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实行目标管理(OKR)五点原则和基础
下面从公司文化、组织架构、管理者、落地执行和区别绩效考核五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在公司落地目标管理(OKR),这些是实施OKR的基础,也是原则,虽然写得比较简单,其实是我过去两年多不断观察、实践和摸索的总结,希望对你有用。
透明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
这里的难题在管理层。如果管理层的战略和目标都不清晰,那么下面也就成了一坨;如果管理层以各种理由不公开自己的OKR,仅凭口述或者小范围内开会传达,那么下面执行起来就会有偏差。上行下效,大家也都遮遮掩掩,也都口述,难以协同;如果管理层的OKR不能按时完成,下级指定的时候也很难去支撑上级的OKR。OKR的制定是从上到下的分解和支撑,是公司战略的落地;OKR不是从下而上具体工作内容的一个汇总。汇总OKR是汇总不出一个公司的战略的。「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所有的问题都是管理者的问题」 ,深以为然。
公开透明,目标清晰,按时完成,榜样担当
群友评价
1)不可见的OKR是兄弟部门的扯皮利器 - 群友评价
2)太多的情况下,错误把OKR当成KPI考核。 当然更坏的情况是不知道OKR是啥,高层把OKR记到自己的小本本秘而不宣,以为leader之间对OKR就可以了,但是一线作战的同志却完全不知情,这就完全失去价值了。- 群友评价
合理的组织架构、清晰的职能划分
公司的组织架构,可以理解为排兵布阵。尽量减少职能重合,不但没有办法提升效率,反而成为掣肘,拉衣袖。这个问题太大了,仅作提示。
大局意识的管理者
有理想、有进取心、有目标能落地的管理者。之前公司内部就说公司发展太快,公司的企业文化稀释得太严重了,公司已经不是当初的公司。我也有很大的体会,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都是往事上说的,互相举一把,互相抬轿子。后来发现招的人有的已经失去了本心,我个人觉得是非常不妥的。
举个例子,当时公司新成立个部门,部门老大想招个产品经理,内推过来让我面试,拿过简历来,我一看专升本,学校不强,5年多工作经验在第5家公司任职;而这个部门创建之初,更应该招些大厂里牛逼的人来搭好这个组织框架,后来面试真不太合适就没过......比较戏剧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居然入职了,还是那个部门,还是那个老大手下。另外一个例子是我的老板,来公司四年多,从未从前公司拉过一个人过来,但是却招来一批牛人,每个人在各个岗位上都干得非常出色,真叫人服。能做到这样是他从不懈怠,每天9点前到公司,工作到夜里11点,一天N场面试,一个个面进来的。两个老大,从招聘、搭班子这件事上一比较,高下立判。
流程闭环、工具支撑、里程碑达成
文化支撑着制度、流程;工具支撑着流程的高效运转。整体上我们公司的OKR系统做的还是很不错的,体验不错,操作顺手、功能完备。自动识别内容,拆解上级目标便利性,横向对齐,百分比自动计算等都有小亮点。但是和实际工作关联不强,我觉得还是待改进的。
每个OKR里程碑按时完成
把OKR的执行当作一个个小的战役,一个个小的项目来抓。只有每一个OKR周期都按节奏,有步调地走,那么整个年度才能走得顺畅。我们可以把每个OKR周期都当作一场小的战斗。虽然我们只看到自己的阵地,我们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阵地,那么整个阵地才能不失。按时发起,明确时间点完成指定动作、按时确认、执行、评审、反馈都是有助于OKR的执行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从上到下贯彻执行。要做就当回事,否则花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去做OKR得不偿失。
OKR的落地是一个公司执行力最好的体现
做好目标管理,区别绩效考核
不要拿OKR去考核,需要另外有明确的考核目标
KPI的完成度可以用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而OKR的完成度是不能直接用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的。但是,有些管理者为了能够对员工有抓手,仍然对OKR的完成度进行考核,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定 OKR的时候让员工往高了定,结果考核定时候完不成,绩效不好。拿okr当kpi用,变相扣钱,最后OKR就成了中式KPI。
考核和员工利息息息相关,建议设置好明确的考核目标。不能拿一些莫须有的目标说事,因为员工会觉得你这是在敷衍。绩效考核对于员工来说是第一位的,做好了绩效考核,员工才能踏实下心来为公司做事。如果辛辛苦苦工作一年,到头来以一个莫须有的说头就应付了事,员工就会伤了心。所谓的「要么钱没给到位,要么心受委屈了」就是这么来的。
文章要点总结
上面从公司文化、组织架构、管理者、落地执行和区别绩效考核五个方面,讲述了如何在公司落地目标管理(OKR),虽然写得比较简单,其实是我过去两年多不断观察、实践和摸索的总结,希望对你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