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简介

一、主动配电网概念的由来?

 

 

二、主动配电网与传统配电网的关系如何?

 

 

三、主动配电网到底在哪些方面需要主动起来呢?

 

 

四、主动配电系统关键技术

 

 1、主动配电系统的感知与预测技术

 (1)全面感知与量测技术:

      通过智能电表、通信网络、量测数据管理系统和用户室内网络将构成高级量测系统,不仅能提供现有远程终端装置(RTU)所采集的实时量测量,还能渗透进入用户室内,提供配网末端用户侧的实时功率量测数据,当然,这也是与现有配网量测系统最大的不同。

 (2)不确定性建模与分析技术:

     分布式电源的随机性和间歇性特点,使得含分布式电源和微网的配电网络的规划、分析和优化运行都不同于传统的网络。未来需要在思路上有所创新,要求在传统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考虑更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3)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

      主动配电系统采集的数据包括输、配、用及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微电网、电动汽车、可控负荷等,具有海量、数据更新速度快等大数据固有的特性,但配用电数据应用存在各种类型的混杂数据、不同特性的分析任务和严格的服务响应需求,这对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技术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

 (4)适应性通信技术:

     现有的通信技术都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PLC的抗干扰问题、RF射频和WiMax的频段授权问题以及BPL和公共无线的运营费用问题等。从速率、成本和安全等单方面考虑,现有的通信技术基本能分别满足主动配电网的需求,但是综合来看,还不能决定那种组网方式最适合,未来还需要根据配电网中的不同业务、环境对通信的需求进行定量的分析,才能找到较为合适的选择。

 2、主动配电系统控制技术 

 (1)分层分布协调控制技术:

     分层控制结构是解决主动配电网多分布式能源及其他可控装置协调运行的有效手段,其优势在于不仅能缓解集中控制结构存在的通信压力大、有延时、计算量大等问题,而且能规避对等控制结构存在的无法实现整体上优化运行的弊端。

    第1层是就地控制,能快速就地控制单一DG和其他装置,如有载调压变压器分接头、并联电容器和保护装置等;

    第2层是基于微网、cells和VPP的区域协调控制,用于协调控制区域内的第1层;

    第3层是全局优化配电管理系统,用以实现整体上的运行控制。

 3、主动配电系统决策技术 

 (1)全局规划技术:

     指计及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发电、负荷需求增长以及未来能源市场等不确定因素下,综合考虑原有配电网规划内容、DG的优化配置、储能设备的选址定容、自动化规划和通信规划等选项,以追求能源损耗小、供电可靠率高以及绿色能源利用率高的多目标规划问题。

(2)成本效益控制技术:

     由于主动配电网的利益主体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在对其进行经济性评估时,难以协调其中的利益关系,同时也难以对主动配电网细化的每一项具体技术进行准确的成本效益分析,尤其是DG技术,因为各国的能源政策不同,市场开放程度也各异,但有一点是必须的,各项重要技术指标必须兼顾网络运行成本、环保效益以及资产利用率等。

 4、主动配电系统互动服务技术 

 (1)用户互动技术:

      主要是通过将供电侧到用户侧的重要设备,通过灵活的电力网络和信息网络相连,形成高效完整的用电和信息服务体系,通过互动化策略,调动用户参与需求响应或直接进行远程优化控制,实现电力负荷的柔性化,指导用户或直接进行用电方式优化,支撑供电侧的可靠、经济运行。

 (2)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调度技术:

     主要体现在能够针对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差异化需求,对用户现状进行即时评估,采取主动的调度措施,满足用户的合同需求。

posted on 2016-07-28 11:28  锡安橄榄树  阅读(31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