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持久化

Redis的持久化

Redis 是内存数据库,如果不将内存中的数据库状态保存到磁盘,那么一旦服务器进程退出,服务器中的数据库状态也会消失。所以 Redis 提供了持久化功能!

RDB(Redis DataBase)

什么是RDB?

什么是RDB?

image-20210822202216188

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将内存中的数据集快照写入磁盘,也就是行话讲的Snapshot快照,它恢复时是将快 照文件直接读到内存里。

Redis会单独创建(fork)一个子进程来进行持久化,会先将数据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待持久化过程 都结束了,再用这个临时文件替换上次持久化好的文件。整个过程中,主进程是不进行任何IO操作的。 这就确保了极高的性能。如果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的恢复,且对于数据恢复的完整性不是非常敏感,那 RDB方式要比AOF方式更加的高效。RDB的缺点是最后一次持久化后的数据可能丢失。

我们默认的就是RDB,一般情况下不需要修改这个配置!

有时候在生产环境我们会将这个文件进行备份!

RDB保存的文件默认是dump.rdb 都是在我们的配置文件中的Snapshot快照模块中进行配置的!

image-20210822203220651

image-20210822203512612

触发机制

触发机制

1.save的规则满足的情况下,会自动触发RDB规则,生成我们的RDB文件!

2.执行flushall命令,也会触发我们的RDB规则,生成我们的RDB文件!

3.退出redis,也会产生RDB文件!

备份就自动生成一个dump.rdb文件

image-20210822210136484

如果恢复RDB文件

如果恢复RDB文件

1.只需要将RDB文件放到redis的启动目录下就可以了,redis启动的时候会自动检查 dump.rdb文件,恢复其中的数据!

2.查看 dump.rdb文件存放的位置

127.0.0.1:6379> config get dir
1) "dir"
2) "/usr/local/bin" # 如果在这个目录下存在 dump.rdb 文件,那redis启动就会恢复其中的数据!

几乎它自己默认的配置就够用了,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去学习!

优点:

1.适合大规模的数据恢复!

2.对数据的完整性要求不高! (你比如设置60s内修改1000次才生成rdb文件,但是59秒redis服务器就宕机了,这样数据就没了)

缺点:

1.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操作!如果redis意外宕机了,这个最后一次修改的数据就没有了!

2.fork子进程的时候,会占用一定的内存空间!

AOF(Append Only File)

将我们的写入命令都记录下来,history,恢复的时候就把这个文件全部再执行一遍!

AOF是什么?

image-20210822215649198

以日志的形式来记录每个写操作,将Redis执行过的所有指令记录下来(读操作不记录),只许追加文件 但不可以改写文件,redis启动之初会读取该文件重新构建数据,换言之,redis重启的话就根据日志文件 的内容将写指令从前到后执行一次以完成数据的恢复工作!

修改配置文件

AOF保存的是appendonly.aof 文件

append

image-20210822220517093

默认是不开启的,我们需要手动进行配置!我们只需要将appendonly 改为yes就开启了AOF!

重启redis就可以生效了

修复AOF文件

如果AOF文件有错误,这个时候redis是启动不起来的,我们需要修复这个AOF文件

redis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命令工具,redis-check-aof --fix AOF文件 去修复我们的AOF文件

image-20210822222332508

如果文件正常,重启就可以直接恢复了!

重写规则说明

重写规则说明

AOF默认就是文件的无限追加,文件会越来越大!

image-20210822230330069

如上图:如果某个时间点的AOF文件大于64M,太大了!它就会fork一个新的进程来将我们的文件进行重写!

这里的重写是指:列如:对一个String类型进行四次操作,我们只需读取最终的值,用最后一条命令来写入就减少了AOF文件大小

这样重写的好处是:将AOF文件变得更小,降低文件的占用空间,以便于更快的被redis加载!

优缺点

优点和缺点!

appendonly no # 是否以append only模式作为持久化方式,默认使用的是rdb方式持久化,这种方式在许多应用中已经足够用了
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 AOF 持久化文件名称
appendfsync everysec # appendfsync aof持久化策略的配置
					 # no表示不执行fsync,由操作系统保证数据同步到磁盘,速度最快。
                     # always表示每次写入都执行fsync,以保证数据同步到磁盘。
                     # everysec表示每秒执行一次fsync,可能会导致丢失这1秒的数据。

优点:

1.每一次修改都同步,文件完整性

2.每秒同步一次,可能会丢失一秒的数据

3.从不同步,效率最高

缺点:

1.相对于数据文件来说,AOF远远大于RDB,恢复的速度也比RDB慢!

2.AOF运行效率也要比RDB慢,所以说我们redis默认的配置就是rdb持久化!

小总结

image-20210822231212562

总结

​ 1、RDB 持久化方式能够在指定的时间间隔内对你的数据进行快照存储

​ 2、AOF 持久化方式记录每次对服务器写的操作,当服务器重启的时候会重新执行这些命令来恢复原始 的数据,AOF命令以Redis 协议追加保存每次写的操作到文件末尾,Redis还能对AOF文件进行后台重 写,使得AOF文件的体积不至于过大。

​ 3、只做缓存,如果你只希望你的数据在服务器运行的时候存在,你也可以不使用任何持久化

​ 4、同时开启两种持久化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当redis重启的时候会优先载入AOF文件来恢复原始的数据,因为在通常情况下AOF 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比RDB文件保存的数据集要完整。 RDB 的数据不实时,同时使用两者时服务器重启也只会找AOF文件,那要不要只使用AOF呢?作者 建议不要,因为RDB更适合用于备份数据库(AOF在不断变化不好备份),快速重启,而且不会有 AOF可能潜在的Bug,留着作为一个万一的手段。

  5、性能建议 因为RDB文件只用作后备用途,建议只在Slave上持久化RDB文件,而且只要15分钟备份一次就够 了,只保留 save 900 1 这条规则。 如果Enable AOF ,好处是在最恶劣情况下也只会丢失不超过两秒数据,启动脚本较简单只load自 己的AOF文件就可以了,代价一是带来了持续的IO,二是AOF rewrite 的最后将 rewrite 过程中产 生的新数据写到新文件造成的阻塞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只要硬盘许可,应该尽量减少AOF rewrite 的频率,AOF重写的基础大小默认值64M太小了,可以设到5G以上,默认超过原大小100%大小重 写可以改到适当的数值。 如果不Enable AOF ,仅靠 Master-Slave Repllcation 实现高可用性也可以,能省掉一大笔IO,也 减少了rewrite时带来的系统波动。代价是如果Master/Slave 同时宕机,会丢失十几分钟的数据, 启动脚本也要比较两个 Master/Slave 中的 RDB文件,载入较新的那个,微博就是这种架构。
posted @ 2021-08-22 23:26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阅读(263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 侧边栏目录 // https://blog-static.cnblogs.com/files/douzujun/marvin.nav.my1502.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