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代码验证静态代码块被自动执行,就算产生了类的多个实例对象,但其中的静态代码块只被执行了一次。
父类
1 package staticTest; 2 3 public class Parent { 4 5 6 { 7 System.out.println("parent 代码块"); 8 } 9 static { 10 System.out.println("parent 静态代码块"); 11 } 12 13 public Parent() { 14 System.out.println("parent 构造器"); 15 } 16 17 }
子类
1 package staticTest; 2 3 public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4 5 { 6 System.out.println("Child 代码块"); 7 } 8 static { 9 System.out.println("Child 静态代码块"); 10 } 11 12 public Child() { 13 System.out.println("Child 构造器"); 14 } 15 16 }
Test
package staticTest; public class stat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hild(); } }
结果
parent 静态代码块
Child 静态代码块
parent 代码块
parent 构造器
Child 代码块
Child 构造器
修改
package staticTest; public class static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new Child(); new Child();//第二次调用 } }
结果:静态代码块只执行一次
parent 静态代码块
Child 静态代码块
parent 代码块
parent 构造器
Child 代码块
Child 构造器
parent 代码块
parent 构造器
Child 代码块
Child 构造器
分析:当执行new Child()时,它首先去看父类里面有没有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它先去执行父类里面静态代码块里面的内容,当父类的静态代码块里面的内容执行完毕之后,接着去执行子类(自己这个类)里面的静态代码块,当子类的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之后,它接着又去看父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接着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父类的构造方法执行完毕之后,它接着去看子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再去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这个就是一个对象的初始化顺序。
总结:
对象的初始化顺序:首先执行父类静态的内容,父类静态的内容执行完毕后,接着去执行子类的静态的内容,当子类的静态内容执行完毕之后,再去看父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父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接着执行父类的构造方法;父类的构造方法执行完毕之后,它接着去看子类有没有非静态代码块,如果有就执行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子类的非静态代码块执行完毕再去执行子类的构造方法。总之一句话,静态代码块内容先执行,接着执行父类非静态代码块和构造方法,然后执行子类非静态代码块和构造方法。
注意:子类的构造方法,不管这个构造方法带不带参数,默认的它都会先去寻找父类的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如果父类没有不带参数的构造方法,那么子类必须用supper关键子来调用父类带参数的构造方法,否则编译不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