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精益实践扩展敏捷工具箱来进行更好的项目和产品开发?》
这是Patrick Steyaert的一篇文章
2001年前后,几名富有创造力的软件工程师聚到一起,签署了我们所知的《敏捷宣言(The Agile Manifesto)》。《敏捷宣言》的这些创始人意识到,我们必须进行变革,以便我们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创造有用的软件。
伴随而来的是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 XP)和Scrum。《敏捷宣言》、Scrum和XP是我们称为“敏捷 1.0”的代表,它们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许多组织尝试和验证。
与此同时,新一代的精益敏捷方法已经成型。下面将会了解到可视化管理和看板方法等精益实践如何能够改善敏捷度和可预见性...
敏捷不是银弹,只是个流行词汇
敏捷解决问题的本质是: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无法提前很好的了解到全部的需求,实际情况往往更糟。Scrum旨在打造超级生产力团队,认为团队自组织会带来超级生产力。
另一个特征是:产品会在团队与用户互动中涌现出来。
看起来这种意图和现实情况之间有一道鸿沟。只有50%的团队达到了Scrum标准,其余最终转变成为了我们称之瀑布-Scrum(Waterscrum)和伪Scrum(Scrum-but),例如,我们正在使用Scrum,但是我们不再做Sprint评审、我们让Sprint根据我们的需要调整长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
敏捷和Scrum根本不是我们应当希冀的银弹。我们不相信你能够轻而易举的将一种标准的方法导入到一个组织中。
一种精益方法 – “敏捷 2.0”
在敏捷转型的过程中的关键是从经验中学习并从那里不断前进。
当引入了一种新的工作方式、引入了使用新技术的责任时,人扮演了关键的角色。我们从经验中了解到的是,大多数人会抗拒大多数变革,因为变革看上去使他们每个人得不偿失。
你知道变革倡议比项目失败的几率更高吗?
只有勇敢的人、鲁莽的人和绝望的人才会追求大的变革 – D.J. Anderson
看板方法
许多组织面临的困境是为了提升敏捷度,你必须能够进行变革管理。但是为了进行变革管理,你又必须首先提升敏捷度。
看板方法是一种能够提升组织敏捷度的精益方法。与传统的变革方法截然不同,看板方法产生自“最好避免变革阻力,而不要生硬的推行变革”的想法,使得组织能够通过逐步演进的方式来提升敏捷度。
看板方法背后的理念是通过可视化管理和对工作流动的关注来催化改进。重点是让工作以最少的延时和中断进行流动,并且在团队的产能和团队所承担的需求之间建立平衡。工作的不均衡和中断时团队变得更加敏捷的学习机会。
学习不但有用,而且还是成功引入敏捷实践的关键。这就是看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