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笔记(2)--需求

产品经理的工作和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产品经理是做自己想做的,而不是做别人想做的。

什么是需求?需求的本质是问题,问题的本质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满足需求,就是解决问题,拉近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所以:
分析需求就是分析问题;
带团队就是带领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带项目就是按一定顺序去解决问题;
战略就是考虑要解决哪些大的方面的问题等等。

用户与客户的区别:
用户就是使用产品的人;
客户就是买了产品的人。
例如,你到超时买泡面,对于超市来说,你是超市的用户,同时也是超市的客户;对于泡面厂商来说,超市是泡面的客户,你是泡面厂商的用户。
广义的用户则包含所有的用户、客户、以及和产品相关的人。

设计产品的原则:以用户为中心

以老板为中心
在一些小的创业公司,老板往往是最熟悉业务的人,也最了解需求,很多需求都是老板凭经验想出来的,但是这些需求往往都非常有效。因此,对于这些公司来说,老板是他们非常重要的用户。

产品的用户很多,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是不可能的,因此要满足最重要的用户。具体满足哪些用户,是跟产品的战略和商业目标相关的。

创建人物角色:
创建一个虚拟的人物,补充个人信息、产品的使用习惯、用户目标、商业目标等。有形的人物角色不一定给创建的人自己看,而是有新人进团队的时候,可以快速了解相关的用户,理解产品。对于很少关注细节的老板来说,也可以通过人物角色快速了解用户和产品。

用户研究方法,可以通过两个维度:
定性(了解),定量(验证)
目标和观点(说),行为(做)

定性的说,例如,用户访谈;
定量的说,例如,调查问卷;
定性的做,例如,可用性测试;
定量的做,例如,数据分析。

用户访谈
用户数量少,每个用户的时间长,通常用于新品预研,或者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背后的调研。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用户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解决方法:
创造和用户交互的场合,让用户一边说一边做;
区分用户说的事实(我做了什么,步骤如何等)和观点(我觉得,我认为等)
2 样本少,可能造成偏差
解决方法:
在访谈报告中把可能的因素都写进去
增量访谈方式,每次增加访谈,观察结论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则继续增加访谈,直到没有变化为止
3 用户太强势,将我们带偏
时刻牢记访谈的目的,随时往正道上引导
4 我们太强势,将用户带偏
时刻牢记访谈的目的,管好自己的嘴

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和用户访谈的区别:
用户访谈通常是开放式问题,调查问卷通常是封闭式问题;
用户访谈的用户数比较少,调查问卷用户数非常多;
用户访谈与访谈对象的交流比较深入,调查问卷问题不深入,只是获得某些明确的问题的答案。
可能存在的问题:
1 样本与目标群体存在偏差
解决方法:
尽可能选择更多不同类型的样本;
在报告中标明数据的获取方法和来源;
将筛选条件作为问题放入调查问卷,调查完之后再将这部分人群筛选出来。

2 样本数量过少

3 问题不要有引导性,注意问题答案的顺序

可用性测试
准备一些任务,让用户通过使用产品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然后组织者在旁边观察用户的操作,并将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测试结束之后,会询问用户的主观看法和感受。
问题:
1 做的太晚,没有时间解决问题
2 觉得太麻烦,或者太专业,所以就没做
3 告知被测者,这个测试目的是测试产品,而不是测试用户,让被测者不要有心理压力
4 测试前,告知被测者测试中要做的事情,大概持续时间;测试时,不要给被测者提示,同时可以让被测者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测试后,给被测者发一份小礼品,还可以将测试总结发给被测者。

数据分析
对用户使用产品所产生的操作日志、网页访问日志等进行统计分析,挖掘背后的原因。

一手需求和二手需求
一手需求是产品经理直接从用户那边获取到的需求,二手需求是公司的销售、老板或运营提出的需求;
一手需求通常是产品主动提出来的需求,像是生孩子,二手需求通常是被动接受的需求,像是养孩子;
产品刚刚创建的时候,通常一手需求比较多,而当产品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销售那边提过来的二手需求。

需求采集
单项需求卡片模板(用于让非产品的人提出需求)
需求编号
需求类型: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
来源(who):谁提出的
场景(where、when):产生该需求的时间、地点
描述(what)
原因(why):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需求
验收标准(how):如何确认这个需求被满足了
需求重要性权重(how much)
需求生命特征(when):需求的紧急程度,需求的持续性
需求关联(which):和需求关联的人、其它业务和需求、设备、系统等
参考材料
竞争者对比

其它需求采集方法
现场调查
AB测试:发布一个新功能,先让少数人使用,看看这些人的反应
日记研究:新产品发布后,研究其他人写的关于产品的日记

听用户的,但是不要照着做

需求分析
用户需求:用户自己提出来的需求,其实更多时候是用户自己的解决方案
产品需求:经过分析之后得到的需求,表达未产品的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是从用户需求中挖掘出用户背后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并转换为产品的解决方案。
用户的解决方案->用户需求->产品需求->产品的解决方案
所以需求分析是一个由外到内,再到外的过程。
为什么不直接去实现用户自己提的需求?如果只考虑短期利益,则可以这样做,但是考虑到长期利益,则一定要站在用户角度,去解决用户真正的问题。

需求分析过程:
1 用户需求转换为产品需求,确定产品需求的基本属性
2 分析商业价值
3 初评实现难度
4 计算性价比

需求的基本属性
编号
提交人
提交时间
模块
名称
描述
提出者
提出时间
bug编号

鲶鱼效应:一个团队慢慢稳定之后,团队成员积极就会降低,这时候需要利用鲶鱼效应,引入竞争机制和奖励机制,提高团队成员积极性。

BRD:商业需求文档(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
项目背景
商业价值
功能需求
非功能需求
资源评估
风险和对策

做需求的一个原则:宁可只把一小部分功能做的很完美,也不要把很多功能做的不完美。

 

posted @ 2020-03-11 22:29  lasdaybg  阅读(29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