫名踩到前沿技术的概率也是有的,属于一夜暴富的神话,勇士变成了巨龙;
- 科研同质化,都在做fast-follow,这跟创新药的研发是一样的,这是风险最小的生存方式;纯粹的顶尖科研很难,需要靠实力去把坑一个一个填平,这需要巨大的财力人力物力,只有顶级大佬能干;
最后谈一下大家都不想说的科研的阴暗面吧!
科研界,尤其是在中国,硕士、博士(甚至是青椒)都是绝对的弱势群体,主要原因就是导师(行政领导层)的权利太大, 几乎掌握了学生的生死大权,你只能祈祷你遇到的是个”正常“的导师,不然。。。
因为导师是学生唯一的”导师“(哈哈废话),我想说的是学生日常的指导和沟通几乎都是只有一根线,就是导师。
所以,导师的任何所作所为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没有外界力量来约束导师的”所作所为“,就算导师他彻底错了。
- 导师的升职压力会被直接传达到学生
- 在发生争执时,学生是绝对的弱势方
- 变态的导师会限制学生的精神和行为【这在企业里是几乎不可能的】
- 扣押学生补贴、论文、署名、延毕,太常见了
- 学生很容易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老板基本不是执行层了,学生就是”劳工“,得不到理想的结果,”资本家“肯定要无限问责”劳工“,导师也要生存,教书育人什么的基本与他们无关了,科研界禽兽变态畸形横行。
身边的悲剧案例:
- 某浙大博士,因为论文发表要求,延毕了n年
- 某学生一上博士,老板就因为拿不到tenure,去了美国,只能换老板
- 某学生博士期间换了个老板,结果更惨,但还好最后也算毕业了
- 某学生被老板辱骂、罚站,要求随时加班工作,因为老板tenure压力太大
- 某变态单身女老板,擅长摆弄学生,一旦没有好结果就施压、说难听的话,精神压制
- 某老板是大龄大牛,高薪引进过来后就开始养老模式,学生博士期间别想有成果,学生基本放养
- 听说还有每天早上都开组会的课题组,吓死了
科研本身就很难,科研的环境有时候更加恶劣。
关于做人
我也不是什么圣人,只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很多道理我虽然明白,但我自己也不一定能做到。
- 低调做人 - 太装逼去哪都招人讨厌,被干死是迟早的,口碑和声誉很重要
- 不要随便站队 - 比如转基因,先观察,不要让自己的主观站队影响自己的认知和判断
- 要求别人是圣人,而自己却是渣滓 - 键盘侠的通病
待续~
参考:
- postdoc to faculty: 如何让博后老板觉得我们ready?判断标准|平时积累|独立时机|只是想试试水,要不要告诉老板?|独立后跳槽也需要博后老板推荐信?【TT YaYa】
- 有哪些东西是你读博士以后才懂的?- 群众吐槽
- 当我们谈博士时,我们在谈什么
- 蒲慕明点评施一公饶毅《科学》社论:中国科学“病”在何处
- 马斯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孩子没有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