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 - 综合(7)

1、下列不属于高等教育行政行为合法条件中主体合法的是(权限合法

2、规定对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作出违反教育法有关规定的行为给予惩戒的教育法律规范指的是(制裁性规范

3、高等教育司法权的公开性也可以称为(民主性

4、高等教育司法过程中要严格依照高等教育法体现了(法治性

5、下列哪一选项没有体现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内涵、新形态(强化形式规范建设

6、政策执行中每一环节有时间要求,执行的整个进程也要及时完成,这体现了教育政策执行的(执行的时限性

7、教育政策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制定教育政策时需要遵循(统筹原则

8、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分别享有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力反映的是(中央地方合作制

9、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

10、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方针与任务

11、下列哪一选项不是高校的基本职能(稳定就业

12、聘任教师可以有全职聘任、兼职聘任、长期聘任、短期聘任的形式,反映了高校教师聘任的哪一特点(聘任形式多样化

13、教育政策的特殊性是(文化性

14、高等教育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被推定是合法有效的,其约束力随之产生,这一描述反映了教育行政行为的(效力先定性

15、高校教师行为的动机与效果性质相悖,可以称之为(歪打正着

16、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校教师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

17、教师的职业技能集中表现为(教书育人能力)的能力。

18、以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性质的过程是(认知过程

19、道德是后天的,道德可以把人教育好,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可以把不文明变成文明,这是道德的(教化作用

20、个体道德从他律阶段向自律阶段的升华也就是从道德义务向(道德良心)的转化过程。

21、(教育发展的利益)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根本性标准。

22、以下哪项不属于高校教师道德义务的特点(具有行为的自律性

23、高校教师行为的动机是单一的,但是效果却好坏掺杂,可以称之为(一因多果

24、高校教师行为的动机与效果性质相同,程度相当,可以称之为(如愿以偿

25、以下哪项属于“一次教育”的内容(岗前培训

26、高校教师行为的动机与效果性质相同,程度相异,可以称之为(差强人意

27、( 泰勒)提出了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

28、“教育性教学”是由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 )提出的。

29、(行动研究 )是指由社会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该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性认识而进行的自我反思性研究。

30、课程与教学目标最上位的概念是( 教育目的),它所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育价值。

31、以具体、可操作的行为形式陈述的课程教学目标是(行为目标

32、日本学者(梶田叡一 )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将教学目标分为达成目标提出目标体验目标三种类型。

33、下列关于教学模式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教学模式一旦形成便固定了

34、探究教学的关键环节是(探究

35、心忧天下、经世济民的家国情怀是历代读书人的精神追求。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这一点的是(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36、具身认知强调认知过程具有具身性,“具身性”是指( 个体本身在认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37、尝试教学是一种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活动。它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先让学生试一试

38、学习者通过自主调节和控制其内部心理活动从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是指哪一种策略(认知策略

39、BOPPPS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是(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它强调的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和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

40、案例教学法是德国教育学家(瓦•舍根 )提出的。教师通过对典型事例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41、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 )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

42、针对教师如何通过教学设计促进学的质量,澳大利亚的约翰-比格斯提出的课程设计原则是(一致性建构

43、按照评价的功能来分,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44、教师(教学意识泛化 )的表现是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及以教师为中心。

45、教育技术AECT'94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46、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活动中无形技术的是(技巧和方法

47、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这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48、1946年,(戴尔)在所著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

49、(拉斯威尔)在对传播模式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

50、智慧教室的终极目标是(达成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51、西方教育哲人柏拉图曾说:“如果你想把一个事物交给一个人,那你必须比了解这个事物更了解这个人。”这句话指的是教学设计中的哪个步骤?(前端分析

52、在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中,能够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属于教学目标的(综合)层次。

53、依据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下列选项中属于认知目标中最高层次的是(面对一份污染报告,学生能提出检验其中结论的方法)。

posted @   我太想努力了  阅读(57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点击右上角即可分享
微信分享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