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序列问题

应用

序号 题目 备注
1 300. 最长递增子序列
2 674. 最长连续递增序列
3 718. 最长重复子数组
4 1143. 最长公共子序列 参考:最长公共子序列
5 1035. 不相交的线
6 53. 最大子序和
7 392. 判断子序列
8 115. 不同的子序列
9 583. 两个字符串的删除操作 参考:最长公共子序列
10 72. 编辑距离 参考:编辑距离
11 647. 回文子串
12 516. 最长回文子序列

应用1:Leetcode 300. 最长递增子序列

题目

300. 最长递增子序列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找到其中最长严格递增子序列的长度。
子序列 是由数组派生而来的序列,删除(或不删除)数组中的元素而不改变其余元素的顺序。例如,[3,6,2,7] 是数组 [0,3,1,6,2,2,7] 的子序列。

示例 1:

输入:nums = [10,9,2,5,3,7,101,18]
输出:4
解释:最长递增子序列是 [2,3,7,101],因此长度为 4 。

分析

\(dp[i]\) 表示以 \(nums[i]\) 结尾的最长递增子序列的长度。

由于,对于以 \(nums[0]\) 结尾,并且,长度为 \(1\) 的子序列,它是一个升序序列,因此:

\[dp[0] = 1 \]

因此,对于任意一个以 \(num[i]\) 结尾的子序列,我们只需要在 \([0, i - 1]\) 范围内,找到最长的一个递增子序列,进行转移即可。

即我们需要在 \([0, i - 1]\) 范围内,找到一个最大的 \(dp[j]\) 进行状态转移,因此,状态转移方程为:

\[dp[i] = max(dp[i], \ dp[j] + 1) \]

其中,\(dp[j]\) 表示在 \(nums[0 \cdots i - 1]\) 中,满足条件 \(nums[j] < nums[i]\),并且,它是最大的一个。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def lengthOfLIS(self, nums: List[int]) -> int:
        dp = [1 for _ in range(len(nums))]
        for i in range(len(nums)):
            for j in range(0, i):
                if nums[i] > nums[j]:
                    dp[i] = max(dp[i], dp[j] + 1)

        result = 0
        for i in range(len(dp)):
            result = max(result, dp[i])

        return result

扩展

这里也可以使用二分插入的思路,进行查找插入位置。

应用2:Leetcode 674. 最长连续递增序列

题目

674. 最长连续递增序列

给定一个未经排序的整数数组,找到最长且 连续递增的子序列,并返回该序列的长度。
连续递增的子序列 可以由两个下标 l 和 r(l < r)确定,如果对于每个 l <= i < r,都有 nums[i] < nums[i + 1] ,那么子序列 [nums[l], nums[l + 1], ..., nums[r - 1], nums[r]] 就是连续递增子序列。

示例 1:

输入:nums = [1,3,5,4,7]
输出:3
解释:最长连续递增序列是 [1,3,5], 长度为3。
尽管 [1,3,5,7] 也是升序的子序列, 但它不是连续的,因为 5 和 7 在原数组里被 4 隔开。

分析

方法一:贪心算法

为了得到最长连续递增序列,可以使用贪心的策略得到尽可能长的连续递增序列

具体的做法是:

  • 从左到右遍历数组;

  • 将子序列的起始下标 start 设置为 0;

  • 遍历数组的过程中每次比较相邻元素,

    • 如果相邻元素递减,则更新起始下标 start 为当前位置;

    • 否则,就起始下标就保持不变。

  • 每遍历一个元素,就记录当前连续递增子序列的长度,同时更新最长的递增子序列长度。

方法二:双指针

维护两个指针 \(i\)\(j\) 用于记录最长递增子序列的区间,不断移动右指针,遇到递减序列,就将左指针移动到右指针的位置,同时,记录子序列的区间长度。

代码实现

方法一

class Solution:
    def findLengthOfLCIS(self, nums: List[int]) -> int:
        result = 0
        n = len(nums)
        start = 0
        for i in range(n):
            if i > 0 and nums[i] <= nums[i - 1]:
                start = i
            result = max(result, i - start + 1)
        return result

方法二

class Solution:
    def findLengthOfLCIS(self, nums: List[int]) -> int:
        n = len(nums)
        result = 1
        i, j = 0, 0
        while i < n and j < n:
            while j < n and nums[j - 1] < nums[j]:
                j += 1
            result = max(result, j - i)
            i = j
            j += 1
        return result

应用3:Leetcode 300. 最长递增子序列

题目

718. 最长重复子数组

给两个整数数组 nums1 和 nums2 ,返回 两个数组中 公共的 、长度最长的子数组的长度 。

示例 1:

输入:nums1 = [1,2,3,2,1], nums2 = [3,2,1,4,7]
输出:3
解释:长度最长的公共子数组是 [3,2,1] 。

分析

\(dp[i][j]\) 表示以 \(nums1[i - 1]\) 结尾的子数组与以 \(nums2[j - 1]\) 结尾的子数组的最长公共后缀的长度。

当两个子数组,有任意一个数组长度为 \(0\) 时,两者的公共子序列长度都为 \(0\),因此,有:

\[dp[i][0] = 0 \]

\[dp[0][j] = 0 \]

对于任意长度的两个子数组,我们可以遍历两个子数组,对于当前元素 \(nums1[i - 1]\)\(nums2[j - 1]\)

  • 如果 \(nums2[j - 1] = nums2[j - 1]\),则说明他们可以通过,以 \(nums1[i - 2]\)\(nums2[j - 2]\) 结尾的子数组转移而来,即通过状态 \(dp[i - 1][j - 1]\) 转移过来;

  • 如果 \(nums2[j - 1] \ne nums2[j - 1]\),则以 \(nums1[i - 1]\)\(nums2[j - 1]\) 结尾的两个子数组公共长度为 \(0\)

因此,状态转移方程

\[dp[i][j] = \begin{cases} dp[i - 1][j - 1] + 1 , & nums1[i - 1] = nums2[j - 1]\\ 0, & nums1[i - 1] \ne nums2[j - 1] \end{cases} \]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def findLength(self, nums1: List[int], nums2: List[int]) -> int:
        m, n = len(nums1), len(nums2)
        dp = [[0 for _ in range(n + 1)] for _ in range(m + 1)]
        result = 0
        for i in range(1, m + 1):
            for j in range(1, n + 1):
                if nums1[i - 1] == nums2[j - 1]:
                    dp[i][j] = dp[i - 1][j - 1] + 1
                else:
                    dp[i][j] = 0
                result = max(result, dp[i][j])
        return result

应用4:1143. 最长公共子序列

参考:

最长公共子序列

应用5:1035. 不相交的线

题目

1035. 不相交的线

在两条独立的水平线上按给定的顺序写下 nums1 和 nums2 中的整数。
现在,可以绘制一些连接两个数字 nums1[i] 和 nums2[j] 的直线,这些直线需要同时满足满足:
nums1[i] == nums2[j]
且绘制的直线不与任何其他连线(非水平线)相交。
请注意,连线即使在端点也不能相交:每个数字只能属于一条连线。以这种方法绘制线条,并返回可以绘制的最大连线数。

示例 1:

输入:nums1 = [1,4,2], nums2 = [1,2,4]
输出:2
解释:可以画出两条不交叉的线,如上图所示。 但无法画出第三条不相交的直线,因为从 nums1[1]=4 到 nums2[2]=4 的直线将与从 nums1[2]=2 到 nums2[1]=2 的直线相交。

分析

这里,需要注意,题目中的两个子序列连接后不相交,必然满足子序列是两个数组的最长公共子序列,因此,题目就可以转换为求解两个数组的最长公共子序列。

动态规划

\(dp[i][j]\) 表示以 \(nums1[i - 1]\) 结尾的子数组与以 \(nums2[j - 1]\) 结尾的子数组的最长公共后缀的长度。

边界条件

当两个子数组,有任意一个数组长度为 \(0\) 时,两者的公共子序列长度都为 \(0\),因此,有:

\[dp[i][0] = 0 \]

\[dp[0][j] = 0 \]

状态转移

对于任意长度的两个子数组,我们可以遍历两个子数组,对于当前元素 \(nums1[i - 1]\)\(nums2[j - 1]\)

  • 如果 \(nums2[j - 1] = nums2[j - 1]\),则说明他们可以通过,以 \(nums1[i - 2]\)\(nums2[j - 2]\) 结尾的子数组转移而来,即通过状态 \(dp[i - 1][j - 1]\) 转移过来;

  • 如果 \(nums2[j - 1] \ne nums2[j - 1]\),则以 \(nums1[i - 1]\)\(nums2[j - 1]\) 结尾的两个子数组公共长度为 \(0\)

因此,状态转移方程

\[dp[i][j] = \begin{cases} \max(dp[i][j], \ dp[i - 1][j - 1] + 1), & nums1[i - 1] = nums2[j - 1]\\ \max(dp[i][j - 1], \ dp[i - 1][j], dp[i - 1][j - 1]), & nums1[i - 1] \ne nums2[j - 1] \end{cases} \]

注意,由于 \(dp[i - 1][j - 1] \le dp[i][j - 1]\)\(dp[i - 1][j - 1] \le dp[i - 1][j]\),因此,状态转移方程可以等价于:

\[dp[i][j] = \begin{cases} \max(dp[i][j], \ dp[i - 1][j - 1] + 1), & nums1[i - 1] = nums2[j - 1]\\ \max(dp[i][j - 1], \ dp[i - 1][j]), & nums1[i - 1] \ne nums2[j - 1] \end{cases} \]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def maxUncrossedLines(self, nums1: List[int], nums2: List[int]) -> int:
        m, n = len(nums1), len(nums2)
        dp = [[0 for _ in range(n + 1)] for _ in range(m + 1)]

        for i in range(1, m + 1):
            for j in range(1, n + 1):
                if nums1[i - 1] == nums2[j - 1]:
                    dp[i][j] = max(dp[i][j], dp[i - 1][j - 1] + 1)
                else:
                    dp[i][j] = max(dp[i][j - 1], dp[i - 1][j])
        return dp[m][n]

应用6:Leetcode 53. 最大子序和

题目

53. 最大子序和

给你一个整数数组 nums ,请你找出一个具有最大和的连续子数组(子数组最少包含一个元素),返回其最大和。子数组 是数组中的一个连续部分。

示例 1:

输入:nums = [-2,1,-3,4,-1,2,1,-5,4]
输出:6
解释:连续子数组 [4,-1,2,1] 的和最大,为 6 。

分析

方法一:动态规划

假设 \(dp[i]\) 表示以元素 \(nums[i - 1]\) 结尾的最大连续数组的和,那么,我们要求的和就是每个位置的 \(dp[i]\),然后,返回其中的最大值即可,即:

\[Answer = \max^{n - 1}_{i = 0}\{dp[i]\} \]

初始条件

当数组的长度为1时,显然有:

\[dp[0] = nums[0] \]

状态转移

遍历数组 \(nums\),对于任意一个元素 \(nums[i]\) ,都有两种选择:

  • \(nums[i] < dp[i - 1] + nums[i - 1]\) 时,将元素 \(nums[i]\) 添加到以 \(nums[i - 1]\) 结尾的子数组的末尾;

  • \(nums[i] \ge dp[i - 1] + nums[i - 1]\) 时,将元素 \(nums[i]\) 单独作为一个子数组。

因此,状态转移方程为:

\[dp[i]= \begin{cases} nums[i] + dp[i -1], & nums[i] < dp[i - 1] + nums[i - 1] \\ nums[i], & nums[i] \ge dp[i - 1] + nums[i - 1] \end{cases} \]

方法二:分治

参考:最大子序和

代码实现

方法一

class Solution:
    def maxSubArray(self, nums: List[int]) -> int:
        n = len(nums)
        result = nums[0]
        dp = [0 for _ in range(n)]
        dp[0] = nums[0]
        for i in range(1, n):
            if nums[i] + dp[i -1] > nums[i]:
                dp[i] = nums[i] + dp[i -1]
            else:
                dp[i] = nums[i]
            result = max(result, dp[i])
        return result

【优化后的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maxSubArray(self, nums: List[int]) -> int:
        n = len(nums)
        last = nums[0]
        result = nums[0]
        for i in range(1, n):
            last = max(last + nums[i], nums[i])
            result = max(result, last)
        return result

应用7:Leetcode 392. 最长递增子序列

题目

392. 判断子序列

给定字符串 s 和 t ,判断 s 是否为 t 的子序列。
字符串的一个子序列是原始字符串删除一些(也可以不删除)字符而不改变剩余字符相对位置形成的新字符串。(例如,"ace"是"abcde"的一个子序列,而"aec"不是)。

示例 1:

输入:s = "abc", t = "ahbgdc"
输出:true

分析

维护两个指针 \(i\)\(j\),分别指向字符串 \(s\)\(t\),每次贪心地匹配:

  • 如果指针 \(i\)\(j\) 指向的字符相等,则同时移动指针 \(i\)\(j\);

  • 如果指针 \(i\)\(j\) 指向的字符不相等,则只移动指针 \(j\);

当指针 \(j\) 遍历完字符串 \(t\) 后:

  • 若指针 \(i\) 还未到达字符串 \(s\) 的末尾,则 \(s\) 不是 \(t\) 的子序列;

  • 若指针 \(i\) 还未到达字符串 \(s\) 的末尾,则 \(s\)\(t\) 的子序列。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def isSubsequence(self, s: str, t: str) -> bool:
        m, n = len(s), len(t)
        i, j = 0, 0
        while i < m and j < n:
            if s[i] == t[j]:
                i += 1
            j += 1
        return i == m

应用8:Leetcode 115. 不同的子序列

题目

115. 不同的子序列

给你两个字符串 s 和 t ,统计并返回在 s 的 子序列 中 t 出现的个数。题目数据保证答案符合 32 位带符号整数范围。
其中,1 <= s.length, t.length <= 1000

示例 1:

输入:s = "rabbbit", t = "rabbit"
输出:3
解释:
如下所示, 有 3 种可以从 s 中得到 "rabbit" 的方案。
ra b bbit
rab b bit
rabb b it

分析

动态规划

假设字符串 \(s\)\(t\) 的长度分别为 \(m\)\(n\),设 \(dp[i][j]\) 表示在子串 \(s[0 \cdots i - 1]\) 的子序列中,子串 \(t[0 \cdots j - 1]\) 出现的次数。

边界条件

当目标字符串 \(t\) 的长度为 \(0\) 时,即 t 为空串时,它一定是 \(s\) 的子序列。当源字符串 \(s\) 长度为 \(0\) 时,任何非空字符串的都不是它的子序列。

因此,边界条件为:

\[\begin{aligned} & dp[i][0] = 1 \\ & dp[0][j] = 0 \end{aligned} \]

状态转移

这里,我们以字符串 \(t\) 作为基准字符串,并且,同时遍历源字符串 \(s\) 和基准字符串 \(t\),对于每一对字符 \(s[i - 1]\)\(t[j - 1]\),都有两种情况:

  • 如果两者不相等,即 \(s[i - 1] \ne t[j - 1]\)

    此时,当前字符 \(s[i - 1]\) 对匹配过程没有参与贡献。

    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子串 \(s[0 \cdots i - 2]\) 中是否包含 \(t[0 \cdots j - 1]\) 即可。

    即子串 \(s[0 \cdots i - 1]\) 的子序列中包含子串 \(t[0 \cdots j - 1]\) 的个数,与 \(s[0 \cdots i - 2]\) 的子序列中包含 \(t[0 \cdots j - 1]\) 的个数相同。

    因此,当前状态与上一个状态 \(dp[i - 1][j]\) 相同。

  • 如果两者相等,即 \(s[i - 1] = t[j - 1]\)

    例如,某个时刻,两个子串分别为:\(s[0 \cdots i - 1] = aaabb\)\(t[0 \cdots j - 1] = ab\)

    此时,\(s[4]=t[1]\),而在此之前,\(s[3]\) 已经与 \(t[1]\) 进行匹配了,因此,我们需要同时考虑两种情况:

    • 不使用 \(s[4]\) 进行匹配

      当前的匹配的次数,就是通过 \(s[0 \cdots i - 2] = aaab\) 中包含 \(t[0 \cdots j - 1] = ab\) 的个数;

    • 使用 \(s[4]\) 进行匹配,

      当前的匹配的次数,就是通过 \(s[0 \cdots i - 1] = aaabb\) 中包含 \(t[0 \cdots j - 1] = ab\) 的个数。

    因此,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考虑 \(s\) 中包含当前字符 \(s[i - 1]\) 的子串的贡献,还要考虑去掉当前字符 \(s[i - 1]\) 的子串是否参与贡献。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子串 \(s[0 \cdots i - 1]\)\(s[0 \cdots i - 2]\) 中,同时包含的子序列 \(t[j - 1]\) 的个数。

    有两种情况:

    • 不使用 \(s[i - 1]\) 进行匹配,即字符 \(s[i - 1]\) 没有参与贡献

      此时,我们只需要考虑去掉子串 \(s[0 \cdots i - 1]\) 中的 \(s[i - 1]\)即可。

      也就是说,当前状态就 \(s[0 \cdots i - 2]\) 的子序列中包含 \(t[0 \cdots j - 1]\) 的个数即可,即匹配的数量与 \(dp[i - 1][j]\) 相同。

    • 使用 \(s[i - 1]\) 进行匹配,即字符 \(s[i - 1]\) 参与了贡献

      此时,我们只需考虑同时去掉两个子串的最后一个字符 \(s[i - 1]\)\(t[j - 1]\) 即可。

      也就是说,当前状态就是 \(s[0 \cdots i - 2]\) 的子序列中包含 \(t[0 \cdots j - 2]\) 的个数,即匹配的数量与 \(dp[i - 1][j - 1]\) 相同。

    也就是说,当前状态,可以同时通过上述两种状态转移而来,因此。

\[dp[i][j]= \begin{cases} dp[i - 1][j - 1] + dp[i - 1][j], & s[i - 1] = t[j - 1]\\ dp[i - 1][j], & s[i - 1] \ne t[j - 1] \end{cases} \]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def numDistinct(self, s: str, t: str) -> int:
        m, n = len(s), len(t)
        dp = [[0 for _ in range(n + 1)] for _ in range(m + 1)]

        for i in range(m + 1):
            dp[i][0] = 1

        for i in range(1, m + 1):
            for j in range(1, n + 1):
                if s[i - 1] == t[j - 1]:
                    dp[i][j] = dp[i - 1][j - 1] + dp[i - 1][j]
                else:
                    dp[i][j] = dp[i - 1][j]

        return dp[m][n]

应用9:Leetcode 583. 两个字符串的删除操作

参考:最长公共子序列

应用10:Leetcode 72. 编辑距离

参考:编辑距离

应用11:Leetcode 647. 回文子串

题目

647. 回文子串

给你一个字符串 s ,请你统计并返回这个字符串中 回文子串 的数目。回文字符串 是正着读和倒过来读一样的字符串。
子字符串 是字符串中的由连续字符组成的一个序列。具有不同开始位置或结束位置的子串,即使是由相同的字符组成,也会被视作不同的子串。

示例 1:

输入:s = "abc"
输出:3
解释:三个回文子串: "a", "b", "c"

分析

动态规划

\(dp[i][j]\) 表示子串 \(s[i \cdots j]\) 是否是回文子串,若 \(dp[i][j] = True\),则表示子串 \(s[i \cdots j]\) 是回文子串,否则,它就不是回文子串。假设字符串 \(s\) 的长度为 \(n\)

边界条件

当子串 \(s[i \cdots j]\) 长度为 \(1\) 时,它是一个回文子串,因此边界条件如下:

\[dp[i][i] = True, \ 0 \le i \le n - 1 \]

状态转移

对于字符串 \(s\),我们倒序遍历子串的起始位置 \(i\),同时使用指针 \(j\),从位置 \(i+1\) 开始顺序枚举子串 \(s[i \cdots j]\) 的结束位置

对于,任意一个子串 \(s[i \cdots j]\) ,存在两种情况,使得它是一个回文串:

  • 子串长度为 \(1\),即 \(i = j\)

  • 子串长度大于 \(1\),若 \(s[i] = s[j]\),且它的子串 \(s[i + 1 \cdots j - 1]\) 是一个回文串。

    这里需要注意,当子串长度为 \(2\) ,即\(j = i + 1\) 时,它的子串 \(s[i + 1 \cdots j - 1]\) 是一个空串 "",需要单独讨论。

否则,它就不是一个回文串。

因此,状态转移方程为:

\[dp[i][j] = \begin{cases} (s[i] == s[j]) \land (j - i <= 1 \lor dp[i + 1][j - 1]) , & i \lt j\\ False, & otherwise \end{cases} \]

这里,\(\land\) 表示逻辑与运算,\(\lor\) 表示逻辑或运算。

代码实现

【逆序枚举】

class Solution:
    def countSubstrings(self, s: str) -> int:
        n = len(s)
        dp = [[False] * n for _ in range(n)]
        result = 0
        for i in range(n - 1, -1, -1):
            for j in range(i, n):
                if s[i] == s[j] and (j - i <= 1 or dp[i + 1][j - 1]):
                    result += 1
                    dp[i][j] = True
        return result

【顺序枚举】

顺序遍历的思路也是一样的,都是依次枚举字符串 \(s\) 中的每一个字符,并从小到大枚举每一个子串 \(s[i] \cdots s[j]\)

这里我们直接给出顺序遍历的示例代码:

class Solution:
    def countSubstrings(self, s: str) -> int:
        n = len(s)
        dp = [[False] * n for _ in range(n)]
        result = 0
        # 顺序枚举s中的每一个字符
        for j in range(n):
            # 从小到大,即向左,枚举每一个子串 s[i]...s[j]
            for i in range(j, -1, -1):
                if s[j] == s[i] and (j - i <= 1 or dp[i + 1][j - 1]):
                    result += 1
                    dp[i][j] = True
        return result

应用12:Leetcode 516. 最长回文子序列

题目

516. 最长回文子序列

给你一个字符串 s ,找出其中最长的回文子序列,并返回该序列的长度。
子序列定义为:不改变剩余字符顺序的情况下,删除某些字符或者不删除任何字符形成的一个序列。

示例 1:

输入:s = "bbbab"
输出:4
解释:一个可能的最长回文子序列为 "bbbb" 。

分析

动态规划

假设字符串 \(s\) 的长度为 \(n\),设 \(dp[i][j]\) 表示子串 \(s[i] \cdots s[j]\) 的最长回文子序列的长度,那么,最后要求的答案就是 \(dp[0][n - 1]\)

显然,当子串中只有一个字符时,它的最长回文子序列的长度为 \(1\),因此,初始条件:

\[dp[i][i] = 1, 0 \le i \le n - 1 \]

思路:

  • 逆序枚举 \(s\) 中的每一个字符 \(s[i]\)

  • 同时,顺序枚举子串 \(s[i + 1] \cdots s[n - 1]\) 中的每一个字符 \(s[j]\)

  • 对于,字符 \(s[i]\)\(s[j]\),存在有两种情况:

    • \(s[i] = [j]\)

      说明当前两个字符,都可以添加到子串 \(s[i + 1] \cdots s[j - 1]\) 的首尾,作为更长的回文子序列,因此,当前状态的最长回文子序列的长度为 \(dp[i + 1][j - 1] + 2\)

    • \(s[i] \ne [j]\)

      说明当前两个字符,同时添加到子串 \(s[i + 1] \cdots s[j - 1]\) 的首尾,不会较上一个状态有变化,因此,当前状态与上一个状态的最大值相同,即要么 \(s[i + 1] \cdots s[j]\) 或者 \(s[i] \cdots s[j - 1]\)

      注:这里我们不需要考虑子串 \(s[i + 1] \cdots s[j - 1]\) 所对应的状态,因为,在子串首部或者尾部添加一个字符,构成的新子串其最长回文序列长度一定不小于原来的长度。
      因此,一定会有:

      \[\begin{aligned} dp[i + 1][j - 1] \le dp[i + 1][j] \\ dp[i + 1][j - 1] \le dp[i][j - 1] \end{aligned} \]

因此,状态转移方程为:

\[dp[i][j] = \begin{cases} dp[i + 1][j - 1] + 2, &s[i] = [j]\\ \max(dp[i + 1][j], \ dp[i][j - 1]),&s[i] \ne [j] \end{cases} \]

代码实现

class Solution:
    def longestPalindromeSubseq(self, s: str) -> int:
        n = len(s)
        dp = [[0 for _ in range(n)] for _ in range(n)]
        for i in range(n):
            dp[i][i] = 1

        for i in range(n - 1, -1, -1):
            for j in range(i + 1, n):
                if s[i] == s[j]:
                    dp[i][j] = max(dp[i][j], dp[i + 1][j - 1] + 2)
                else:
                    dp[i][j] = max(dp[i + 1][j], dp[i][j - 1])

        return dp[0][n - 1]

参考:

posted @ 2023-07-24 17:31  LARRY1024  阅读(14)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