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开放平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开放平台越来越多地走近了我们的视线,从最初的开心开放平台,人人开放平台,新浪开放平台,再到即将发布的飞信开放平台,腾讯Q+开放平台,似乎在这么一瞬间,开放平台成了各个互联网的一个标配。如果你没有这么一个开放平台,你都不好意思说我是一个互联网公司。
那么这里,我们就来谈谈这个所谓的开放平台。
1. 什么是开放平台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开放平台。
也许对于程序员来说,有一个概念一定不陌生,Open API,对,就是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那么开放平台呢?我们不要把他想的那么神秘,简单来说就是Open API + Platform,那么什么是Platform,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系统,让别的系统可以接进来。
那让我来总结一下什么是开放平台?我个人认为就是一个软件系统(互联网)开放自己内部的API,允许外部的程序通过调用自己的API接入自己的系统,从而来靠第三方的资源来增加自己软件系统的功能。
那么这么一说也许就很简单了?开放平台这个概念其实很早就有了?是什么呢?操作系统!开放自己的API,然后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功能。我们今天所说的开放平台,其实不过类似于操作系统的内核,而第三方的系统类似于其他的应用程序开发商,只此而已。
2. 开放平台和内容聚合
其实在之前,我一直没有弄清楚开放平台和内容聚合一直有什么区别?
最初我问同事,开放台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他能为我带来什么?
同事告诉我,你有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饭否,Twitter,那么你只需要登陆开放平台,就可以看到这四个微博的最新动态了!
我说,那么,这和市面上已有的微博聚合工具有什么区别呢?不就是验证一下,然后调用几个API而已么?
然后同事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再到之后我看过了开放平台的一些资料和定义,大致明白了他们之间的区别。从技术上说,开放平台是推的过程,是从内容产生处向开放平台来推送。而聚合是一个拉的过程,是从内容聚合软件(网站)去内容产生处来抓取。
那为什么同事没办法说出个所以然来,是因为,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说,内容聚合和开放平台并无本质区别,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个聚合的过程。那么我们抛开技术,开放平台和聚合软件的差别究竟在哪儿?在于第三方应用厂商的利益。
3. 开放平台的商业价值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都逐渐地走向了开放平台这一条路。网易,百度,人人,腾讯,飞信,他们为什么要开放?他们都是商业公司,相信每个人都不会相信他们所说的希望来通过自己的开放来改变中国的互联网这样的鬼话。做任何事情,无外乎就一个目的,盈利!
网易,新浪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Web1.0所带来的广告收益。而人人,开心也深刻地理解SNS本身其实是没有盈利价值的,而他们能做的只是通过SNS这个平台保证用户粘度,然后向其他的方向去发展赚钱渠道,于是开放平台应运而生。
如果人人网变成一个收费的SNS网站,你还会去么?我想不会,这样人人网必然会失去很多用户,无论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那么既然不能从用户这来赚钱,好把!那我就从第三方厂商处赚钱,利用我的平台为你带来流量,然后我来收取分红。
其实这种商业模式并不新鲜,就是一个高级的广告位罢了。只不过最初的广告是图片,然后接下来换成了会动的Flash,再到今天换成了能和用户对话的应用程序。
4. 开放平台仍然是互联网
无论我们给开放平台起怎样一个冠冕堂皇的词,我们都必须要承认一个事实,开放平台还是一个互联网,是一个上面挂着各种各样高级广告的互联网。既然是互联网,那么有一个核心就永远都不会改变——“用户至上”。
做互联网企业,不说这么大,做一个网站,永远需要想到的第一点都是,我们能给用户带来什么?这一点不想清楚,我们就不要动手。某产品经理的一句话对我影响很大,做一个网站,产品形态可以不断调整,但是最终目标一定不能变。其实这句话再延伸一下,一个公司产品形态可以不断改变,而战略形态必须要明确,什么是战略形态,就是给用户带来的最终价值一定不能改变。
那么我们就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用户为什么来我们费尽心思所搭建的开放平台?
如果如之前同事所说,为了在同一个地方看到不同地方的微博,那我们不用费这么大的力气搭建开放平台,花上2人天做个内容聚合软件就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如果是为了让用户来你这玩游戏?那更没必要了……用户干吗费这么大的劲儿先登陆你的网站,然后再添加应用,然后看着一个IFrame在屏幕上闪来闪去?我直接登陆那个官网去玩游戏好不好!
还有什么?还有什么?反正我是想不到了!你能想到么?我也可以找到一个取代的产品来代替开放平台!为什么这样?还是之前我说的,开放平台就是高级广告位,对用户来说没有丝毫的价值!
5. 开放平台健康的发展模式
我们都不能免俗,没有公司是为了服务世界而不考虑赚钱的,那么对于当前的SNS站点来说,说更宽一点来说,对于社会化网络媒体来说,开放平台是个很好的盈利途径,甚至说,任何想赚钱的网站都会有“开放平台”这么个东西。但是何时开放,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来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A. 第三方厂商为什么要用额外的人力来接入开放平台?是因为他们希望能够利用开放平台的影响力为他们带来流量,带来利益。为什么好多游戏厂商只做Windows下的软件,而不会去做Linux下的?道理很简单,因为Windows下的用户多,这样的投入回报比是值得的。那么道理一样,如果你的开放平台本身就没有用户,那么我们自然就没有必要去为这个开放平台来浪费我的人力资源。
B. 用户为何来开放平台?这个问题又回到了上一节,不多做解释。
问题到底出在哪?这么一来,开放平台没用户,没用户就没接入,没接入这个开放平台就真的只剩一个平台了。这个就是我在全文想表达的一个中心,真正的开放平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应该是作为一个成熟软件系统的盈利附属品而存在。
用户为什么来开放平台?因为用户不是想来开放平台,用户是想来新浪微博,是想来腾讯微博,是想来百度搜索,只是既然都来了,旁边还有应用,有游戏,我就顺带着玩了!用户不是为了广告而来到某一个网站,而是因为我喜欢这个网站的内容,而这个网站上有某个广告正好也是我感兴趣的,那么我就顺带着点一下,道理是相同的。
6. 开放平台何时开
一个打算长期发展的网站什么时候挂广告?建站之初么?不是。这个时候第一,广告商不会在你这打广告;第二,用户会因为满屏的广告而对网站产生方案。开放平台也是一样。
既然在前一节已经说过,开放平台只是附属品,那么附属品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主要的网站已经做的很好了,用户有很好的忠诚度了,这个时候,嗯,该盈利了!当然,开放平台不会像广告一样惹人厌烦,但是一个公司的人力成本是有限的,何必不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更应该去做的事儿上去呢?
在这个开放成风的年代,那些呼吁开放的高层领导是不是盲目的跟风意识呢?那些跟着叫好的中层领导是不是想要通过这个开放平台来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一次跳槽的光辉履历呢?
在这个开放成风的年代,除了腾讯,人人等一些有着扎实用户基础的网站,其余的开放平台是不是也会随着热潮的过去而被人渐渐淡忘,成了一个从未被应用过的产品呢?
7. 开放平台的未来
个性化,已经成为Web2.0中后期最重要的概念了,个性化推荐,个性化布局,个性化服务,把以人为本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那么一个成熟的开放平台也必然会走向这样的道路,对不同的内容源产生的Feed流做进一步的过滤,为用户推荐个性化的内容。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的开放平台也支持这个功能,我只能说,这是一个个性化的广告,挖掘用户的喜好,给用户推荐他可能感兴趣的广告而已,但是这仍然是个广告。
再往后,第三方的应用厂商不再需要自己部署服务器,不再需要考虑性能问题,分布式问题,而都是将这些接入到开放平台上,而这一天,开放平台这个概念就显得太小了,我们还是说这是一个“云操作系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