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段代码的几种写法-怎么样写好的代码

程序员当然要说代码了,代码是程序员的一切,离了代码说其他都是假的,我这里从一段代码开始。

 

    int c=0, n=0,nDiff=0;
    
int height = m_imgHeight;//image height
    LPBYTE lpDsp 
= pSampling;
    jp2_int16 
*sp, val;
    LPBYTE dest;
    
//m_imgWidth-image width

    nDiff 
= m_lineBytes - m_imgWidth*3;
    
while (height--) {
        
for (c=0; c<THREE_COMPONENT; c++) {
            dest 
= lpDsp+c;
            sp 
= m_lines[c].m_pBuf;
            
for (n=m_imgWidth; n>0; n--, sp++, dest+=THREE_COMPONENT) {
                
*sp += 2;//virtual option
                    ……
                
*dest = *sp;
            }
        }

        
/*
        
If the bytes isn't 4-bytes multiple, 1-3 bytes will not be 
        initialized. So these bytes should be initialized as 0
        
*/
        
if(nDiff){
            dest 
-= 2;
            
for(n = nDiff;n>0;n--){
                
*dest = 0;
                dest
++;
            }
        }

        lpDsp 
+= m_lineBytes;
    }

 

这段代码的目的是一个与图形相关的操作,这里省略了许多代码,所以不可能编译;其基本的含义是从一个缓冲区复制到目标缓冲区pSampling。其中m_imgWidthm_imgHeight表示图象的宽度和高度,m_lineBytes表示4个字节对齐的一行像素的字节数。

我们知道BMP文件的像素要求每行的最终字节数必须是4个倍数。如果图象宽度是4的倍数,不用仇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是4的倍数,例如:129,而且每个像素一个字节,那么最终存储的长度是132个字节,但后面的几个字节如果不填充是未知的内容。上面if(nDiff){后面的就是为了填充这些多余的字节。

我的一个朋友认为这样写更有效一点:

 

            dest -= 2;
            
for(n = nDiff;n>0;n--){
                
*dest = 0;
                dest
++;
            }

他的分析是:如果66%的机会nDiff不是0,这个代码效率更高。

来看一下两种写法的不同:

第一种写法是:不管3721,都判断一下;如果nDiff不为0,需要至少3个指令:判断//判断。

第二种写法是:不判断,先减,然后通过for循环来判断。对于nDiff0不为0,都是两个指令:减/判断。

但如果多余66%的机会(比如70%)nDiff不为0,第一种写法需要的平均指令数为:

70%*3+30%*1 = 2.4

第二种写法的平均指令数为:

70%*2+30%*2 = 2

可见第二种写法的好处可以体现在:

1. 代码简洁

2. 效率更高

 

但我发现代码中很少的机会nDiff不为0,这位老兄又立刻想到了另一种写法:

  

        if(nDiff){
            dest 
-= 2;
            
do{
                
*dest = 0;
                dest
++;
            } 
while(nDiff--);
        }

再来看一下这种写法的特点,假设30%的机会nDiff不为0

原来写法的指令数为:

70%*1+30%*3 = 1.6

上面写法的指令数为:

70%*1+30%*2 = 1.3

因为第一次不需要判断;当然后面的循环都是一样的。

 

从这件事情的本身我们甚至可以说是吹毛求茨,而从效率上来说这个代码提高的并不是很多。但我想说的不是这些,而是故事说明的写这个代码的时候作者在想些什么,我想至少是这样的:

1. 写出简洁的代码。第二种写法明显简洁。

2. 写出最高效的代码,即使是CPU很快的今天。如果上面的代码在一个循环的内部,效率高低很快就体现出来。

3. 深入的思考和比较。计算条件成立的概率,至少应该对代码在什么情况下运行很了解。


4. 写好代码的精神。
posted @ 2010-09-24 16:01  oayx  阅读(159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