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世纪网 | 老紫竹的家 | 老紫竹的专栏 | 老紫竹的博客园 | 老紫竹的BlogJava |

有些人不愿意分享,但这是少数
有些人愿意分享,但有些害羞,这是一小部分
有些人非常愿意分享,但公司没有这个氛围。
继续做自己的事,让别人继续折腾去吧。

在开发过程场景中必然需要和同事讨论各种问题,尤其是我们开发的平台的特性使用。在这个过程中,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一个类似的,不断重演的场景:

Q: 我要开发一个xx功能,需要xx,你有么?

A: 我有。

Q: 啊,那个谁,你的那个函数(类,框架,标签)怎么用的?

A. 偶,我给你一个代码。

Q. 看了,偶,原来是这样啊

于是,一片片的代码顺着网线在网络飞鸽之间飞来飞去。

因为常常会说“原来是这样啊”,我们就用日文说“soga shidi”(原来如此)。这个短语因为不太常听到,因此其他组的人也开始跟着学起来。哈哈。真的是一段快乐的日子。

回头来看,大家都在之间用代码来做沟通,效率是非常高的,比高谈阔论来得快的多。

我的手下的程序员这几年都习惯了这样的场景,因为他们发现遇到问题费尽口舌常常也说不清楚,而代码对于很多问题可以不言自明。于是就看到了口语用来起承转合,而代码代码飞起来用来说明实质问题的实际效果。

这样的情况自然而又普遍,遇到的多了,我也就用心的分析了下:为什么程序员懒得讲,而愿意用代码来交流?为什么代码总是不容易讲得出来,往往直接去看反而更加容易懂?

我想原因在于:代码作为计算机语言,和英语或者汉语相比的,很大不同的一点在于计算机语言没有一个对应的口语,并且高度精炼,专门用来表达业务和技术的实现。而同样的业务和技术实现,如果换成口语,可以说必然是一地口水了。

读代码来得快,而通过读代码了解别人的工作,学习新的技术,通常也比单单看书来的快。

作为一个程序员的管理者,要保证和程序员的有效而快速的沟通,了解项目的真实质量状况,保证自己对等甚至比程序员更加清楚代码是必要的。但是考虑到时间上的因素,有不可能100%的投入到代码开发中去,因此大量的阅读代码并给予反馈就是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
posted on 2009-03-31 08:16  老紫竹  阅读(2736)  评论(24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