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数学—排列组合
注:原创不易,转载请务必注明原作者和出处,感谢支持!
一 写在开头
这个学期学习了组合数学这门课程,趁现在有时间做一下总结。整个课程的脉络如下图:
1.1 本文内容
本文的内容为排列组合,内容分解图如下。
二 计数法则
2.1 加法法则(分类加法计数)
假设有两个互斥的事件\(A\)与事件\(B\),事件\(A\)有\(m\)种产生方式,事件\(B\)有\(n\)种产生方式,则事件\(A\)或事件\(B\)有\(m+n\)种产生方式。
2.2 乘法法则(分步乘法计数)
假设有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A\)与事件\(B\),事件\(A\)有\(m\)种产生方式,事件\(B\)有\(n\)种产生方式,则事件\(A\)和事件\(B\)有\(m \cdot n\)种产生方式。
2.3 一一对应法则
假设事件\(A\)的产生方式与事件\(B\)的产生方式一一对应,则事件\(A\)的产生方式数与事件\(B\)产生的方式数相等。
要对\(A\)集合计数,但直接计数有困难,于是可设法构造一易于计数的\(B\),使得\(A\)与\(B\)一一对应。
三 排列与组合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3.1 排列
- 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个不重复的元素,按次序排列,称为从\(n\)中取\(r\)个的排列。
- 排列数记为\(p(n, r)\)
- 排列数\(p(n, r)\)的计算方法:相当于是从\(n\)个不同的球中取出\(r\)个,依次放入\(r\)个不同的盒子当中。因此,第一个盒子有\(n\)种选择,第二个盒子有\(n-1\)种选择,......,第\(r\)个有\(n-(r-1)\)种。因此可得排列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特别地,当\(r=n\)时,称为全排列,\(p(n, n)=n!\)
3.2 组合
- 定义: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r\)个元素,且不考虑顺序,称为从\(n\)个中取\(r\)个的组合。
- 组合数用\(c(n,r)\)或者\(\tbinom{n}{r}\)来表示
- 与排列不同的是,组合只是相当于从\(n\)个球中选择\(r\)个组合在一起即可,与排列相比,无需\(r\)个球构成一个全排列这么一个操作。因此,组合数的计算相当于是在排列数的基础上除去一个\(r\)的全排列\(r!\)即可。所以
四 圆排列与项链排列
4.1 圆排列
- 定义: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取\(r\)个元素排列在一个圆环上的排列
- 圆排列数用\(Q(n,r)\)来表示。因为圆排列的缘故,每\(r\)个首尾相连顺序一样的排列都只能算一种,如下图所示,所以,圆排列数相当于是在排列数的基础上除去\(r\)。所以
4.2 项链排列
- 定义:项链排列如同项链一般,在圆排列的基础上,逆时针方向和顺时针方向的放置各个数是同一个排列。
- 因此项链排列的排列数为\(Q(n, r) \verb|/| 2 = P(n, r) \verb|/| 2r\)
五 可重排列与可重组合
5.1 可重排列
可重排列的定义:
设有\(n\)种不同的物体\(a_1,a_2,...,a_n\),
第一种物体\(a_1\)有相同的\(k_1\)个,
第二种物体\(a_2\)有相同的\(k_2\)个,
......
第n中物体\(a_n\)有相同的\(k_n\)个,
从这\(n\)中物品里取\(r\)个物品进行排列,称为\(r\)可重排列。
依据\(r\)和\(k_i\)的数量情况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
\(r = k_1 + k_2 + ... + k_n\)
-
\(k_1 \ge r, k_2 \ge r, ... , k_n \ge r\)或者\(k_1 = \infty, k_2 = \infty, ..., k_n = \infty\)
-
存在\(k_i < r\)
那么对于上述三种情况,如何计算它们的排列数呢?
对于情况1,设\(S =\left \{ k_1 \cdot a_1, k_2 \cdot a_2, ..., k_n \cdot a_n\right \}\),当\(k_1 + k_2 + ... + k_n = r\)时,从\(n\)种物品中取\(r\)个物品的全体排列数用\(P(r;k_1, k_2,...,k_n)\)或\(\tbinom{r}{k_1 k_2 ... k_n}\)表示。则
证明过程略
对于情况2,有
证明过程略。
对于情况3,没有一个现成的公式可以计算其排列数。
5.2 可重组合
可重组合的定义:
有\(n\)种不同的物品,构成集合\(S =\left \{ k_1 \cdot a_1, k_2 \cdot a_2, ..., k_n \cdot a_n\right \}\),从这\(n\)种物品中取出\(r\)个物品的组合,称为\(r\)可重组合。对于可重组合可以分成以下两种特殊情况:
- \(k_i > r~(i = 1, 2, ..., n)\)
- \(a_1 ,a_2, ..., a_n\)至少出现一次的组合
对于情况1,有
简要证明:
第1步:问题相当于\(r\)个相同的球放入\(n\)个互异的盒子,每个盒子的数目可以不同,求总的方案数
第2步:上述问题又可以转换为\(r\)个相同的球与\(n-1\)个相同的盒壁的排列问题
因此,排列数为:
对于情况2,\(a_1 ,a_2, ..., a_n\)至少出现一次的组合数为\(\tbinom{r-1}{r-n}\)
简要证明:
因为\(a_1 ,a_2, ..., a_n\)至少出现一次,所以,先取出\(a_1 ,a_2, ..., a_n\)各一个,剩下的问题就转化为从\(n\)中取\(r-n\)个的可放回组合问题。因此,组合数为:
六 若干组合等式
6.1 Stirling近似公式
Stirling公式给出了一个求\(n!\)的近似公式。
6.2 Pascal公式
该公式相当直观,证明也相当简单:
令\(S\)是\(n\)个元素的集合,任取一个元素用\(x\)表示,则\(S\)的\(k-\)组合的集合可以划分为不包含\(x\)的\(k-\)组合和包含\(x\)的\(k-\)组合,于是
6.3 二项式定理及二项式系数
设\(n\)是正整数,对任意的\(x\)和\(y\)有:
其中\(\tbinom{n}{k}\)为二项式系数。
根据上述二项式定理,有以下推论:
令\(y=1\)有:
令\(y = 1, x = -x\)有:
令\(x = 1, y = 1\)有:
令\(x = -1, y = 1\)有:
6.4 多项式定理
设\(n\)是正整数,则对一切实数\(x_1, x_2, ..., x_m\)有:
其中\(\tbinom{n}{n_1 n_2 ... n_m}\)为多项式系数。
6.5 牛顿二项式定理
设\(\alpha\)是一个实数。则对于所有满足$0 \leq \vert x \vert < \vert y \vert \(的\)x\(和\)y$有:
其中
6.6 组合恒等式
下面是一些组合恒等式,证明过程略。
七 生成算法
生成算法也叫构造算法,生成算法完成的功能是将所有满足要求的排列或组合无重复,无遗漏地枚举出来
7.1 排列生成算法
排列的构造算法主要有直接法,字典序法,序列法,逆序数法,邻位对换法等等,接下来要介绍其中的一种:字典序法。
字典序法:从自然顺序123...n开始,按照字典序依次构造集合{1, 2, ..., n}的所有全排列,由一个排列构造下一个排列的算法如下:
- 从\(p_1 p_2 ... p_n\)从右向左扫描,找出比右邻数字小的第1个数字\(p_i\)
- 对\(p_1 p_2 ... p_n\)从右向左扫描,找出比\(p_i\)大的第一个数\(p_j\)
- 将\(p_i\)和\(p_j\)互换得到\(b_1 b_2 ... b_n\)
- 将\(b_1 b_2 ... b_n\)中的\(b_{i+1}\)到\(b_n\)部分的顺序逆序,得到\(b_1 b_2 ... b_n ... b_{i+1}\)即为下一个排列
该算法流程很清晰,可以用C++实现如下:
void generate_permutations(vector<string> &v, int n)
{
if (n < 1)
return ;
// 构建初始和结束排列
string first, last;
for (int i = 1; i <= n; i++){
first.push_back(char('0' + i));
last.push_back(char('0' + n - i + 1));
}
v.push_back(first);
// 依次产生下一个排列并加入向量中
string next, current = first;
while (current != last)
{
// 寻找要对换的两个数的位置pi和pj
decltype(current.length()) i, j, pi, pj;
for (i = current.length() - 1; i >= 1; i--)
if (current[i-1] < current[i]){
pi = i - 1;
break;
}
for (i = current.length() - 1; i > pi; i--)
if (current[i] > current[pi]){
pj = i;
break;
}
// 对换
next = current;
char tmp = next[pi];
next[pi] = next[pj];
next[pj] = tmp;
// 翻转
for (i = pi + 1, j = next.length() - 1; i < j; i++, j--){
char tmp = next[i];
next[i] = next[j];
next[j] = tmp;
}
v.push_back(next);
current = next;
}
}
7.2 组合生成算法
组合的构造算法主要有字典序法,二进制编码法等等,这里介绍前一种算法。算法的详细过程叙述如下:
从{1, 2, ..., n}中取r-组合表示为\(C_1 C_2 ... C_r\),令\(C_1 < C_2 < ... < C_r\),其中有\(C_i \leq (n-r+i), i = 1, 2, ..., r\)
则生成后续组合的规则如下
- 对\(C_1 C_2 ... C_r\)从右到左扫描,找出第一个满足\(C_i < (n-r+i)\)的\(i\)
- \(C_i \leftarrow C_i + 1\)
- \(C_j \leftarrow C_{j-1} + 1, j=i+1, i+2, ..., r\)
同样,上述算法可以用C++实现如下:
void generate_combinations(vector<string> &v, int n, int r)
{
if ((r < 1) || (r > n))
return ;
// 构建初始和结束组合
string first, last;
for (int i = 0; i < r; i++){
first.push_back(char('0' + i + 1));
last.push_back(char('0' + n - r + i + 1));
}
v.push_back(first);
// 依次产生下一个组合并加入向量中
string next, current = first;
while (current != last)
{
decltype(current.length()) i, j, pi;
for (i = current.length() - 1; i >= 0; i--)
if ((current[i] - '0') < (n - r + i + 1)){
pi = i;
break;
}
next = current;
next[pi] = next[pi] + 1;
for (j = pi + 1; j < r; j++)
next[j] = next[j-1] + 1;
v.push_back(next);
current = nex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