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需要那么多大学

“中国的高等教育很水!”如果不是穆大亲口和我说出这句话,我想我不会写下这篇东西。

今天我看了阮一峰先生09年的一篇博客--硕士学位的贬值。这让我茅塞顿开,我以前不知道学位类别中“专业学位”是什么意思,看完豁然开朗。
“专业学位”,类似于一个高级培训工场,为本科毕业的学生提供一个2年半的硕士学习阶段,并无意将他们培养成专门的研究型人才(说白了就是拿个学位去找工作)。09年才出现这个概念,我对比了我们学院今年的保研名额,30个名额中有20多个专业学位,也就是说,现在研究生教育基本都是培养这种拿“专业学位”的硕士,也就是说我现在实验室的同学都是以后都是拿这个学位,然后去找工作。

然而这种“专业学位”含金量几何呢?我们以同济为例,一位读这个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他在研究生阶段会由导师分配一个或两个项目(比如IOC),然后研一上一些课(这和我们本科的课程大体相似),然后在研二上学期开始看论文,写论文(他们都有小论文和大论文发表的要求),同时兼带继续做一些项目的工作。在研二下学期(我们实验室是5月左右,与导师有关)出去实习一段时间,然后回来把大论文写完,通过答辩。不出意外的话,两年半间“专业学位”就可以到手,然后就成了一般人口中的研究生。

这个过程中我觉得至少有两个不合理的地方:

1.这种“专业学位”的导师和带纯学术研究的导师是同一个人,然而我们都知道工程的东西和学术的东西联系并不是那么紧密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研究员)本来走的就应该是不同的发展路线,而对于真正以后想进公司做项目,做产品的人,一个人成长最快的途径应该是由一个熟练的工程师带他来走熟悉个流程,教他更好的代码规范(这里我能说我熟悉的领域),去积累一些最佳实践,不断踩坑填坑,从“菜鸟”成为“老鸟”,这才是工程师的发展路线,这也才是“专业学位”本质上应该培养的人。而大学的导师都是做学术起家,他们更多熟悉的领域在于如何写论文,出成果,而不是培养工程师。他们以同样的培养手段来培养拿“专业学位”的学生,最后这群学生本来只是想在两年中如何获得技能上的一个提升,结果乱点了论文技能树,然后还只能拿这个技能树来作为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考核指标。简而言之,这种“专业学位”培养的方法并不“专业”,方向就走得不对;

2.云叔上次和我说过一句话“能考上同济研究生的人智力都不会有问题的,他们做不好,只是他们的心思不在这里”。想来也是,很多心智比我成熟三年的人,他们的处事方法,办事经验上应该都比我高一到两个level,学习和办事的能力上我肯定差一些。但很多人都急于拿到这个“专业学位”,然后考虑得就非常多了(可能还有生存压力),不像本科那样纯粹学习一些东西了,每个人的在专业上的投入程度差别非常之大,这就导致为什么研究生毕业大家能力会差这么多,但最后拿的还是同一张毕业证书。

这里我觉得我可以说出我想讲的主题了--“中国不需要这么多大学”。

高校扩招,高中喜报频发,本科教育成了一种通识教育,但一个时代精粹的人就那么一些。想想20年前,穆大,Prof戴那批人,早年留学,年轻就纵横四海,吃了不少苦,狂甩同龄人几条街。那才叫真正的大学生,多年后都成为了于这个国家,于社会真正有用的人,也是我相当佩服的人。就算是十多年前云叔那一辈,也可以算上真正的大学生,现在也成长为了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但是到了我们这一批,几乎每个高中毕业生都可以上大学,升学率上去了,摊大饼式的分配资源,分配到每个人上的教育资源就少了。就编程这一行,明明可以从高中毕业就开始进行的工作,然后整个大学过去了,好了我还是进公司从零开始,工程如此,文科我更是不敢想象。让很多人为了体会“大学”这个华丽的字眼中浪费了非常宝贵的四年,这是非常可惜的。

国家采用一种推迟人们进入社会的方式,将一部分本应该去就业的人都“赶”入大学,以此来维持可观的就业率。但多少学生上大学后发现真的被大学上了--技不成,学不精,思维不开阔,能力没提高。钟叔前两日和我说“你的大学三年没有虚度”。我受之有愧,我特么浪费了多少时间,心里清楚。我一直认为,大学这几年一定是一个人心智不断成熟的过程,其学习能力肯定比高中强了很多倍,一个人变强了,他的环境对他的要求却下降了,这是不合理的。

这个社会应该越来越认可能力而不是学历,当“匠人精神”普及,每个人都拿着自己做出的成果来让怀疑的人闭嘴,这才是最好的!

这个话题太大,我现在的能力只敢谈到这里。

以上也是我给自己规划的发展路线的一个警示。

(完)

 

posted @ 2016-06-29 15:16  Kris_Chan  阅读(31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