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型管理--是什么?
背景:作为一名技术开发人员,工作三五年后,就要开始考虑未来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两种说法,一是继续走技术路线,另一种是走管理路线。具体的方向选择,也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悟性、智商、情商以及所处的企业环境和本地社会大环境有很大关系。本文开始要分享的是如果期望从事管理方向的工作时,准备学习和训练自身的教练能力,逐步走向管理岗。实际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期初技术人员大多数情况面对的是电脑,而从事管理之后是面对的都是活生生的人,管理人要比写代码复杂的多,所以作为管理者,应该学习如果成为一名教练。
在开始教练型管理之前,先解释两个名词:领导、管理。
什么是领导?领导是在一定条件下,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其中,把实施指引和影响的人称为领导者,把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称为被领导者,一定的条件是指所处的环境因素。领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动过程。
那什么又是管理呢?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简单字面意思管理就是管人、理事。
初次接触管理,大多都会一方面满怀信心,怀揣着梦想,心气高,热情足,甚至还想来个“新官上任三把火”;另一方面又担心上任后,与手下人员或同级同事,如何进行工作部署、协调和沟通;因为既要保证圆满的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又要确保手下员工工作到位,同级同事和谐配合,那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了管理。
一、领导者分类
通常领导管理有这样几种类型,包括有保姆型管理、监控型管理、顾问型管理和我们今天说的重点教练型管理。
保姆型管理:在实施管理工作是最累的,领导需要像保姆一样事事都要替员工着想,在这里员工更像是著名的“猴子管理法则”当中的猴子,事事更多地是领导亲力亲为,最累的就是领导,而往往现实当中新入职的领导最多见的就是这个类型;
监控型管理:作为领导可能事事都要紧紧盯着员工的一举一动,导致员工自身没有发挥和创新的自由空间,而领导自身也是大耗精力,无从去思考发展;
顾问型管理:领导对工作只是单纯的下命令,派任务,不给员工指导,不给员工方向,往往更多地只是一个时间点,让员工完成任务,这会导致员工没有工作方向,上级的意思如果传达理解不到位,就会出现整个事件任务的偏差;
教练型领导:相对更加均衡,作为教练型管理,是像教练一样,不定期的给予指导和引领,以目标为导向,开发每个人的潜能,学会发问,制定行之有效的发问框架,用这样的方式,逐步把自己从繁忙琐事工作中脱出身,为公司的未来才有时间去规划创想,这样也更加能提高员工们个人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创造更多价值。
二、教练型管理的目的
作为企业员工工作能力的提现,其实就是自身价值的高效产出,即个人绩效;部门结果的产出,也是部门所有人员的绩效产出,从而产生了部门绩效。教练的作用,就是帮助员工加强能力,提升士气,改善行为,最后提高绩效。
其实人自身就有劣根性,往往想做而不会去做,从而需要被领导;企业中每个员工都其实都期望有提升,从而就有了教练的存在。
教练的最终目的是提升执行力:个人执行力和团队执行力。
三、教练的四个职能
1.引导人们做什么--建议职能
告诉人们最适合的工作是什么,作为领导者的一句话,一个建议,都很有可能影响员工的职业生涯。根据员工个性化不同,建议其职业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学习和工作的热情,像导师一样影响他人,同时也影响着自己,正所谓教学相长。
2.辅导人们愿意做--辅导职能
当员工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时,不能撒手不管,这样会让他们逐渐失去工作热情和对领导的信任。领导要在恰当的时间为其提供合适的解决方案,协助员工解决问题,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拾工作信心和热情。
3.指导人们如何做--训练职能
让员工在处理工作任务过程中不断训练自己的技能,巩固自身能力。
4.刺激人们敢于做--挑战职能
给员工制定工作目标,根据员工能力不同分配合适的工作,并逐步加大工作复杂度和困难度,在工作过程中迎接挑战并享受收获成功的快感,让工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阶梯型向上前进。从而使员工士气持续提升,工作有干劲,持续性的学习,最终让员工的职业目标与公司的方向保持一致。
四、教练的工作原理
领导可以通过教练改变员工的行为,从而提高员工的绩效。改变员工的行为包含三个元素:知识、技能、态度,通过改变人们的知识、技能、态度,最终改善人们的行为,提高效能,从而形成习惯,影响人的一生。
更多精彩,请关注公众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