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T 学习笔记

开始大恶补图论了。

说句闲话,\(\text{ODT}\)\(\text{DOT}\)

\(\text{DOT}\),全称「树上启发式合并(\(\text{dsu on tree}\))」,乍一听这个算法十分有智慧的样子,实际上也确实是一个人类智慧,他的本质就是「离线 + 节点合并」,听着复杂度似乎很扯,但是实际上它是正确的,但是我不会证明。

给个例题详细感受一下:

从前有棵树,节点有颜色,每次单点问,子树颜色数,询问 \(\text{1e7}\),时限 \(1.5\)

首先,直觉告诉我们,这个题如果是树套树的在线做法肯定是 GG 的,因为这个询问次数就不大想让你在线做。

既然我们不能在线做,那我们就把询问离线下来。

首先,在 \(\text{DOT}\) 的眼中,我们只有「重儿子」和「轻儿子」(和重链剖分一样),然后我们进行类似如下的操作:

  • 递归遍历轻儿子,计算它们的答案,但不保留影响。
  • 递归遍历重儿子,计算它的答案,并保留影响。
  • 遍历轻儿子的子树节点,合并轻儿子的答案。

这样,我们遍历了一次重儿子,两次轻儿子,这样肯定是最划算的。

但是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呢?我也不清楚,但是我们的 \(\text{OI-Wiki}\) 给出了证明,大家可以看一看。

然后我们来看一道板题:

CF600E Lomsat gelral

显然,我们可以 dot 颜色数,但是我们发现……诶,好像直接遍历统计颜色数就 \(\text{OK}\) 了,因为你只会走 \(\log n\) 次,所以就算单次遍历的体量很大,但是我们的遍历次数不多,最后平衡下来会多带一个 \(2\) 的常数。

然后套 \(\text{DOT}\) 的模板就好了。

\(\text{DOT}\) 的使用情景:

  1. 似乎所有的树上静态子树数颜色问题。
  2. 树套树离线部分分
  3. 优化暴力
posted @ 2023-05-15 18:02  Larry76  阅读(53)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